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核心素养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
21.古诗三首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
一.看拼音写词语,完成相关练习。
s ūn b ó bo t íng b ó h é p àn s ì mi ào
du ì ch óu mi án hu àn n ǚ y ú gu ān gu ō z ào 爷爷把船t íng b ó在桥下,然后让孙子观察s ì mi ào
旁边的y ú树上的鸟窝。小家伙看了以后不禁发了ch óu
:这h é p àn 周围人来人往的,
小鸟能安静地生活吗?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浣.女(w ǎn hu àn ) 更.加(g ēng g èng ) 风一更.
(g ēn g ēng ) 哀愁.(c óu ch óu ) 那畔.(p àn b àn ) 梁山泊.
(b ó p ō) 聒.噪.(gu ō gu ā) 寺庙..(s ìsh ì mi āomi ào ) 枫桥夜泊.
(b ó p ō)
三、根据解释给“更”字注音。
已经是半夜三更.( )了,天气也更.( )冷了,防疫工作人员走进更.( )衣室,穿上工作服,开始连夜值守。看到这一幕,即使是少不更.( )事的孩童,也会为之动容。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意思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榆.树(y ú) 寺.庙(sh ì) 哀愁..(ch óu ) 归浣.
(hu àn)女 B .湖畔.(p àn ) 那畔.(b àn ) 更.加(g èng) 风一更.
(g ēng ) C .聒.噪(gu ō ) 哀愁..(āi ) 停泊.(b ó) 梁山泊.
(p ō) D .聒噪.(z ào ) 乌啼.(d ì) 榆.(y ú)关 枫桥夜泊.
(b ó)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的朗读语调恰当的是( )。 g ēng ①改变,改换;②旧时一夜
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
时;③经历。
g èng④更加;⑤再,又。
A.活泼
B.轻缓
C.深沉
D.悲伤
3.“清泉石上流”是对景物的( )描写,从中更加感受到山中的( )。
A.动态
B.静态
C.热闹
D.幽静
4.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山居秋暝() A.日落,天黑 B.黄昏。
(2)枫桥夜泊.( ) A.湖泊。 B .船靠岸;停船。 C.停放
(3)月落乌啼.霜满天( ) A.啼哭。 B.(某些鸟兽)叫。 C.姓氏
(4)空山新.雨后( ) A.刚刚。 B.刚有的,刚经历到的 C.性质改变得更好。(5)随意春芳歇.( ) A.休息。 B.停止。 C.尽。 D.很短的一段时间(6)身向榆关那畔.行( ) A.那儿的河畔。 B.那边。 C.那河边。
(7)聒.碎乡心梦不成( ) A.打断。 B.声音嘈杂,指风雪声。C.干扰
(8)江枫渔火对.愁眠( ) A.彼此相向。 B.正确,没有错误。 C.向,朝着。
(9)风一更.,雪一更.( ) A.改变,改换 B.越发,愈加C.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5.下列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以动衬静”是古代诗歌常用的写景手法之一,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下列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下列诗词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9.对《枫桥夜泊》一诗诗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这个字表明了诗人停船靠岸的时间。
B.“枫桥”这个词表明了诗人停船的地点。
C.题目可解释为:夜晚在枫桥边的湖泊里看到的景象。
10. 关于《山居秋暝》一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气晚来秋”把时间、季节写了出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