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的风俗,故重阳节⼜叫“登⾼节”。重阳登⾼习俗源于此时的⽓候特点以及古⼈对⼭岳的崇拜。登⾼“辞青”也是源于⼤⾃然中的节⽓,重阳节登⼭“辞青”与古⼈在阳春三⽉春游“踏青”相对应。下⾯是分享的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1.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九⽇齐⼭登⾼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何必独沾⾐。
古诗简介
《九⽇齐⼭登⾼》选⾃《樊川诗集注》是唐代诗⼈杜牧的作品。此诗以旷达(甚⾄颓废)之意来消解⼈
⽣多忧、⽣死⽆常的悲哀。起⼆句兴寄⾼远,以⾼秋写⾼情,颇显名⼠风范。三四句即引古名⼠庄周、陶潜以为解释。后四句直⾔纵饮销忧、旷达处世,不必忧⽣伤逝。此诗风格既爽利俊健,⼜含思凄恻,令⼈读来颇觉顿挫跌宕,风神摇曳。
翻译/译⽂
江⽔倒映秋影⼤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难逢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余晖。
⼈⽣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流泪。
2.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九⽇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叶于⼈既⽆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落⽞猿哭,旧国霜前⽩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衰谢两相催!
古诗简介
盛唐杜甫的七⾔律诗。抒写⾃⼰九⽉九⽇重阳登⾼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
赏析/鉴赏
此诗是⼤历⼆年(767)重九⽇杜甫在夔州登⾼之作。诗⼈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九⽉九⽇重阳登⾼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都远在⼀般登⾼篇什之上。
⾸联表现了诗⼈浓烈的⽣活情趣。诗⼈在客中,重阳到来,⼀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诗⼈酷
好饮酒、热爱⽣活的情态,便在诗⾏中活现。
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的传统,可是诗⼈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分”饮酒,遂也⽆⼼赏菊。于是诗⼈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这⼀带着较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妙趣神来,好像有些任性,恰好证明诗⼈既喜饮酒,⼜爱赏菊。⽽诗⼈的任性使⽓,显然是他艰难困苦的⽣活遭遇使然。这⼀联,杜甫巧妙地使⽤借对(亦即沈德潜所谓“真假对”),借“⽵叶青”酒的“⽵叶”⼆字与“菊花”相对,“萧散不为绳墨所窘”(《诗⼈⽟屑》),被称为杜律的创格。菊花虽是实景,“⽵叶”却⾮真物,然⽽由于字⾯⼯整贴切,特别显得新鲜别致,全联遂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颈联进⼀步写诗⼈瞩⽬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独⾝飘泊异地,⽇落时分听到⼀声声⿊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很⾃然地透露了诗⼈内⼼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为乡愁撩⼈啊!
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信茫然;下句哀叹⾃⼰⾝遭战乱,衰⽼多病。诗⼈⼀边诅咒“⼲⼽”象逼命似的接连发⽣,⼀边惋惜岁⽉不停地催⼈⾛向死亡,
对造成⽣活悲剧的根源──“⼲⼽”,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猿哀啼,⽩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表现遭逢战乱,衰⽼催⼈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登⾼,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然流转,苍劲有⼒,既有⽓势,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象在写散⽂;直接发议论⽽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能与诗⼈的忧思关合很紧。笔端蓄聚感情,主⼈公呼之欲出,颇能显⽰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3.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重阳席上赋⽩菊
朝代:唐朝|作者:⽩居易
满园花菊郁⾦黄,中有孤丛⾊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头翁⼊少年场。
古诗简介
《重阳席上赋⽩菊》是唐代诗⼈⽩居易创作的⼀⾸七⾔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看到满园⾦黄的菊花中有⼀朵雪⽩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的菊花⽐作是参加“歌舞席”的⽼⼈,和“少年”⼀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虽然年⽼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饶有情趣。
译⽂
⼀院⼦的菊花⾦黄⾦黄,中间有⼀丛⽩似霜的花⼉是这么孤独。
就像今天的酒席,⽼⼈家进了少年去的地⽅。
4.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九⽇登⼭
朝代:唐朝|作者:李⽩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按响⼭,俯临宛⽔湄。
胡⼈叫⽟笛,越⼥弹霜丝。
⾃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鲤涌琴⾼,⽩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今复⼏⼈在?
沧洲违宿诺,明⽇犹可待。
连⼭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长相思。
古诗简介
《九⽇登⼭》,是唐代诗⼈李⽩的作品。根据诗义,此诗当时作者偕⼀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登其所新筑之台⽽作,诗题或许有缺⽂。
翻译/译⽂
陶渊明写了《归去来》,表明不追逐俗世的⾼志。
因为没有酒喝了,所以就到州牧那⾥去喝酒。
于是就想象着和陶渊明⼀起⼀边观赏菊花⼀边饮酒。
我此时的⼼情不好,⽩⽩辜负了重阳佳节。
能得到“题舆”这样的待遇是怎样的俊杰才能有的啊!我⾃认为⾃⼰没有这么好的运⽓,就想⼲脆隐居在城南算了。
在⼭上建⼀座⼩房⼦,下⾯可以看到宛溪。
整⽇可以听到笛声、琴声,这是多么⾃在啊。
我以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有这样的享受。
琴⾼乘着红鲤鱼跃出⽔⾯,仙龟为河伯引路,这是像神仙⼀样的⽣活。
举酒祭奠和⾃⼰志趣相投的先贤。
⾃古九⽉九⽇登⾼的⼈,有⼏个仍然在世呢?
沧洲不是⾃⼰的归宿,以后还有机会⼤展宏图。
海上洪波涌起,惊涛骇浪。
劝⼤家举杯为乐,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九九重阳节诗 边喝酒边听⾳乐,周围还有⼈伴舞。
没有不散的宴席,客⼈们像落叶⼀样都散去了,都喝得醉醺醺的。
分别之后再有机会来到这⾥,请⼤家记得曾在这⾥饮酒欢乐过。
5.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九⽇登长城关楼
朝代:明朝|作者:王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古诗简介
《九⽇登长城关楼》是明代三边提督王琼的诗作。这⾸诗描写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景⾊,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筑长城的作⽤和意义。
赏析/鉴赏
这是⼀⾸由修筑长城的将领写的长城诗。长城关⽓势雄伟,登⾼远眺,朔⽅形势尽显眼底。此诗描写作者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景⾊,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筑长城的作⽤和意义。全诗洋溢着豪迈兴奋的感情,这在众多的长城诗中并不多见。
王琼在灵州、花马池等地留下了⾜迹和诗⽂,他的诗反映出明代边防的严酷现实和他忠于国事、勤劳为政的可贵精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