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遗传和变异
第1课 细胞
1.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克于17世纪发现并命名的。
3.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4.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液泡、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5.有孔虫属于单细胞生物。
第2课 像与不像
1.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橘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3.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4.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
5.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3课 灭绝的生物
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单元 微生物
第4课 细菌和病毒
1.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细菌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等形态。
3.病毒也是一类微生物。
4.病毒个体非常微小,绝大多数要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5.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6.虽然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很多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例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于正常菌,常存在于人的体表皮肤、鼻腔,一般不引发疾病,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引发皮肤感染、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7.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8.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9.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
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嗜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10.细菌繁殖:假设一个细菌每隔20分钟分裂一次,1个小时后,细菌会分裂成1→248大寒是几月几日2022个。
11.细菌可以用作食品发酵、增加土壤肥力、生产沼气、使人生病。
12.病毒能使人生病、制成疫苗。
13.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促使植物遗体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第5课 蘑菇和木耳
1.食用菌:蘑菇、木耳、香菇、金针菇、银耳、灵芝、猴头菇、虫草菌、平菇、深凹杯伞等。
2.能够食用或药用的食用菌都属于微生物。
3.不要随便接触和食用野外的蘑菇!
4.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一是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粘些杂物或生长一些补丁状的斑块;二是看颜,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等;三是闻气味,部分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
第6课 发霉和防霉
1.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的自然现象。
2.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3.霉菌可以使食物发霉。
4.可以利用霉菌制作食物。
5.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如黄曲霉产生的在人体内积蓄可能导致肝癌。
6.有些霉菌能在酿造行业大显身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用于制造酱、酱油。
7.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
8.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1真空包装②加干燥剂③低温保存④紫外线杀菌⑤微波烘烤⑥阳光暴晒
9.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因此,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等技术。
细菌和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
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人体接触传播,如握手、触摸等;还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面对面谈话、咳嗽、打喷嚏等。
第三单元 秋冬星空
第7课 秋季星空
1.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其中有5颗较亮的星呈明显的“W”形或“M”形。
2.寻仙后座的方法:北斗七星斗柄的第三颗星与北极星的连线再延长大约一倍,就是仙后座的位置。
3.星图上的方向和地图的方向不一致,即上北下南左东右西,所以星图要举过头顶使用。
4.星图上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几颗星属于同一星座。
第8课 冬季星空
1.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在腰带部位,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这7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2.冬季夜晚,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3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就能到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
3.天狼星所在的星座叫大犬座。
第9课 变化的星空
1.我们看到北斗七星的位置及其斗柄的指向每晚都在发生变化。北半球春分日23时斗柄指向东方,夏至日23时指向南方,秋分日23时指向西方,冬至日23时指向北方。古人指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2.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许多星座会逐日西移,北斗七星会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一年以后它们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第四单元 自转和公转
第10 白天与黑夜
1.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2.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
3.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
5.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了著名的傅科摆实验,证明了地球本身在转动。
6.每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是否一样长?
北半球春分到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夏至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情况相反。
第11 四季更替
1.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3.一年中,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夏至前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夏季。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冬至,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少,冬至前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冬季。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春分或秋分,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获得的热量适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春分
前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春季;秋分前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秋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