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大讲堂亲子关系非寻常父母陪伴利成长听课记录
1、要陪伴和理解孩子
父母与孩子交谈,必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听他们的体会,从他们的立场听他们的呼声,了解孩子的情感,了解孩子的爱好与兴趣,体贴他们的困难,肯定他们的长处。父母若能透彻地认识沟通的对象,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孩子一旦有问题,就能顺利得到解决。
有些父母认为工作或做生意太忙,以没有时间为借口,不能经常和孩子沟通,这样是对孩子不负责的表现,家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谈心以及陪伴孩子。奇怪的是有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毫不吝啬,但对与孩子沟通却不愿意去做。若要想和孩子相处得更好就得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有和孩子沟通才说明了家长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也有些家长因自己打麻将、跳舞、应酬等原因,借口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就采取训斥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可想而知这是得不到应有效果的。
2、要尊重和信任孩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大人能用对待我们所尊重的人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沟通,那就不
容易出更多的问题。其实,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是“教育者”的角,居高临下,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家长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词语就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说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往往缺少这种平等相处、尊重孩子的态度。
3、沟通应及时进行
有的父母总是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才着急孩子沟通谈心,缺乏防患于未然心理,而和孩子交谈的内容多是责备与批评;是心不在焉的,潦草和孩子谈了几句,就自己去做别的事去了,使孩子感到非常扫兴;还有时则是资料性的沟通,给孩子买几本书,交待几句像是例行公事式的谈话,而非重视的交流与沟通。孩子很少有机会单独跟父母沟通,尤其是父亲,就更难得有此心思和机会。这样长此下去,孩子有想法、有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教育,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出现问题。
有质量的沟通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采取及时的沟通,使孩子得到及时的教育。父母如能养成经常陪伴孩子、与孩子面对面地谈心交流,就能更好地掌握了解孩子的全部情况,
以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新鲜陪伴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