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人与懒惰人》案例评析
《勤快人与懒惰人》案例评析
《勤快人与懒惰人》,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好歌曲,通过唱和听这两首歌,感受情绪,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教育学生从小要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2、通过唱和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进而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通过唱和听,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使人快乐。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具准备:厨师的白帽子和白大褂。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把歌曲《勤快人与懒惰人》的歌词改编成《发生在厨房里的故事》把学生引到厨房热闹繁忙的情境中来,导入新课,板书歌名。
点评:课的开始就用故事来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而且还把所学歌曲的歌词编成妙趣横生的故事,这样就让学生在没学歌之前,对歌词就有了一个感性的印象,同时,教师精彩的描述也把学生带到了热闹繁忙的厨房中来,启发了学生的想象,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学唱歌曲,背唱歌曲。(歌曲简单,能做到)浅蓝配什么颜
1、简介歌曲:这是一首美国童谣,旋律简单,歌词非常有趣,相信你们会非常喜欢它。
2、听录音,感受整首歌。
3、朗读歌词,熟悉理解歌词。
①师按节奏朗读歌词,生注意听。
②师生接口朗读歌词,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后互相交换,最后生齐读。
③师生共同背诵歌词,后生齐背。
4、师范唱歌曲,生仔细回味。
5、生跟琴学唱歌曲两遍,唱会歌曲。
6、背唱歌曲。
点评:在学歌的过程中,教师始终遵循了教学法中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的学生认字有困难,教师的这种教学顺序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肯定能背唱这首歌。
三、唱好歌曲,尽情表演。
1、用速度的变化来唱好歌曲。
刚才同学们很快学会了这首歌,你发现它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①师解释速度就是演唱的快或慢(只能简单解释),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②为什么这样安排?生答:这样有变化,一听就知道勤快人很勤快,懒惰人很懒惰。
③师指导学生用快-慢-快的速度唱出这首歌。
点评:“速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教师能联系歌曲实际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说,设计很合理。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还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设计动作,表演歌曲。
①启发学生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呢?学生根据歌词设计动作,师巡回辅导。
②全班同学随音乐集体表演。
③师出较典型的动作让学生再次表演。
④选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上台表演的同学头戴小白帽身穿白大褂,尽可能多叫学生)。
点评: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来表演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学生穿着厨师服装上台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3、思想教育。
提问:你觉得做一个勤快的大量快乐,还是做一个懒惰的厨师快乐?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他们劳动创造财富,使人快乐。)
四、欣赏乐曲,体验感受。
1、谜语导入:一棵树五个杈,样样事情都会干。生猜:手。
揭题并板书。
2、听歌,整体感受。
3、师朗读歌词,让学生知道歌曲中的“我”会做什么?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语录
4、分段听赏。
三角肌怎么练
①听第一段,思考:“我”在家会干什么?带着问题聆听(培养聆听习惯),听后回答。
②听第二段,思考:“我”在学校会干什么?听后回答。
③听第三段,思考:“我”在田野里能干什么?听后回答。
5、再听歌曲,启发思考,品德教育。
思考:
①“我”的双手会干这么多事,这双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②“我”会干这么多事,“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通过思考)生回答。联系生话,教师启发,教育学生:劳动能创造快乐。你在家、在校该怎样做?(在家里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霸王。)
5、再听歌曲,知识介绍。
①启发学生思考这首歌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②师简单介绍演唱形式的定义。达州景点
演唱形式就是人们唱歌时,是用了领唱、齐唱、还是合唱、对唱等。如:我们刚才唱歌时就是齐唱了。运用的演唱形式(一年级理解能力较低,只能这样简单介绍)。
③简介领唱、齐唱。
人们在演唱歌曲时,有时会让一个人唱,接着再让很多一齐唱。
④再听歌曲,思考并回答。
点评: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首先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因而讲解时,通过举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演唱形式及领唱、齐唱的定义,让学生对此有了大概的了解,并且先了解后听,容易让学生心中有数,抓住要点。
魔王的故事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了歌,又听了歌,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答,再次深化教育。)师总结板书。
2、通过唱歌、听歌,你能不能给《勤快人与懒惰人》重新填词?
3、生填词,师辅导。
师抛砖引玉:有个勤快人呀,正在家里劳动,他也洗衣,他也做饭,他也拖地板呀;有个懒惰人呀,正在家里睡觉,他不洗衣,他不做饭,他也不拖地板。
4、指名上台表演。
学生唱着新编的歌,结束全课。
点评:在学了歌,听了歌后,再让学生创编歌词,这个拓展安排得好,相信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的创编肯定会顺理成章,这不但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还会让学生尝到劳动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老师还能亲自下水填词,更让学生豁然开朗,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
案例评析:
1、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记得新《课标》在论述音乐的审美价值时说: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丰富的情感,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为其终果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在充分聆听歌曲,唱好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对《勤快人与懒惰人》歌曲情境的逼真表演,不但让学生模仿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样子,还给学生穿上厨师的服装,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知道劳动创造财富,使他们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教育他们与生活中的小皇帝、小霸王作斗争。
2、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新《课标》中说: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之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本课的设计不论是学新歌,还是听新歌,都安排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并跟随音乐表演的环节,在学了歌,听了歌以后,还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为《勤快人和懒惰人》新编歌词,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还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
3、本节课从始至终都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身边发展特点,不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都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原则尤为重点,笔者在平常的听课中,经常发现有些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跨越性较大,提的问题不是先易后难,而是时难时易,让学生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课的目标达成。本节课在学新歌时,把学生抓住,引入新课再让学生听歌,整体感受师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然后学唱。在熟悉歌词时,也是循序渐进,比如:先是师按节奏朗读歌词两遍,接着师生接口读,然后生齐读,师生共同背诵,最后生齐背。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甚至达到背唱。在欣赏歌曲时也是这样,在备课时,笔者发现这首歌速度较快,如果一直听,学生很可能听不懂,以致使欣赏者流于形式,因此,初听歌曲后,即安排师朗读歌词理解歌词,接着带着问题分段听赏,后又整体听赏,最后进行演唱形式的教学,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4、本节课的设计从始至终都渗透着品德教育。常听人说,要想教人成才,首先教会做人。这节课不论是歌词的理解,设计的提问,歌词的创编,处处都在教育学生,劳动光荣快乐,懒惰可耻,让人讨厌,而且都能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重点突出,效果肯定会很好。
5、注重培养聆听的习惯。
一篇文章中说:学会倾听,才能交流。可见聆听的重要。只有认真聆听了,你才能听出东西来,才能试着去理解,肚里有了东西,才能有了交流的欲望,交流了,便会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节课的设计中在聆听音乐时,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这样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久而久之就能让学生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这将对今后的音乐学习大有裨益。
网上银行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