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新闻宣传方法谈论
创新新闻宣传方法谈论
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新闻宣传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开展步伐,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运用信息传播规律,积极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方法,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经济社会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近年来,本人结合地方新闻宣传工作实践,就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八种方法作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深入基层挖掘法,实现“三贴近〞
如何在网上发布信息〔一〕深入一线挖掘新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宣传“三贴近〞原那么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关起门来想点子,要“沉〞到人民众之中,沉入新闻源头中去挖掘新闻事实。同时,要注意挖掘新闻资源和素材蕴含的全部信息,使信息链条得到有效延伸。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素材进行深加工,通过分析、思辩、提炼,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深入揭示事物的内涵与本质。
〔二〕瞄准热点捕捉新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大多关系众切身利益,是公众的聚焦点。新闻宣传的职责是要把众关心又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新闻事实与众的相关性,敏锐捕捉众关切度高的热点。在实践中,我们要求新闻单位既要报道新
闻事实,还要善于从众关心的视角推出背景新闻、热点透视,通过解答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从而超越新闻事实本身,挖掘出更加丰富深刻的新闻。
〔三〕贴近生活提炼新闻。所谓贴近生活,就是新闻宣传要融入生活、效劳生活、引导生活,始终把工作视点对准炽热的生活,关注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聚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一个好的新闻宣传,离不开构思的独特、筹划的精妙、表达手法的新颖。然而,蕴藏在生活实践中的新闻事实就像一颗颗散珠,需要宣传者用一根线巧妙地串起来。要改变过去新闻宣传习惯于顺向观察现实生活,顺向谋篇布局的思维定势,善于通过逆向观察问题,反向构思新闻作品的方式,有时能给受众一个意外的“惊喜〞,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主题宣传系列法,唱响主旋律
〔一〕主题宣传“常态化〞。要组织媒体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新闻主题宣传活动,善于围绕主题深入剖析,使之细化成公众关注的子题目,展开新闻报道。通过连续不断的主题新闻宣传,一波接一波的宣传,一轮连一轮的宣传,前后衔接,首尾照应,在全社会营造主题宣传的舆论强势。
〔二〕主题宣传“战役化〞。主题宣传要在准确把握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心的根底上,对
新闻宣传及时进行统筹筹划。每一个主题宣传活动如组织战役一样,精确设计,做到主题明确、导向明确、内容明确、人员明确、时间明确、形式明确。特别是要抓好各类新闻报道体裁的综合运用,对同一宣传主题,要善于运用消息、通讯、特写、综述、图片、言论等多种形式,集中时间宣传工作亮点或新闻典型,形成舆论攻势,占领舆论主阵地。
〔三〕主题宣传“立体化〞。主题宣传的系列化,需要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媒体的整体联动。即对同一宣传主题,要在同一时间段,组织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联合采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系列宣传报道,做到全覆盖,形成立体宣传势态,发挥规模宣传效应。
三、典型宣传形象法,增强认同感
〔一〕精选宣传角度。先进典型打动人的关键是典型要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因此,宣传先进典型,必须摈弃搞“假大空〞、“高大全〞传统做法,精选角度进行深度挖掘,选择最能打动众心灵的宣传角度,选择众感同身受的新闻事实,原汁原味地把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展现在众面前,让众自己去感受、去领悟。
〔二〕形成关注焦点。新闻宣传只有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着力点变为众的观注点、兴奋点,才能起到凝聚人心、集合力量的作用。实践证明,先进典型离众越近,就越有说
服力感召力,越为众所欢送和认同。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才能激活众兴奋点,才能调动众参与的积极性。先进典型既是众中的一员,又是众的优秀代表。
〔三〕揭示本质特征。典型宣传形象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揭示事物的本质,能否答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能否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因此,典型宣传必须注重对受众的穿透力,注重对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表达事物内在本质的东西展现出来,最大限度地给广阔众以启迪。
四、阵雨细雨结合法,润物要有声
〔一〕要下好“细雨〞。“细雨〞式新闻宣传就是指常规性、动态性的宣传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认真做好常规性、经常性宣传报道,把需要宣传贯彻和展示的各种精神、理念和信息以“细雨〞的方式传递给广阔受众,到达“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只有不间断地抓好常规性、动态性的宣传报道,才能让当地、上级和外界受众了解其开展状况,掌握其工作成果,听到其声音,看到其形象。
〔二〕要下好“阵雨〞。“阵雨〞式新闻宣传是指集中式、战役性宣传报道。一个地方要从异彩纷呈、信息繁多的新闻宣传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视线,就要适时开展“阵雨〞式新闻宣传。把发生的成功经验、典型事迹、开展成果等通过平面、纸质和网络媒体集中时段、集中
