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理解词语。
元:_____ 但:_____ 无:_____
[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_____。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______,诗人的嘱咐是:________。
[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 , “夜行黄沙道中”是 。意思是 。
(2)填空
词中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从“ ”可以看出来。
(3)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2)填空
词中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从“ ”可以看出来。
(3)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下面关于这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的“愁”,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B.词中的“愁”,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C.词中的“愁”,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D.词中的“愁”,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题临安邸
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
(三)示儿
死去元知________,但悲不见________。
王师北定________,家祭无忘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
③死去元知 ,但悲不见 。王师北定 ,家祭无忘 。
(2)判断正误。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②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市。
③“示儿”的意思是把事情摆出来或指出来给儿子看。
④《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3)填空。
①《出塞》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描写 生活的诗,其中第一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应理解为 。
②《题临安邸》是 代诗人 在 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 ,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 。
③《示儿》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诗人在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达了他 的生死观。第二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就是 。
②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
③死去元知 ,但悲不见 。王师北定 ,家祭无忘 。
(2)判断正误。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②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市。
③“示儿”的意思是把事情摆出来或指出来给儿子看。
④《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3)填空。
①《出塞》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描写 生活的诗,其中第一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应理解为 。
②《题临安邸》是 代诗人 在 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 ,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 。
③《示儿》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诗人在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达了他 的生死观。第二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就是 。
5.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乞 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写的,描写了民间过____节时的盛况,表现了人们___的美好心愿。
2.“乞巧”是指向织女星________________。
3.每当此时,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_________用________(a.五彩线;b.红丝线;c.金丝线;d.银丝线)穿针。
6. 快乐阅读。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理解下面的词语。
①散学:________ ②纸鸢:________
[2]这首诗前两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描绘了乡村特有的明媚春光;后两句写________。全诗洋溢着一种________的气氛。
[3]品读前两句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外天地。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雨
一( )明月
一( )石头
一( )竹子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应读 ,它在“空闲”中应读 。“空山”为我们创造的是一种 的意境。
3.这首诗描写的景是 季的 时分,是从“ ”这句诗读出来的。
4.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月和松林都被照亮了,泉水从石边流过
B.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
5.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新雨、 、松林、 、石头、 、浣女、 ,还有渔舟,描写了美丽的山村风光。想要表达的情怀是( )
A.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B.表达了旅途的愁思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写出一首有关于送别情景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②一饷,片刻。饷,通“晌”。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3]这首诗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请标注出下列读音。
昼(_______) 耘(______) 供(_______)
[3]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____)A.在田里锄草 B.犁地
傍(____)A.靠近 B.并排
[4]本课的两首古诗都选自____(朝代)诗人_____的______组诗,他的诗作大部分反映________。
[5]《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本课选的两首诗
都是描写农村_______的景象。
[6]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枫桥:桥名,在今江苏省苏州西郊。夜泊:夜间把船靠在岸边。江枫:江边的枫树,也有江桥和枫桥的说法。姑苏:指现在的苏州市。夜半钟声:当时寺院的习惯,在夜半时候敲钟。
(1)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展开想象,用图画来描绘诗句所概括的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山行》,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释诗中加点的词。
(1)径:___________________
(2)霜叶: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霜叶红于二月花”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14. 课外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___________,与他的父亲,弟弟合称_______
[2]这是一首( )诗
A、写景诗 B、题画诗 C、咏物诗
[3]解释加点字和诗句的意思
正是河豚欲上时 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诗的前三句写了几种景物,这三句都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