【稽古】The Archaic to Now
史前彩陶是史前文化中的一大亮点,给沉闷的陶器平添一抹靓丽。彩陶器广泛存在于我国史前遗址中,特别是仰韶文化遗址,目前发现的彩陶遗址数量庞大。下面就黄河流域彩陶的分布、遗址所属文化类型或分期、彩陶纹饰类别、陶系等基本信息进行综合的梳理。
1 黄河流域彩陶文化分布
黄河中上游是中国史前彩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从最早的距今8000多年的大地湾,到距今6800年的半坡文化,到距今5000~4000年的马家窑文化,到距今4200~3600年齐家文化,再到距今3400~2800年的辛店文化,到更晚的卡约文化、唐汪文化,可谓经历了从彩陶发端直至最后消亡的整个过程。仰韶文化在黄河中上游分布极其广泛,包括甘肃、青海、关中、内蒙古等很多地区。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1]。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东起渭河流域,西至湟水流域,南至白龙江流域,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横跨今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四个省区[2]。除了齐家坪遗址之外,较著名的有甘肃永靖大河庄遗址、秦魏家遗址,甘肃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乐都的柳湾遗址、神木石卯梁遗址等。卡约文化东起甘肃、青海交界处的黄河、湟水两岸,西至海南州兴海、同德县,北达海北州大通河流域,南至黄南州泽库、河南县,尤以河湟谷地和青海湖周边分布最为密集[3]。唐汪文化分布于新疆及甘青地区[4]。
中游有许多著名的彩陶遗址,这些遗址几乎全部属于仰韶文化,分布在豫西、豫中、豫北、晋南、冀南等多个地区,包括三门峡的庙底沟遗址、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安阳的后岗遗址等上千个遗址。
下游地区彩陶来自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这在史前彩陶中属于较独立的区域。北辛文化是黄河下游较早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市,北辛遗址中发现了少量彩陶[5]。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苏北和安徽北部。
2 黄河流域彩陶文化分型或分期
黄河流域的彩陶可分为三大中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6]。这些文化根据不同地域可分为许多类型,其中以仰韶文化的类型最多。西安半坡遗址发掘负责人石兴邦先生将仰韶文化划分为四个时期、四个主要地区(关中晋南豫西、豫中、豫北冀南、豫西南鄂西北)、八个类型(半坡、庙底沟、后冈、史家、西王村、秦王寨、下王岗类型、大司空村)[7]。
马家窑文化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8]。
中国纹饰辛店文化最早的山家头类型彩陶较少,主要分布于黄河、洮河、湟水的交汇地带,向东可达渭河中上游,整个辛店文化从商代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9]。
齐家文化遗址有300多处,上承马家窑文化,下启青铜时代的早期。
大汶口文化可分为早期早段、早期后段、中期及晚期四期[10]。
3 各文化代表纹饰
史前遗址彩陶中的纹饰种类大体可分为象形性和非象形性两种。
黄河流域前仰韶文化:大地湾一期主要是简单的几何图案,直线构图,宽带纹。第二期出现了几何花纹和动物纹(鱼纹)。第三期主要有网格纹、弧形三角纹、回旋勾连纹(或称“勾叶圆点弧三角纹”)、垂弧纹、圆点纹、
黄河流域史前彩陶文化及主要纹饰
韩炜炜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河南…郑州…450054)
摘 要:文章对中国黄河流域史前彩陶文化分布情况、分型、分期以及各分型、分期主要彩陶纹饰进行了梳理,黄河流域从前仰韶的大地湾和北辛文化入手,到仰韶、大汶口、马家窑、齐家、辛店、卡约、唐汪文化,概括研究了20多个彩陶文化,对彩陶纹饰、陶系进行了综合梳理。
关键词:黄河流域;史前;彩陶
【作者简介】韩炜炜(1981—),女,河南郑州人,文博研究馆员,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就职于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062Vol.148
植物纹、动物纹等。第四期有网格纹和弧边三角纹、锯齿纹、植物纹等[11]。