对象,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对内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对外有助于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往往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细雨〞引“阵雨〞。“细雨〞、“阵雨〞二者适度且完美的结合,媒体也会对某个地方的宣传报道在众多区域中寻求平衡。就一个地方而言,要善于发挥本地媒体和外地媒体的作用,做足常规性、动态性宣传报道的功夫,努力下好新闻宣传的“细雨〞;不仅如此,还要有目的、有方案地通过新闻宣传的“细雨〞引出新闻宣传的“阵雨〞来,即适时邀请媒体进行集中采访、集中宣传,努力形成“细雨〞与“阵雨〞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的态势。
五、正面宣传效应放大法,增强影响力
〔一〕提升宣传层次。放大正面宣传效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目的地把“局部〞的宣传变为“全局〞的宣传,把低层次的宣传推向高层次宣传,把影响“一小片〞的宣传变为影响“一大片〞的宣传。
〔二〕拓展宣传地域。正面宣传要敢于跳出“地域〞的局限,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把自己好的新闻线索、有特的新闻素材向外地新闻媒体推荐,借助外地媒体这一平台,拓展自己的正面宣传地域,扩大自己的正面宣传效果。
〔三〕丰富宣传形式。正面宣传光靠传统媒体的单方面宣传,其影响力是有限的,还需要多
种宣传形式的综合运用,多渠道放大正面宣传的效果。如就一个新闻事件的宣传,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的同时,还可以就某个典型的新闻事件开展研讨会、座谈会、巡回报告、图片展览、文艺创作、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把正面宣传的效果完全释放出来。
六、负面事件正面宣传法,帮助不添乱
〔一〕负面事件宣传报道要注重破题。任何一个负面事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得当,对于事件本身是一个防止事态恶化和促进迅速整改的力量,对于相关单位和人员是一种警醒和教育,对于受负面影响的相关单位和人员是一种安抚和疏导,对于社会矛盾是一种化解。因此,要把握宣传报道的分寸,根据负面事件的性质来选择报道角度。如对违反公共道德的负面事件重在谴责和引导。
〔二〕正确对待外部新闻舆论监督。外部新闻舆论监督是指除本地新闻媒体以外的其他媒体对发生在本地的负面事件的批评性报道或。在处理记者和媒体对负面事件的调查采访时,只要不涉及国家平安、国家机密及军事机密的,我们要求区内任何单位、部门应本着乐于接受监督、敢于面对问题的态度积极接受采访,并与之密切配合,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抵抗、推委。同时,党委宣传部门要准确掌握媒体的到访情况,
做到热情效劳,了解媒体记者的采访意图,并做好被采访单位和采访记者之间的沟通工作。
〔三〕负面事件宣传力求产生正面效应。负面事件正面宣传贵在成为“减震器〞、“减压阀〞。因此,在遇到负面事件时,要从正面角度入手组织宣传报道,使负面事件宣传报道产生正面效应,成为认清问题、化解矛盾、推开工作进步的强大舆论力量。即从相关单位如何解决和处理,如何采取强有力的处置措施,如何以此为戒改良工作等方面进行报道。同时,对于负面事件的报道要及时把好脉,通过本地媒体和区外媒体发通稿的方式,让公众了解事件的真相,促进问题解决,推开工作进步。
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法,打好主动仗
〔一〕转变观念,主动应对。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即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  短信等新型传播形式对通过传统新闻媒体手段引导社会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决定?的要求,树立突发事件公共信息管理新理念,由“消极应付〞转为“主动应对〞,把信息发布与事件处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全新的突发事件新闻应对机制。在制定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时应有新闻应对预案,明确新闻宣传负责人、新闻发言人和专门的新闻写作人员。
〔二〕争分夺秒,先声夺人。为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及其负面影响,防止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新闻写作班子应在第一时间撰写出稿件,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有关信息。在信息传播渠道选择上要适应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以分秒计算的特点,争分夺秒在网上首先发布,确保占领网上第一发布权,同时在当地电台、电视台连续播出,再考虑尽快见报,以赢得引导舆论的先机。
〔三〕全程跟踪,滚动宣传。突发事件的新闻宣传必须随着事态的开展、调查事件原因的深入、处置工作的全面展开,需要进行连续的“滚动宣传〞。要把握消息发布主导权,根据事件处置需要和社会舆论情况,举办多频次、多层次、多角度的新闻发布活动,通过媒体向社会及时提供大量的信息,形成大面积的信息覆盖,让受众随时知道最新、最多的新闻信息,及时知晓党委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决策能力、处置能力,满足社会公众对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
八、消极信息积极消化法,引导要得当
〔一〕畅通信息渠道。要建立健全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信息收集、反应、处理系统,建立消极信息排查制度,对可能被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事关开展稳定的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排查会的方式,对明确应对的策略和方式,真正做到面对传播的消极
信息临危不乱,处置有方。
〔二〕善于趋利避害。一旦出现了消极信息的传播和扩散,要按照“利中取大,害中取小〞的处置原那么,及时对出现的消极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透过消极信息的表象,剔出信息中不能揭示事物本质的东西,把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真实的信息出来,同媒体一道把消极信息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变坏事为好事。
〔三〕净化不良信息。消极信息与健康信息是一对孪生兄弟,对消极消息要引导媒体冷热有度,不追求轰动效应,不参与炒作渲染,不随意转载网上消息,而是着力报道有关部门迅速、及时、妥善处置事件的工作情况,以正面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对那些不顾正确舆论导向,将道听途说的消极信息编发上网,要敢于依法依规及时进行清理,并把真实的信息发布网上,防止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和不良信息影响社会舆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