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
概念
所谓软实力,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在1989年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软实力是相对一个国家政治、军事能力等硬实力而言的,主要指一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软实力。硬实力通过诉诸有形的军事、经济等实力,迫使他国遵从本国意志;软实力则通过文化、价值观等对他国施加影响力,使得对方按照本国意愿行事。两种实力同样重要,但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精神
创造性和民族自强精神
软实力主要指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十七大提出了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状态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软实力现状怎样
  中华民族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潜力,但它并不一定必然会转化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这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有一种文化新思维,有一番国家、社会、人民大众的共同创业之举。

  一、树立文化新思维

  文化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承。它不仅仅是现实物质世界的简单反映,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相互交融渗透,具有强大的作用力。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灵魂与尊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此,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全面领会十七大精神,树立文化新思维,从战略高度理解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含有数字的成语  树立文化新思维,就要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在认知方式上,需要借助空间向度,解决好传统与现代、全球与地方的关系。在价值选择上,需要双重批判,以西方现代化批判中国过去的专制政治及其文化,也要以传统为镜鉴,批判西方的工具理性及其破坏性后果,踏上融合中西的康庄大道。在行动目标上,需要落实为中国文化的重建,包括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文化创造力的培育,文化软实力的辐射等。

  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在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而且,它不仅生产文化产品,
不断满足和丰富社会需求,而且可以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将文化优势转化精神能源,转化为区域优势、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与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相比,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化也已起步。第三届《中国·西部法治论坛》上,不少作者认为西部的经济相对落后,但西部的文化并不落后。换言之,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甚至比西部的自然资源更具有开发潜能。因为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而且文化优势的转化、开发,不会以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为代价,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与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近年来,西部一些地区成功的文化开发的实例,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当的信心。如甘肃的《读者》文化产业,它以人性的穿透力、情感的教育力、真善美的诱导力、精神的鼓动力,以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多种形式,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和管理运营方式,打造《读者》品牌,开辟新型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取得了巨大成功。西安的千年曲江盛唐文化产业,短短几年就形成了一个品牌。这个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生态园林工程,
已经成为西安重要的经济平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文化产业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增添强大动力。

  三、用好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文化资源。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用好国内文化资源,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目前,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现为国学热、读经热等,孔子学院办到了国外。传统文化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当然,国学热也要理性对待,不能刮风,不可搞狭隘民族主义,要古为今用,使其成为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根基。

  而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我国现实的文化资源,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发展,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道德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要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文化软实力根植在每一位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之中。只有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才能筑起人心的长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和提升路径?
咱们国家不是现在要大力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么,要做到二为和双百,其实关键就是不要被外来文化侵蚀。文化可以影响人的思考,可以说是精神层面的建设。
文化发展一类是讲硬件配置啊,像是剧院啊,文化场所等等,还有就是文化的内容,像是最近的医患矛盾就有了电视剧是吧。
文化发展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像是韩国通过他们的文化产业,发展了他们的旅游业,服装业,整容业,餐饮业等,天地良心,大中华的饕餮美食还没有韩国的好么。。。但是现在韩式料理铺天盖地啊。
文化发展也体现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模式。比如穿越剧算是中国人首创了,但是却一门心思全是穿越,满电视的都是康熙,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引导明显是不够的,同样是穿越,中国人倒穿,外国人穿到未来,这也或多或少说明了人们视野的区别,孰优孰劣亦当众说纷纭。
灯具十大品牌但是现在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严重,以电视剧为例,大量的欧美剧、韩剧等成为青年团体的主选,所以必须要在这类文化产品中加大具有我国特的文化产品,同时要通过文化产品的自身价值来吸引众的注意力,同时在其中融入必要的积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
编剧啊,导演啊什么的有发展的眼光,要了解时代脉搏,要有时代使命感,而不是时代金钱感。像是以前红楼梦,拍了五年才成形,演员都是上午拍戏下午读书,现在什么片子拍个一年就是了不起了,片子的大与否都取决于资金的投入,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嘛。
另外,传统的中国文化传承人少,媒体宣传和青少年教育刻不容缓,类似京剧走进课堂必须大力推广,不然许多年以后,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京剧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要提升我们精神层面,必须提升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挖掘有内涵的文化产品,不要一百年你情我愿的故事,一百年哭哭啼啼的爱情……同时也要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文化发展的春风,减少地域性差异,虽然西部地区或者乡村的确经济及各方面有限制,但是不可忽视这些地方的文化发展。这些地方的文化发展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建设,一定程度还可以拉动经济内需和地区综合实力发展。
有人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个问题是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如果没有国家的硬实力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充实富足为
前提的话,谈国家的软实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那也是不太现实,至少阻力很大!所以,说,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形势与政策 如何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
  文化软实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文化软实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各种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再加上各国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外开放,使文化交流迅速发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不同文化在珍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对异质文化不同程度的认同和吸收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增强。文化已经成为冷战后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
  正常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安全的保证
  长期以来,有关国家安全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因素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冷战后,文化安全在国际政治中作用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安全成为国家新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第三,文化日益成为国家安全中运用的重要手段。

