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重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并影响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
2.心理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某个年龄阶段具有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
3.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4.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能力就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6.性格是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7.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8.现代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学科”。
9.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10.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计划和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11.个体心理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活动或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12.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情景的反应,它是由一系列运动、活动和动作构成的。
13.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4.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过程
15.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或记忆就是人脑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17.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18.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需要为中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9.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20.挫折是一个人的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21.青少年是指11、12岁~18、19岁这个年龄阶段,相当于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
22.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在青少年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青少年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23.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或者说是指一个人没有困扰足以妨碍其心理效能和心理发展的状态.
24.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
二、选择、填空
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记忆的种类分为: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3.记忆表象的两个特征: 直观性和概括性
4.思维的两个特征: 概括性和间接性
5.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6.情绪的种类: 心境、激情、应激
7.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8.区分双趋斗争、双避斗争、趋避斗争(86页)
9.区分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94页)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11.动机在人的活动中具有以下功能: 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12.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的,一般能力是指人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所共有的一些基本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人在专业活动中所必需的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13.区分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对照表(130页)
14.社会促进作用和懈怠作用(235页,了解)
15.服从产生的两大基本原因: 一是 合法权利; 二是 责任转移
16.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模式:1.课程模式 2.咨询心理辅导模式 3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
17.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69页)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3)豁朗阶段:(4)验证阶段:
18.随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排除外界干扰
(5)刺激物的性质
19.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7页)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道德性原则
20.知觉的特征.(48页)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 |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 气质类型 | ||
强度 | 平衡性 | 灵活性 | ||
强 | 不平衡 | 兴奋型(不可揭制型) | 胆汁质 | |
强 | 不平衡 | 活泼型(灵活性) | 多血质 | |
强 | 平衡 | 不灵活性 | 安静型(不灵活性) | 粘液质 |
弱 | 弱型(抑郁型) | 抑郁质 | ||
四.简答
1. 复习(55页)
第一,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学习之后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第二,分配复习:同样的复习时间,由于分配方式不同,复习效果也不同.
第三,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在复习时不要单纯地一遍一遍地反复阅读,最好在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以前就结合阅读,尝试着回忆.回忆不起再进行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
第四,复习方法多样化:复习最忌单调重复,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倦和疲劳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影响复习效果.
第五,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多种感官参与复习会使复习过程变成听说读写想的综合活动,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2. 性格与能力的关系(132页)
(一)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方向和能力的发展水平.
有虚心好学勤奋刻苦性格的人,他的学业成绩就会优异,人也会变得更聪明.优良的性格既可补偿某种能力的不足,又能促进人的能力发展.
(二).能力影响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有才能的人,在待人接物活动中可能是谦逊谨慎、大智若愚,也可能变得趾高气扬恃才傲物.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性格对气质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影响
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饰或改造这气质,使其服从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
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
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3.从众产生的原因(238页)
(1)体的内聚力程度
(2)个体在体中的地位
(3)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
(4)体的规模
4. 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基本因素(259页)
1.体目标的正确性
2.来自班级外部的压力
3.体成员心理满足程度
4.体内部的奖励方
5.体内部冲突的解决状况
5.动机在人的活动中具有以下功能
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6.识记效果的影响因素(53页)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睹和任务,对识记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月明确,效果越好.因为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后,人们就能把全部注意集中到识记的对象上去,并采取各种方法去实现它.(彼得逊的16个单词实验证明有目的的组当时就记住14个单词,2天后记住9个单词,而无目地的组当时记住10个, 2天后只记住6个单词.前者效果明显比后者好)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性质不同,识记效果也不一样.实验证明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词的材料效果要好些,识记视觉性质的材料比识记听觉性质的材料效果好些.
心理学复习资料
(3)识记的方法:同样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效果也会不同.因此要提高识记效果,需要有良好的识记方法.如直观形象识记法,谐音识记法,特征识记法,归类识记法等.
7.注意产生的条件
(1)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保持的条件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4、排除外界干扰
(2)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
(4)随意注意保持的条件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4、排除外界干扰
(5)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客观因素:1刺激物强度的相对性 2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 3 刺激物的变化性 4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因素:1人的个性倾向性 2 人的心境如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