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以直边三角形以及由直线组成的折线纹样、菱形纹样、宽带纹样或斜线纹样为代表,曲线的运用则很少见到。半坡类型具象自然纹样中以动物纹样为主,常见的有鱼纹、鱼蛙纹、变形鱼纹和兽面纹或变形猪面纹等,以极具特的鱼纹或变形鱼纹最为常见[12]。中期的庙底沟类型,花瓣纹、旋花纹和叶形纹都熟练地运用了自由律动、节奏感很强的连续式纹样的构图形式[13]。晚期的秦王寨—大河村类型,有太阳纹、彗星纹、直线纹、曲线纹、网格纹、莲蓬纹、禾苗纹等30多种。
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主要有几何纹、动物纹、平行条纹、波浪纹、连弧纹、锯齿纹、弧线三角勾叶纹、勾形纹、草叶纹。马家窑类型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卷草图案、漩涡图案、蛙形图案、鸟纹、点、网纹、波形纹和弦纹。半山类型有几何纹样中的锯齿形图案、方格纹、漩涡纹、连续漩涡纹、菱形网格纹、网格纹、圆圈纹、葫芦纹、水波纹、花叶纹、三角折线纹。马厂类型经常出现折线、回纹、方格纹、三角纹、弦纹、网格纹、垂直叶脉纹和蛙纹,而这些纹样中以蛙纹图案最具代表性[14]。
卡约文化:彩陶以黑彩为主,也有紫红彩,几何纹以斜线三角纹、漩涡纹、回纹等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动物纹,常见的有羊、鹿、狗、鹰等。无论是哪个出土地点,动物种类均以黄河流域居多[15]。
大汶口文化:早期前段(王因早期、刘林早期),有波浪纹、花瓣纹、草木纹、太阳纹、编织纹、涡旋纹、回旋勾连纹、网格纹、折线纹、连山纹、三角纹、圆圈纹、毛边菱形纹、云雷纹、八角星纹、圆圈纹。早期晚段(王因中、晚期,刘林晚期,野店一、二、三期,大墩子下层,北庄一期),有红或白陶衣,纹饰有八角星纹、团花状云雷纹、双角纹。中期(大汶口早、中期,野店第四期)有网格纹与折线纹组合的图案以及圆圈纹、花瓣纹。晚期(大汶口晚期、少饶村上层墓地)有连续涡旋图案、三角图案[16]。
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一批彩绘陶,以黑陶衣为地,施红、白、黄彩,或以红为地,施黄、白彩。纹样有圆点、条带纹、涡纹、几何形纹、云雷纹、龙纹、变体动物纹等[17]。器形包括盆、罐、壶、瓶、豆等,以彩绘蟠龙图形的陶盘最具代表性。陶寺龙山文化彩绘陶的出现,时间下限在距今3800年前后,大概标志着黄河中下游史前文化彩陶历史的结束。
4 结语
相对于长江流域而言,黄河流域包含彩陶的遗址较多,彩陶占陶器总量的比重比较大,彩陶纹饰种类也比较丰富,这大概是因为长江流域流行用刻划技术来装饰陶器的缘故。■
参考文献
[1][8]丁见祥.马家窑文化的分期、分布、来源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J].古代文明,2010(00):36-87.
[2]张卉.齐家文化彩陶的艺术价值和地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4):16-21.
[3]许新国.试论卡约文化的类型与分期[M]//西陲之地与东西方文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4]安志敏.青海的古代文化[J].考古,1959(7):375-383.
[5][6][17]曾骐.黄河流域史前文化中的彩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91-99.
[7]石兴邦.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9]刘杏改.浅谈青海地区的青铜文化[J].文物春秋,2003(6):29-32.
[10][16]赵婧,袁广阔.大汶口文化彩陶图案浅议[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2):23-28.
[11]汪国富.从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看中国彩陶的发展[J].发展,2012(7):38-40.
[12]张建青.半坡类型彩陶[N].青海日报,2013-07-26(011).
[13]马宝光,马自强.庙底沟类型彩陶纹饰新探[J].中原文物,1988(3):31-34.
[14]文静.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15]乔虹.浅析卡约文化陶器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J].四川文物,2013(3):29-35.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063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01(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