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河三角洲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黄河三角洲泛指黄河在入海口多年来淤积延伸、摆动、改道和沉淀而形成的一个扇形地带,属陆相弱潮强烈堆积性河口。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东经118°10′至119°15′与北纬37°15′至38°10′之间,行政区划划分为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为研究方便,习惯上又根据年代不同以及具体地理状况分为近代三角洲和现代三角洲。近代三角洲是指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成135°角,面积约为6000余km2,海岸线长约350km,大致于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而形成的;现代三角洲指以渔洼为顶点,北起挑河口,南至宋春荣沟的扇形地带,面积约2400km2,主要是由建国后为大力发展河口经济、保护河口工农业发展、防洪防凌等目的而人工改道控制而成。
1.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
黄河自古历经多次改道,曾北抵天津,南至江淮,纵横25万km2,塑造了华北大平原。因此,从黄河出孟津峡谷,上至天津下至江淮统称为古代黄河三角洲。而近代黄河三角洲是指1855年
黄河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复流渤海,从1855年至1934年,改道6次,行河79年,最少数年、最多22年改道一次,最终形成的以宁海为顶点、东起支脉沟、西至套尔河口、向海延伸至深约15~16m等深线附近的扇形堆积体。从宁海至入海口大约有100km。其中各行河河道和年限见表1-1。这一时段的改道基本上是由自然原因引起,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
1855~1904年间,三角洲主要向东淤进,共大约推进了20km,平均0.4km/a;1904~1929年间,主要向北淤进,共淤进大约18km,平均0.72km/a;1929~1935年间,黄河改道主要向东南淤进,共淤进约4~5km,平均0.8~1km/a。一般规律为尾闾摆动扫过面积越大,淤进速度越慢;扫过面积越小,淤进速度越快。
随着黄河的继续向海淤进,三角洲顶点下移至渔洼,自1934年开始,尾闾河道以渔洼为顶点进行摆动,进行第二个亚三角洲的淤积。从1934年到1996年,62年间共改道3次,逐渐形成以渔洼为顶点、北至挑河口、南至宋春荣沟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具体改道情况见表1-1。其中在1934~1976年的42年中,在挑河口和黄河海港之间淤积最快,岸线向北推进20km,平均0.5km/a。在大汶流海堡至永丰河之间,由于在1934~1964年间是强烈淤进区,而在1964~1976年间又处于侵蚀状态,在1934~1976年间,岸线仅推进5km左右,平均淤进速率仅
为0.12km/a。其他岸线变化不大。1976年5月,在罗家屋子进行人工截流成功,炸开西河口引河挡水坝,改由清水沟入海。该河道为现行流路,行河时间已达36a,岸线最大淤进40km(见图1-1,表1-1)。
1996年,黄河人工改道,在清8断面改向东流入海。由于本次改道位于清水沟流路上的清8断面,因此可视为顶点下移,由此视为黄河的第11次改道。1996年至1999年,沙嘴的形态随着黄河入海泥沙的多少有淤有蚀,河口口门走向不断向东偏北方向调整,这一阶段共向海中淤进了5.36km,造陆面积约为19.13km2,1999年至2003年入海沙嘴形态随着随着水沙变化发生淤进、蚀退交替变化。2004年开始进行口门疏浚试验工程,再加上汛期的调水调沙,洪水冲刷改变河道,使口门位置向南偏移。2004年汛后至2006年汛前,入海河道都是单一顺直入海,并向前延伸,沙嘴形态由宽沙嘴逐渐变为“楔形”。从2006年汛期开始,由于汛期洪水漫滩,在汊3断面以下300m附近形成汊河从北侧沙嘴散乱入海,淤积成小沙嘴,并在2007年汛期迅速发展,河道宽度增大,主流从此汊河入海,成为黄河入海的主汊道。原入海河道在北岸出汊部位河道宽度窄,已基本被泥沙淤死,基本不过流。到2008年,随着黄河从汊3附近汊河继续入海,并形成2股汊河,使入海口门前沙嘴迅速淤积。
可以预测,由于黄河三角洲目前已经被广泛开发,黄河流路的大幅度、频繁摆动已经不太可能。根据三角洲发育规律,新形成的亚三角洲可能会以清8断面为顶点向东北方向发展,由于黄河尾闾的抬高,加之近几年黄河来水来沙量的减少,推测新亚三角洲的面积不会很大。受黄河来水来沙的限制,黄河三角洲的推进速率将越来越慢。预计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将受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因为近年来的改道都是人工改道,同时也是由于人类在海岸边的活动造成了海岸线非自然的向海突进。
图1-1 1855年以来黄河十次改道情况图
表1-1 1855年以来黄河入海流路变迁统计
顶点 | 次序 | 行水时间 | 改道地点 | 入海位置 | 改道原因 |
1 | 1855.7-1889.4 | 肖神庙 | 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 | ||
宁海 | 2 | 1889.4-1897.6 | 韩家垣 | 毛丝坨 | 凌汛漫溢 |
3 | 1897.6-1904.7 | 岭子庄 | 丝网口 | 伏汛漫溢 | |
4 | 1904.7-1926.7 | 盐窝 | 顺江沟 | 伏汛决口 | |
寇家庄 | 车子沟 | 伏汛决口 | |||
5 | 1926.7-1929.9 | 八里庄 | 刁口黄河最后流入哪个海 | 伏汛决口 | |
6 | 1929.9-1934.9 | 纪家庄 | 南旺沙 | 人工扒口 | |
