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引用名言警句讲解及精彩语段
高考作文引用名言警句讲解及精彩语段
1. 高考语文作文里比较实用的名言、好句
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意即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只言片语,就可成为全篇的警策。所谓警策就是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又称警句。
它既可以是一两句话,散见于文章之中,又可以集中起来组合成列,构成深刻透彻的议论文段;它既可用于叙事后,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又可以在议论文中,揭示观点,得出结论,使文章富有哲理,提高思想深度。总之,文章会因它的出现而锦上添花,出现“亮点”。
试想,《伶官传序》也好,《石钟山记》也好,抑或《拿来主义》也好,古今有多少名篇,都是凭借其名句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成为精警语言的典范的呢。 所以,中学生学写警句,同样可以使自己的语言闪光。
以下三篇文章,都是有关失败与挫折的,不妨进行比较阅读。 例1 直面失败 人的一生,谁也逃避不了挫折和失败。
因为失败,有的人或许会一蹶不振,成天长吁短叹愁眉苦脸茶饭无味,最终颓唐沉沦被失败击垮;有的人或许会怨天尤人.把失败归咎于命运或社会;也有人会冷静下来,扪心自问追根求源,出自己失败的关键所在,然后坦然地接受了失败,并把失败化为前进的动力。 有句格言,大意是:不怕摔跟头,就怕摔下去不能站起来。
这格言,我们许多人都能够理解,但有多少人能够这样去做呢 失败其实是检验我们坚强与脆弱的一面镜子,是促使我们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阴云惨雾,也是磨炼我们坚强意志的砺石。
直面失败,就是直面我们的思想,我们要在突然来临的失败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绝不能被失败击倒,丧失了斗志进而自暴自弃。
直面失败,就是我们用笑容来覆盖我们心灵的伤痕。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斗志不灭;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的青春激荡着热情;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懂得人生的道路上除了有鲜花与掌声,也有沼泽和陷阱。
直面失败,你才有悬崖勒马,改变你错误的抉择,重新选择目标,重新调整方位,用我们的
坚强与毅力和未来再作一次拼搏。 直面失败,赶走心灵上空弥漫的阴云惨雾,擦去我们写在脸上的忧伤,然后唱着郑智化的歌: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继续赶我们的路。
让我们直面失败,直面坎坷,蔑视这生活中的绊脚石吧! 例2 失败 (一)楚汉相争,大小战役数百,刘邦屡战屡败,危急之时以致一骑独遁,然而最后.刘邦逼得项羽自刎乌江。尽管后人对这位帝王颇有微词,但我认为他能在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愈战愈勇,终成帝业,不失为一代人杰。
——失败是一种成长。 (二)“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曾败到何种地步 为夫差驾车,为一马夫!而他却能忍辱负重,回国后卧薪尝胆之外,还令人在宫门外,每日见到他都高唱:“勾践啊!你难道忘了耻辱吗 ” 正是这种卧薪尝胆的决心,使他打败了吴国,雄霸一方。——失败是一种决绝。
(三)有一位老人,53岁,政府已嫌他老了,早早送来抚养金。他生意失败,穷困潦倒,妻子离异,苦不堪言。
然而,他没有垂下双手,而是握紧拳,举起手,用强而有力的姿势说:“我不甘心!”然后用一笔退休金办起了快餐店,而他,就是今日闻名于世的肯德基连锁店的创始人。——失败是一份创业的宣言。
(四)名落孙山,落寞乘船。想着数年寒窗艰辛,却落得孤寂归乡的下场。
行至姑苏,来到寒山寺,领悟了人生,放下了心头阴影,却扬起了蓬勃的诗情——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我说的是张继和他的《枫挢夜泊》。——失败是一首千古绝唱。
(五)我又想起了苏东坡,一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名人,才华横溢,身边除了赞誉还是赞誉。 当他从“成功”的顶峰跌落而下,一直摔到了黄州赤壁,稍稍做了调整,就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文化突围”的成功!——失败是从表象成功到实质成功的必由之路。
(六)高耸的珠穆朗玛峰是伟峻的,因为它埋葬了无数前来朝拜者的尸骨;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是意义巨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横渡太平洋的航道是威严的,因为它淹没了无数的渡海探险者。——失败是成功的衬托。
(七)废墟也是一种美——一种残缺的美,它昭示着失败,激励着成功。 因而圆明园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奋斗;耶路撒冷的“哭墙”激励着犹太民族的奋斗。
——失败是一种鞭策。 面对着这些失败,这些遗憾而伟大的失败,我们应当静·心思考了:我们的“失败”还能称之为“失败”吗 还应当为它注上“气馁”吗? 例3 平静如金 鸟儿的双翼划过了天空,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天空; 鱼儿的尾巴摇进了水草,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水底; 我的眼睛映入了三个故事,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我的心灵: (一)梵志持花献佛,佛云:“放下。”
梵志放下左手之花。佛又道:“放下。”
梵志又放下了右手之花。佛还是说:“放下。”
梵志道:“我手中之花都已放下了,还有何可放 ”佛曰:“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舍处,是汝放生命处。”这是一则禅语。
本意是说心灵愈是平静,愈是朴素自然,愈容易修得正果,大彻大悟。 我常想象着如梵志般见佛,只。
2. 引用诗句或名人名言的作文段落
所谓名句就是广为人知的句子,如古诗词、名人名言。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呢? 一、引用名句,搭建文章框架。 江苏高考范文在《人生三部曲》中,借用了“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三个诗句,分别隐喻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分别引出了王勃、斯宾诺莎、殷雪梅三个典型人物与他们的感人事迹,形成了文章的整体框架。
这样的归类分叙显现了作者宽阔的视野,说理自然而有厚实凝重之感,立意脱俗又显气度不凡,文章更富有形象性。 二、为引出观点,引出故事,作出结论而引用。
例如2002年中考中浙江一位考生写的《读懂母亲》一文,开头直接引用丰子恺文中的妙句:“母亲啊,您是苍天耸立的大树,我是树下一朵弱不禁风的小花,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阴?”作者引用名句,其目的是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同时开门见山,给文章镶嵌了一个美丽的“凤头”。巧用名句,考生的才气和睿智可见一斑,也给读者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三、引用名句,蕴涵诗意之美。 《圆润锋芒》(福建高考范文)的第二段,“‘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盘中最耀眼的亮。
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无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古典诗句的引用,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质与审美趣味,蕴涵着一股浓浓的诗意美,让读者回味无穷。作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考生引用了《说苑》里的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段话确实使文章增添了生机,增强了论据的力度,使阅卷老师觉得考生积累丰富,写作功底扎实。 四、引用名句即时抒情。
在记叙文中,引文的作用之一就是抒情。看上海考生写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中的一段是如何引用诗词、佳句来抒情的:有人向往于“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静淡然;有人憧憬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遁世逸趣,可是我们不要,我们更欣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潇洒与自信,我们要的是轰轰烈烈、永不后悔的青春。
从中读者不难领略同学们的积极乐观的情怀。 五、引用名句突现主旨。关于黄河的格言
结尾是习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一般要求简明有力或余味无穷。
用名句结尾,感召力强,往往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如《照海倚天》的结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考生引用李白的诗和曾国藩自己的诗句作结,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观点,也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 所以说引用名句能使本来干巴巴的话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打动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