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与民族器乐曲的区别
作者:***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09期
江南丝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然而,在许多江南丝竹交流、展演、比赛中,总会看到一些类似民族器乐曲(以下简称器乐曲)的作品混在其中,引来无数质疑和纷争。因此,有必要对江南丝竹与器乐曲的特征和关系界定清楚。
江南丝竹是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中的一个乐种。对于地域特征鲜明的音乐,无论在旋律、音韵、调性、节奏、乐器等方面是一目了然不难区分的。但江南风格的器乐合奏曲与江南丝竹究竟如何区分呢?因此,本文主要着眼江南丝竹与江南風格器乐曲的比较和鉴别。
江是哪的简称 一、从旋律音韵看
一个地区的音乐总会显示着该地区悠久的历史、自然、人文和浓郁淳厚的地域风采,蕴含着该地区的精神实质和气质个性。一个地区的语言特点会直接奠定该地区音乐、戏曲、曲艺、民歌等艺术形式的音韵基调。在优雅的江南人文和自然环境的滋养中,江南丝竹也必然是优美、流畅、细腻、柔和的。
江南丝竹调式以宫、徵调为主;旋律以小三度音程上下回旋环绕进行为特、曲式结构以变奏式、回旋体、组合型为主。其音韵特点与江南其他艺术同宗同根、一脉相承,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柔”。江南丝竹的演奏很有特点,特别讲究即兴发挥和默契协调,无不透露出和谐、和气、平和的气息。简单地说江南丝竹的音韵特点就是“柔美”与“平和”。其音乐个性与西域、北方等地区的大进大跳、热烈奔放、粗狂豪迈的音乐形成鲜明对比。
二、从音乐特点看
江南丝竹的特点是小、轻、细、雅。“小”是指乐曲篇幅短小,乐队小型化;“轻”指音乐轻快流畅,让听着感到轻松愉快。许多专家学者把江南丝竹称为典型的民族轻音乐;“细”指音乐细腻柔美,演奏风格细致精到;“雅”指曲调优美流畅,含蓄典雅,而不粗狂过火。它属于室内乐种类,适合厅堂楼阁优雅的环境中演奏。江南丝竹音乐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中正
平和,音秀丽柔美,不大跳、不张扬。因此它更具有民间性和自娱性特点。
而器乐曲往往侧重音乐性和表现力,音乐形象丰富饱满、起伏多变、生动感人,注重高低强弱和节奏变化。能适用各种舞台表演。音乐旋律可能变化莫测,高低有致,跳进幅度大。结构可能新颖独特,篇幅也比较大,甚至可能多乐段和多篇章。民族管弦乐队如果演奏江南丝竹作品,作曲家必然会进行编配处理。如《凡忘工》原是一首淳朴典雅、韵味浓郁的传统江南丝竹名曲,而由民族音乐家聂耳改编成《金蛇狂舞》后,就变成一首热烈欢腾的器乐曲了。它经常在欢庆场面作为开始曲或压轴曲。传统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被改编成《江南好》后,第一句就来个八度跳进,旋律就此变得高亢嘹亮了,以高胡主奏的一组弦乐,此起彼伏,塑造了很好的江南好凤光,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它已不是江南丝竹了,而是一首江南风格的器乐曲了。总之,器乐曲更具有观赏性和娱人性。
三、从音乐织体看
传统江南丝竹是没有专业作曲家编配的,当然没有和声、复调。乐谱上没有任何演奏技法标记,全凭前辈们口传心授和演奏者的经验、体会,以及乐手之间长期的磨合形成的默契。灵活即兴地运用所掌握的各种技法进行演奏,使音乐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如果没有这
些技法的支撑,乐曲将枯燥乏味,毫无韵味和活力。乐手用相同的乐谱,在演奏中进行小幅度的加工变化,以“七分同,三分异”的约定俗成原则,通过相互之间嵌档让路式的演奏,形成了即兴的“支声复调”音乐织体。这种演奏宗法于江南戏曲、曲艺唱腔中的支声性托腔伴奏,使乐曲灵动活泼、完整和谐,又避免了大齐奏的单调。它的特点在于能让各种乐器的性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创造出每件乐器的最佳表现力。
而民族管弦乐队是大型乐队,高、中、低以及打击乐声部齐全,可大大增强乐队的表现力。作曲家在改编和创作江南丝竹乐曲时,就往往会效仿西洋交响乐团,采用和声、复调等手法进行编配及其他手法进行处理,使音乐形象上更饱满,音乐织体完善,彩丰富、声部清晰,更具有音乐性和观赏性。因此有时就会忽视“支声复调”这一技能丝竹的主要艺术特而偏离江南丝竹乐种属性。幸好许多作曲家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重要性,在采用现代手法进行编配时,会充分发挥每个乐器的性能,并给演奏者让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去体现“支声复调”的魅力。如果没有了“支声复调”这个艺术特,就将划归为器乐曲。
四、从乐队编制看
江南丝竹乐队通常是小型化的,且组合形式自由灵活,可根据出席人数、演奏场地等情
况随机应变,通常十人左右,少则二、三人。常规乐器由二胡、笛子、琵琶、扬琴、笙、箫、反二胡、阮、小三弦、小打击等,且每个声部只有一件乐曲,这是典型的江南丝竹乐队编制。对于同一首乐曲可以用不同的乐器组合,采用不同的调性和速度去演绎,每次演奏有不同表现和效果,被称为“一曲百奏”。
民族管弦乐队是在传统江南丝竹乐队编制的基础上,根据西方交响乐团编制扩充组建而成。每个声部有多件乐器,尤其是弦乐,分高、中低三个声部,二胡作为弦乐组基础声部,甚至需要几十把。在演奏中,必须严格按照作曲家的要求和乐谱所标示的各种记号来演奏,且本组声部的演奏技法也必须整齐划一。而江南丝竹就不能受此限制,否则乐手就不能有自由组合、即兴发挥。这两种编制的乐队它的表现能力、表现形式、乃至表现场所是大不一样的,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是小而活,演奏器乐曲的往往是民族管弦乐队,其特点是大而严。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江南丝竹与民族器乐曲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乐种的区分鉴别,哪怕是音韵几近一致的江南风格器乐曲与江南丝竹之间,也是能到不同点和它们各自的追求方向的。
参考文献:
1、伍国栋著:《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江南丝竹》,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齐昆著:《江南丝竹》,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蒲亨强著:《江苏地域音乐文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周舟, 男,1986年, 汉, 江苏、太仓, 本科, 图文博初级, 音乐创作,单位名称:太仓市文化馆,单位省市: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