  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作为一种历史积淀的同源文化对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和国家有着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并以其共同文化特质的历史认同功能和文化亲和功能成为构筑国际联盟和加强国际合作的纽带。文化,作为除政治、经济和军事以外的第四种外交手段,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国际政治的运行和发展,而且日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由以上可知: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
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所以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将提高文化软实力纳入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实施。

  文化软实力攸关一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成为维护美国价值观安全和使美国变得更安全的必由之路。美国总统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高度重视运用美国文化软实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安全。国家安全委员会每年一度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文化安全占有重要地位。20029月出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在全世界
推行、保卫美国式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灵魂与核心。[4]2000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利益报告》中,将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国家中传播美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促进民主以影响这些国家的文化列为美国重要的国家利益。[5]处于创制阶段的美国国土安全局其目的在于使广大公众和领导人理解文化在促进和威胁国家安全中的作用,通过调整、引导文化生产的格局,达到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桂林景区有哪些。[6]为此目的,该局确定了自己的四大战略:“1)促进、培育文化生产,彰显伟大的美利坚民族的自由和力量;2)引导、建议文化领域的领导人和管理者与我们一道加入这场反恐怖战争;3)利用文化生产的广泛影响和力量,向国内外人们宣传美国是这个地球上最伟大的国家;4)监督、限制,在必要时关闭与有联系或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危害的文化组织和公司[7]美国新闻署负责实施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开展公众外交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该署通过开展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和信息传播宣传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对外政策,影响他国公众舆论,维护美国对外政策的长远利益。[8]

  法国是最早懂得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的国家之一。拿破仑曾经说过,一支笔等于1000支毛瑟。法国前文化部长曾经说过:文化和经济是同一场战斗。法国人认为,文化
使命可以代替国家武力。[9]1883年法国就建立了法语联盟,在世界各地讲授法语,推广法国文化。从1959年起,法国开始制定关于在国外扩张和恢复法国文化活动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91963),后来又陆续制定了二五三五计划等。法国的国际文化交流支出从总数和人均来看都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10]由此可见法国对发展和运用文化软实力的高度重视。

  英国在一战后国际地位下降,面对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攻势,英国急起直追从1920年起开始制定自己的对外文化政策。20世纪30年代后英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和组织实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英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英国外交部还成立了公众外交总司,积极开展对他国的公众外交,影响他国公众舆论,培养亲英的统治精英,为英国积累了文化软实力。英国还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海外办学,扩大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关乎一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本和韩国在成功实现经济起飞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都把建立文化大国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早在1979年,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就提出了薄荷油多少钱一斤“文化立国的口号,认为日本已经进
入重视文化的时代。随后各届政府继续实施通过国际交流扩大日本国际影响力的战略。[11]1991年日本外务省制定了针对美、中、加、英、德、法等国的文化外交战略,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教育和信息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韩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政府将振兴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政策建立了文化产业专责机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支持韩国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既改善了韩国的国家形象,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2]

  (二)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创造性产业,集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增强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传统文化观将文化和产业对立起来,认为文化乃是一种远离市场的艺术,市场和文化格格不入。文化产业的概念将文化生产和消费与市场链接起来,同时对市场提出了趣味性和精致性的文化要求,文化市场化和市场文化化都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概念强调文化创造财富和文化增加价值,既重视文化的市场化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又重视市场文化化的趋势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和大力发展以文化为基础
的经济或创意产业。[13]

  美国最早把文化和产业链接起来,重视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形态的可开发性和市场取向,依靠市场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一个文化资源小国而跃升为文化超级大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生产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并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2000年美国的版权产业产值达到4572 亿美元,占GDP 10%2001 年美国文化产品出口达700 亿美元。[14]2002年美国占全球3330亿美元网上交易总额的64%,美国音乐制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3强,美国2002年游戏产出占全球40%强。[15]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主要是:投资主体多样,联邦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文化艺术给予资助,来自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社会资助数额远远超过各级政府的资助;注重加大科技投入,将高科技成果运用于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中;跨国文化企业实行商业运作并按市场规律经营;重视文化艺术及其管理人才的培养,鼓励优秀文化艺术人才移民美国,从而拥有丰富的文化产业人才;制定《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对非营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减免资助者的税额,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杠杆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利用自身的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本国文化商品占领国际市场。[16]


