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
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正式在湖南卫视黄金档开播。观看这部剧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一:《人民的名义》——一部以当代检察题材的“反腐”电视剧,它没有在贪腐事实及对其查处的外部情节上过多着墨,全剧聚焦的是贪腐者和反贪者之间的情感纠结和人格较量。《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十八大后首部深度描写反腐斗争的文艺作品,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该剧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并以检察官侯亮平夫妻二人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他们不仅要深入各阶层展开抽丝剥茧的调查工作,还要以身涉险,与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斗智斗勇,历经了诸多的磨难和挫折,不遗余力消除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苍蝇老鼠。最后,侯亮平和钟小艾夫妻二人在侦查中一步步逼近了真相,他们以人民的名义终于将血案背后涉嫌受贿的省委常委、省市委书记李大康的妻子、银行行长欧阳菁、省委副书记胡玉贵的高小琴为首的两股邪恶势力铲除,把一
人民的正义为什么播不了批腐败分子送上了审判台,彰显了人民的正义。
这部剧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严三实”等中央惩治歪风邪气的治理举措,剧集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于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做好一名领导干部、如何做好一名符合社会主流的领导干部、如何做好一名得到众信任的领导干部。
《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二:最近朋友圈里都在看电视剧,今天发现老哥也在看。了解一下才知道是讲反贪污腐败的,然后也饶有兴致地开始看了。今天看到凌晨2点,刚看完第十集。忍不住对一个剧情感触到了,想说点什么。
汉东省前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岩石是位革命老干部,抗过背过包。看到第十集中,他在给现任的领导干部讲述他入党以及打仗的那些情节时,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小时候也认识一个经历过长征的革命老军人,他因为打仗失去了双腿。我爸爸也是党员,虽然他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他一直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从小就觉得党员真是伟大,后来才知道是党最伟大!
很显然现在的党员和以前的党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就像电视剧里说的,以前的党员是要扛包的,那是他们的特权; 而现在的党员干部多为权和钱。陈岩石同志总是把 "从人民众中来,到人民众中去" 作为工作准则,而祁同
伟却义正言辞地说 "不就是从娘肚子里来,到坟墓里去嘛!"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笑了。有可能被演员这样逗逼的口气逗笑,但是严肃地讲这位同志也太缺乏政治思想觉悟了。
渐渐地,好像能懂得真正的党员存在的意义。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和信念值得我们敬佩!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对我们大中国的发展,党的建设还是很有信心的!
《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三:《人民的名义》大热剧正在持续热播,我也陷入了疯狂的追剧中,今晚观看了第18集,其中有几个情节我看了深有感触,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达康书记的老婆欧阳菁感觉被反贪局盯上了,想逃出国门,但国家不允许裸官存在,要想出国,就得先和丈夫离婚,介于两人已分居多年,本质上也没有多少感情,离婚也就是履行个形式。但令我动容的是,欧阳菁在出国前,去买了一个高档服装,支付款项用的是大风厂老板蔡成功行贿的银行卡,此卡中只剩5000元。此前反贪局一直苦于没有欧阳菁使用行贿卡的证据,就因为这5000元,直接坐实了罪证,使自己在去往机场的路上被反贪局人员带走。
从这个情节中,可以反证出我们的达康书记确实是个清官呀,作为市委书记、省委常委,他的老婆本身就是京州城市银行副行长,这样子的家境,他的老婆能在出国前,将一
张行贿卡中仅有的5000元消费掉,是不是可以说明他们家的钱,并没有多到随便花的地步,否则他老婆不会连一张仅剩5000元的卡也舍不得浪费掉,我相信,如果是高小琴,估计会直接将那张卡扔掉。
还有一个情节是欧阳菁在离婚前要求李达康对王大陆进行照顾,还提到了县委书记易学习,他们都曾经
对李达康有过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李达康还是拒绝了,他坚持官场不是梁山的忠义堂,官场要和个人情义区别对待,不能以权谋私,为此,他不给曾经替他顶雷的王大路违规批地,不因县委书记易学习的提拔给其他常委打招呼导致易学习长久在副处的位置上举步不前。从个人情感上讲,李达康是不近人情的,但是,国家却是非常需要这样子的官员。
我想,达康书记之所以能成为网红,深受大家的喜爱,与他这种将党性原则落实到行动中的个性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太多只将党性原则挂在嘴边的伪君子了,所以才显示出达康书记的难能可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