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山居秋暝(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
山居秋暝
第一部分:诗文理解填空
1.解释文学常识和词语注解
①选自《          》。王维(701?-761),字    ,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代诗人。暝,          。②浣(huan)女:          。  ③春芳歇:          。歇,    。④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这里反用其意。王孙,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    。留,   
2.王维是盛唐“            ”的代表诗人,他这类题材的诗,代表了               
成就。苏轼评价王维的诗“                  ”,《山居秋暝》这首诗正体现了这一点。“山居秋暝”,听来多么宁静安逸,细读之后即可浮现出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的悠然画面;贯以恬静优美、清新舒朗的基调,        ,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       
3.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
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                之关。并由此点明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          的幽静雅致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洗罢衣服的姑娘们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的宁静。诗人采用了“              ”的写法,以。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        的理想。“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表达心志的诗句:任凭春夭的花草凋谢吧,这里秋景迷人,我愿留居山中。这一方面表露了              ,一方面也表达了                               
4.全诗描绘了                            风光和                        ,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写景生动而富有情趣,                   
第二部分:基础演练
1. 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的“王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
A. “空上”只是山中植被都消失了。
B. “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
C. “竹喧”是指竹林里传来的欢声笑语。
D. “春芳歇”意思是春天驻留在这儿。
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 一二句写山居秋日的薄暮之情。
B. 三四句写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C. 五六句写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
D. 七八句写作者倘佯于春天的芳菲里。
5. 这首诗同归描绘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山村的旖旎分光和山居村民淳朴的生活画面,表现诗人寄情__________________的意趣和对隐居生活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实战演练
1. 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2. 诗中“春芳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
3.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和天气。
B. 颔联描写了清幽宁静的山居坏境。
C. 颈链描绘了一幅喧声笑语的生化场景。
D. 全诗反映了诗人恬淡无为的生活理想。
第三部分:中考题精选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考题目精选(1
7、诗中以声响衬托幽静的名句是      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秋雨后山间舒朗、清新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_______的追求。(2分)
中考题目精选(2
7.这首诗中以动写静的一联是                                    (2)
8.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
  A.首联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c.尾联写此景美好,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
  D.这首诗表达了对洁净纯朴的山野生活的喜爱和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思想。
中考题目精选(3
6. 诗中“春芳歇”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山居秋日新雨之时的薄暮之景,清新宜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以静写动,以无声衬有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C.诗歌是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诗歌寄托了诗人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洁的情怀。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中考题目精选(4
6.与《山居秋暝》的“暝”意思最接近的是(2分)
      A.落日残霞      B.老树寒鸦      C.青山绿水      D.红叶黄花
7.《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的共同之处是(2分)
      A.描绘相似的秋日景物。                  B.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C.展现秋天的缤纷彩。                  D.刻画雨后山村的风光。
中考题目精选(5
6、“暝”的意思是      ,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            。(2分)
7、本诗颔联通过“明月、青松、泉声、泉流”描绘了一幅        的“山间月夜图”。(2分)
中考题目精选(6
 
6.下列与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雨后秋山    B.明月清泉    C.浣女归舟    D.王孙惜花
7.诗歌表现了诗人                        的生活理想。(2分)
山居秋暝(王维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中考题目精选(7
6.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            ,后者是            。(2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
    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答案:
第一部分:诗文理解填空
1.解释文学常识和词语注解
①选自《王右丞集》。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代诗人。暝,日落,夜晚。②浣(huan)女:洗衣服的姑娘。  ③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歇,消散。④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这里反用其意。王孙,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自己。留,
2.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这类题材的诗,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
成就。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这首诗正体现了这一点。“山居秋暝”,听来多么宁静安逸,细读之后即可浮现出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的悠然画面;贯以恬静优美、清新舒朗的基调,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雨夜秋山图
3.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关。并由此点明了时间、地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洗罢衣服的姑娘们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的宁静。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以。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表达心志的诗句:任凭春夭的花草凋谢吧,这里秋景迷人,我愿留居山中。这一方面表露了诗人对山中秋的喜爱,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的意愿
4.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写景生动而富有情趣,意境空灵清幽;韵味无穷
第二部分:基础演练
1。略 2.作者自己 3.C 4.D 5.山水田园 怡然自得 【实战演练】1. 2.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春天的花木凋零) 3.D(诗人追求心境恬静、情怀高洁的生活志趣)
第三部分:中考题精选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考题目精选(1
7、诗中以声响衬托幽静的名句是      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秋雨后山间舒朗、清新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_______的追求。(2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