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南省高考文言文《雪屋记》答案详解(含全文翻译)
2014湖南省高考文言文《雪屋记》答案详解(含全文翻译)2014年高考结束了,湖南省语文试卷之文言文阅读和去年相比,难度下降了很多,学生高兴,老师得意。但命题技术含量却没有去年高,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阅读,回归阅读文本,以读为本,直击平时在阅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跳读)的学生的软肋,这才是好的阅读题。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从阅读最根本的要求来说,今年的文言文考题略逊去年。
二、文言文阅读(22。选译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雪屋记 (明) 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吴地有一个叫徐孟祥的儒生,读书写文章,品行高洁,在光福山中安家。跟随他做学问的的人很多。他的名声渐渐地在各地流传。在西山交游的官员士大夫,一定会去拜访他。孟祥曾经造了几间房屋,用白的湖南2014高考
茅草盖屋顶,不对房屋做华丽的装饰,只是用白的泥土把房屋里里外外粉刷了一遍,(这房屋)看上去仿佛就像一座雪屋一样。(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范阳一个姓卢的舍人用隶书给房屋题了字。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冬神掌管着冬天气候变化的号令,(冬天快到来的时候)草木停止
生长,冬天到来的时候,天地积蓄的阴气,湿气重就下雨,寒气重就下雪,(雪花)徐徐飘落,千里皆白,(雪)覆盖山林大地,万物都被埋没,所有的事物都看不见了,这时候,草木的生命力难道不是接
近消亡吗?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些草木正在这冰天雪地中孕育生命。所以,冬至节来临时候及节气小雪与大雪之间,初阳之气已在阴气中慢慢生发。因此,腊月下雪,那么就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人也没有疾病的困扰。这雪啊,不仅仅是因为它洁白的颜才被推崇呀,还因为它有孕育生命、消除灾祸的功劳啊。远古的人,有的人在树上筑巢而居,有的人住在洞穴之中,(但是)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圣人建造房屋居住,只是希望能免除前面两种居住方式的担忧罢了,当初建造房屋的时候是没有后世的对房屋的华美奢侈的装饰的,孟祥读书学习古人,用茅草等简单的材料建造房屋,不崇尚华丽奢侈,(从这一点来说,孟祥)难道不是古代的圣贤之人吗?现在,他又用雪来命名他的草屋,不也是表明他高洁的情操吗?难道仅仅是这样?孟祥在深山隐居,不被世间所用,可以说是处于人生穷困之中了,就像冬季最寒冷的时候。等他用自己高洁的品行影响他人,而最终有所成就,成就万物的想法(根据上下文,成物应指为世所用,泽被万物。这里指用自己的品行教育引导那些跟随他做学问的人,使他们得到品德上良好的熏陶),难道不也是实现了吗?这与雪的生发万物消除灾祸的功劳是一样的。(这样看来)用雪给草屋命名,难道不对吗?至于打开屋门站在屋中欣赏屋外雪花的万般美妙,就要靠其它各位创作的人描摹记叙来呈现了,我就不敢做过多的记叙了。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
  B、非独以其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
  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
答案:A。解析:造:拜访。(个人认为,只要做了一些文言文练习,这个3分没有理由得不到)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
A、而 因 之
B、则 为 所
C、以 乎 之
D、且 于 所
答案:C。解析:第一空,“而”与“以”皆可,表承接;第二
空,“因”字在高中阶段主要作动词(沿袭)、介词与副词(于是,
就),作动词说不通,作介词,则与后面偏正式短语构成介短结构,缺一个受修饰的中心动词,所以不是因字,是“乎”字,放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通过删“乎”字,句意不变可以看出来,如果相当于介词“于”,那么,不可删。总之,句用“因”句意不通;第三空,
必“之”,接上文文意,应为“两种居住方式的担忧”,“之”,结构助词“的”。(该题从文言句式之省略句变换而来,创新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命题者希望从固化的考试题型中杀出一条血路的良苦用心,不容易)
7、下列用"/"给文中画 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答案:D。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答案:B。最后一句错了。原文是“生意弭灾”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译文:(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既:副词,已经,已经……之后;适:刚好,恰好;名:名作动,命
名。极易)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译文: 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第一个分句注意定语后置句式,“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与“马之千里者”的句式一样;第二分句中“为”要灵活翻译为“创作”;第三分句中的“为”是介词“给、替”之意。极易)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
译文: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该句要结合上下文才可以正确翻译。 同时注意“木”“土”是名作状;“颠”是“倒下,跌倒”之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这句话熟吧?)
(总之,不难。以上仅一孔之见,仅作参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