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戏曲之乡”起源发展路径
豫剧:“戏曲之乡”起源发展路径
摘要:本文从中国戏曲艺术起源进行阐述,对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简单过程,重点对解放前的豫剧和现在的豫剧究竟有什么不变化作了进一步比较,最后就当前豫剧功能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抛砖引玉,相引各位有同行的达人研究。
关键词:河南豫剧;“戏曲”;戏剧形式;戏剧艺术;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67-02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
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一、中国戏曲艺术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二、河南民间戏曲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这些剧种都有属于戏曲大家族,它们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细细品味,又风格各异,迥然有别。
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地方大戏和地方小戏。“大戏”,就是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这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均有。
所谓地方小戏,是多演表现家庭纠葛、生活情趣的戏。它以小生、小旦为主,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称为“二小戏”或“三小戏”。在河南,曲剧、二夹弦、道情戏、豫南花鼓戏等,都是地方小戏。
大戏——豫剧。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
小戏——曲剧。曲剧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由于曲调来源于民间生活小戏,因此歌词易学,并大多采用本嗓来演唱,表演也相当接近生活,传播速度极快。总的风格特点是:质朴、自然、婉转、柔美,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郁。
三、豫剧功能的变化
1.豫剧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
戏曲的基本功能是娱乐。建国前,老百姓看戏图的是看个热闹,图个消遣。建国初期政治运动多,给戏曲附加了过多的社会功能,戏曲的社会功能更强了,演先进人物脱离不了“高大全
”的影子,叫人看了不是那回事。
2.奖项越来越多
六十年前,戏曲没有评过什么奖。陈素真的“豫剧皇后”、“梆子大王”等称号,还是30年代戏迷及报界经评选送给她的,她和常香玉、司凤英被誉为“开封三大名旦”也是这样一个产生过程。直到1956年我省才举办了第一届戏曲会演,省内名演员才榜上有名。现在的奖项过多过滥,梅花奖、白玉兰奖、文华奖及许多老百姓叫不出名堂的奖项数也数不过来,还有什么省内的奖。奖这么多,也就不值钱了,失去了评奖的本来意义。对一些戏获奖,老百姓会撇撇嘴,“这戏还能得奖!”根本不买你的账。
3.戏剧的对象变化
六十年前,花个了了的钱就能看一场戏,这可能与那时排一出戏的成本低有关(如上面说到的,戏院设置那么差,舞台那么简陋,演员戏装是那么旧,灯光音响也费不了多少钱,基本不要掏租赁费,演员除按月支付几个钱外,也不用发加班费等等)。那时可以说戏曲是大众化的。而今一般老百姓是看不起戏的,在城市最少看一场戏也得20-30元,够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饭钱。那些动辄几百元的一张的票价连想也不敢想,难道戏曲真要搞贵族化?
4.演员行腔用气方法的变化河南戏剧大全
过去演员一年360天几乎要在台上演出,这就要求他们要学会行腔运气的方法,不这样唱几天戏嗓子就出问题了。阎立品的嗓子小,被称为有一副“小奶腔”,但唱了一辈子戏,老来还是一口少女的声腔。马金凤幼时嗓子并不好,凭借着对着瓦罐喊嗓子,练就了一副金嗓子。她们唱起戏来不见多费力,却能把大段唱腔处理的游刃有余,足见她们吐字运气的功力。当今部分演员虽都是经过戏校培训,但不注意揣摩用气方法,唱起戏来,一味地拔高腔,扯着喉咙唱,要让他们主演一出大戏,非累坏不可。
5.豫剧哭戏越来越多
六十年前豫剧的哭戏也不少,因为那时河南人穷,演员更穷,于是《三上轿》、《邵巧云》、《铡美案》、《卖苗郎》等戏变成了豫剧的基础戏,但在600出豫剧中,所占比例还是小的。而现在,哭戏越来越多,哭爹、哭娘、哭夫、哭妻的戏不绝于耳,演员们个个哭的是梨花带雨,声泪俱下。但在唱法上不像陈素真、崔兰田的哭戏唱法,唱得惊天地,泣鬼神,让人听了犹如身临戏境,不知不觉的潸然泪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