  美国的成功经验促使英国、芬兰、荷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文化政策对文化与产业的链接采取积极的态度。1990年英国率先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提出了建设创造性的未来的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地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并要求政府为支持创意产业而在从业人员的技艺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品出口方面做出积极努力。1998年欧盟理事会文化指导委员会确定将建设创造性的欧洲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欧洲各国此后都出台了自己的文化政策,积极扶持本国创造性产业培养人们的创造性能力,同时注重发挥私人部门和企业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17]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文化政策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来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以英国为例。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英国采取了如下措施:(1)保护和发展本国文化,提高全民的文化意识和素质;(2)提倡创新,鼓励优秀艺术门类的发展,培养和保护重点人才;(3)加强艺术教育和文化管理专业投入,培养富于创造性、懂经营的人才;(4)发行国家,建立收入拨款机制,投资于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5)积极扩大英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重点支持海外市场开发和文化产品的出口;(6)加强旅游、画廊、博物馆、文化遗产等部门的协调配合。[18]日本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后来居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的成功经验包括: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健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调控文化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和从事文化体育活动,建立了完备的文化市场体系和网络包括拥有发达的广告业和成熟的经纪公司,积极参与国际或地区文化市场的竞争;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本国文化产业发展。[19]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使得文化价值观在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得以广泛传播,从而提高了文化软实力。

  (三)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支持本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库的发展,努力使本国成为国际社会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原则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思想、观念和原则等价值理念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原则的生产和传播是发展和运用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生产思想的源泉,思想库是生产政策思想、引领社会思潮的独立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思想库往往被称为发达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或媒体权力之外的第五种权力[2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思想库的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思想
库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政府的公共政策之间建立起转换的桥梁,通过自身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而促进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咨询作为一种智力服务业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

  思想库是现代社会公共决策初三情人节朋友圈怎么发分工的产物。现代社会行政管理复杂性日益增加,政府需要依靠全社会的智力资源来支持公共决策,需要在政府以外寻求智囊指点和额外营养。企业也出现了类似的需要。科学分工的需要导致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以决策咨询为己任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产生。相应地西方发达国家专家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已经先后走过了专家会议咨询、官方附属政策研究机构咨询阶段,从二战后普遍进入了依靠独立思想库进行政策咨询的阶段。[21]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公共决策咨询业最发达的社会,同时也是思想库数量数量最多和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为美国制定对外政策、提出国际制度和国际标准倡议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现代化理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人权高于主权、软实力、巧实力、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公众外交等许多重要思想概念的提出为美国的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规划了战略方向,甚至影响着国际社会的政策和制度选择。20世纪初,
奶酪煎蛋
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后,美国政府对如何解决自身社会经济转变所带来的问题和发挥美国的全球问题的公共政策问题的需求高涨,由此促成了一批研究和解决美国对内和对外公共政策问题的政策研究专业机构的诞生。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大批专业研究人员参与了政府组织的研究工作,为赢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政府由此认识到了专业研究人员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效益。战后与政府签订合同开展研究的独立思想库迅速发展起来。[22]欧洲国家、日本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咨询业和思想库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曹益民对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公共决策咨询业发展经验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根据他的总结,国际决策咨询业和独立思想库的发展的成功经验包括:(1)政府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大力发展咨询产业。美国历任总统都很重视利用外部智囊机构为其提供良策。美国政府已经把政策咨询规定为决策的必经程序,政府各部门实施的重大项目要有咨询报告,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须建立高于地区发展的综合咨询机构。美国政府每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用在各种思想库的研究工作上。美国政府还规定,企业的咨询费用可打入成本不计征所得税。(2)坚持以才取人的原则,优化咨询人员
的整体素质结构。(3)尊重客观规律,科学规范咨询活动。(4)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咨询质量。(5)保障研究工作的独立性,崇尚客观、公正、中立。国外大多数咨询机构组织上不隶属于政府、企业、事业实体,他们本身往往是独立的非营利法人,享受非营利法人机构的税收优惠。咨询机构的经费来源多样化,他们一般不享受国家直接拨款或补助,通常是通过申请项目签订合同获得基金资助方式从事研究,基金资助来自政府、企业或个人的捐助,后者通常享受税额减免优惠。思想库选择或承担的研究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收费标准自主决定,不需要其他机构批准。思想库鼓励研究人员提出独立的见解,保障其研究自由,研究工作独立进行不依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意见。思想库研究成果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评价。[23]

  在依靠独立的思想库提出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原则基础上,许多国家的政府、民间组织和媒体通力合作,在各种国际场合积极推销本国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和原则,并努力在国际组织的议程设置、国际规约的制定、国际标准的确定等诸多方面体现本国的价值理念,增进自身的国家利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