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考前演练:《山居秋暝》(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首联把题目全部点了出来,山、晚、秋即地点、时间、季节,还点出了题目中没有但对全诗意境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雨”。
B.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方面写出了山村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爱。
C.尾联用典抒情,把诗人自己留恋山中的心情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D.王维是盛唐诗人,诗意暗喻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10.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一诗句所展现的情景: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2)
7.这首诗中以动写静的一联是。(2分)
8.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c.尾联写此景美好,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
D.这首诗表达了对洁净纯朴的山野生活的喜爱和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思想。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3)
7.文中“竹喧”是因为。(2分)
8.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出了山居秋日雨后的薄暮之景。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
B.颔联写出了山居宁静安谧的自然景致。
C.颈联写浣女和渔翁的活动,以动衬静。
D.尾联点明山居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4)
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5)
7.诗中以声响衬托幽静的名句是(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秋雨后山间舒朗、清新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
的追求。(2分)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6)
6. 诗中“春芳歇”的意思是(2分)
7.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山居秋日新雨之时的薄暮之景,清新宜人。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以静写动,以无声衬有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C.诗歌是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诗歌寄托了诗人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洁的情怀。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7)
6.“暝”的意思是,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2分)
7.本诗颔联通过“明月、青松、泉声、泉流”描绘了一幅的“山间月夜图”。(2分)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8)
6.下列与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符的一项是。(2分)
A.雨后秋山
B.明月清泉
C.浣女归舟
D.王孙惜花
7.诗歌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理想。(2分)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9)
6.诗中“春芳歇”意为。(2分)
7.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2分)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0)
6.诗中“随意”的意思是(2分)
7.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宜人。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地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幽静雅致。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情怀。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1)
7.诗中以动写静的名句是(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秋雨后山间舒朗、清新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的追求。(2分)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2)
5.
6.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3)
9.“王孙”一词在诗中指:。(2分)
10.下列说法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暝”意为日落、夜晚,可见首联写山居黄昏之景。
B.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C.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动舟行,以动写静。
D.尾联中“春芳歇”意为春天芳华凋谢了,可见此诗写的是暮春时节。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4)
7.解释加点字:随意春芳歇.歇()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和天气。
B.颔联描写了清幽宁静的山居环境。
C.颈联描绘了一幅喧声笑语的生活场景。
D.全诗反映了诗人恬淡无为的生活理想。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5)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与《山居秋暝》的“暝”意思最接近的是(2分)
A.落日残霞      B.老树寒鸦      C.青山绿水      D.红叶黄花7.《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的共同之处是(2分)
A.描绘相似的秋日景物。                  B.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C.展现秋天的缤纷彩。                  D.刻画雨后山村的风光。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6)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6.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 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明季节的诗句。
C. 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2分)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