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次口语交际“说新闻”;一篇作“我的奇思妙想”;一个“语文园地”,一次“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课文都与自然科学有关,利于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研究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了解课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并进行交流体会。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
4.照样子完成小练笔。
5.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重点
1.阅读时能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理解课文中的科学术语,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中的科学用语。
3.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难点
测验考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在浏览中遇到的不懂的题目。
《琥珀》2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课时
《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5琥珀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活泼、具体地描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形成的过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化石的科学认识。
本篇课文与天然科学密切相关,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懂的题目。因而教师要留意引导他们提出不懂的题目,并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解决题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述生动具体,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准确性;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学中要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要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书写重点字词。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的能力。
2.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出作者的猜测依据,让学生体会科学用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难点
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老师:本课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2课时
1.认读、书写本课生字。
2.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的过程。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点
我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难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篇科学小品文。大家知道琥珀是什么吗?(出示琥珀图片),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燃烧时有香气,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猜测、前俯后仰、澎湃。
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松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
三、朗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提出要求:认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甚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甚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会商交换。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从“一个夏日”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3)请同砚们读一读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形成过程。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具体样子和它的科学价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