7 | 1934.9-1953.7 | 一号坝 | 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 | 堵岔道未成而改道 | |
渔洼 | 8 | 1953.7-1963.12 | 小口子 | 神仙沟 | 人工截弯取直、变分流入海为独流入海 |
9 | 1964.1-1976.5 | 罗家屋子 | 刁口河 | 人工破堤 | |
10 | 1976.5- | 西河口 | 清水沟 | 人工截流改道 | |
1.3黄河三角洲地形地貌
黄河三角洲的地形特征与其形成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河河口地区完全由黄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因此地势上呈局部以黄河故道为高脊、向两侧倾斜、故道之间低洼,总体上西南高东北低、延伸至海的地形。南段的长白山脉为全区最高点;最低处在沾化县北部沿海地区,海拔高度仅为1.6m。
三角洲地势平缓,地面海拔高程一般都在2.0~9.0m之间,宁海海拔不超过15m,东北部最低高程为1m,自然比降为1/8000~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m,东部最低高程1m,自然比降为1/7000。由于黄河在该地区改道频繁,新老河道纵横交错、相互重叠切割,同时风暴潮的侵蚀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都大大的改变了三角洲的具体地貌,使三角洲地貌变化剧烈,河滩高地、坡地、大型洼地等数量众多,遍布三角洲各地,它们在纵向上呈指状交错,横向上呈波浪起伏,形成了岗、坡、洼相间排列的独特微地貌类型。
三角洲陆上平原主要地貌类型有岗阶地、河滩地、河成高地、平地、低洼地、滩涂地6类38型等,其中斜平地所占面积最大,达2002.9km2,约占总面积的36.8%,其次是滩涂,面积约1472km
2,约占27.1%。三角洲的独特地貌反映了黄河三角洲的独特土地类型,体现了黄河的造陆过程和河海动力的相互作用,反映了本区受河海两大主导因素相互作用的平原特征
1.4黄河三角洲地质情况
本区属华北地台部分,位于新生代凹陷东南部,济阳凹陷东端。辖区广为第三系、第四系覆盖,其下为盆地型沉积,凹陷基底由太古界变质岩系构成,基底之上沉积盖层厚万米。东营地区发育的底层从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系、古生界寒武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及其上覆的第四系;缺失古元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以及中生界三叠系。
以横跨南北部的广饶-奇河大断裂为界,三角洲分为南北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南部地下分布有震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在邹平县南部山区有中生代基性侵入岩体出露。
黄河三角洲在全新世早期还是海域部分,后黄河流经此地,开始形成三角洲。据测算,在距今9000a前开始,约在距今2500a前海水退出目前的陆地区域。全新世后期黄河进一步沉积,在全新世晚期形成现代三角洲。
三角洲底部为早全新世早期和晚更新世晚期的陆上沉积,常为灰黄和褐灰、灰的粗粉沙和细砂,以河流、湖泊沉淀为主,局部为风成沙丘沉积。中部发育全新世海侵层,以灰、深灰沉积物为主,以黏土质粉沙与粉沙、细砂互层为主,各处厚度变化较大,近海地区厚13~20m左右,近陆地区厚度变薄,直至尖灭。顶层沉积物以黄、灰黄粉沙沉积为特征,其成分严格受控于黄河中游的黄土成分,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可出现河漫滩的细粉沙及河道间黏土质粉沙等盐性的变化,深度一般在4~8m,为全新世最近期沉积,构成该区全新世沉积最新地层单元。
湿地分布最为集中的海岸带位于郯城-庐山大断裂的两侧,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和北西向构造的控制。震旦系之上不整合覆盖着寒武-中奥陶系,从上奥陶系到下石炭系缺失。中石炭系-二叠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侏罗-白垩为若干分割的断块内陆盆地沉积,主要是碎屑岩并加火山岩。新生代逐步发展为统一的坳陷盆地,为河湖相沉积。第四纪地层400余m,向东逐渐变薄成100余m。上部成因比较简单,主要是黄河沉积的冲沉积和海积物。黄河冲积物为本区主要冲积物,分布在老新三角洲区。按成因类型分,以河床、漫滩沉积物、河间洼地-泛滥沉积物为主,其次是天然堤沉积物和决口扇沉积物。海积物绝大部分来自河流输入的泥沙,经海洋动力形成,分布极为广泛。根据沉积物的特征和其所处的地貌部分,分为潮滩
沉积物和近岸海域沉积物。
从陆地延伸至海洋,三角洲海域海岸线长度350.4km,东营市规划海域范围为陆上向海推进10n mile以内范围,其中-15m等深线以内海域48万hm2,以外16.88万hm2。该区内海底基本为泥沙质;底坡构造十分复杂,基本可以分为稳定的泥沙沉积区和大冲大淤区。小清河口至广利河口和顺江沟至挑河口的海域底坡基本为稳定区;先黄河入海口和五号桩附近海域底坡则处于大冲大淤状态。现黄河入海口由于黄河不断携沙淤积而摆动延伸,使其在该区内形成若干个复式三角洲,新老交替,三维空间地层结构相当复杂。河口沙嘴主要由粉质西沙、砂质粉土组成,低塑性、密实、地基承载力高,而河口两侧的“烂泥湾”则为浓度很高的悬浮泥沙和轻泥层组成,容重底,含水量高,承载力低。两种沉积物的分布又随着黄河尾闾摆动相互叠置,更使该海区底质构成趋于复杂。刁口河海区底坡多属于由粉质细沙组成的“铁板砂”地层,承载力高。从整个三角洲海域看,5-8m水深的区域地貌复杂,形成了大量形态各异的坍塌、凹坑、洼地、冲沟、泥流舌等,海底处于不稳定状态;-10m等深线以外基本属于淤积区,海底坡度变缓,海底较为稳定。
1.5黄河三角洲气象特征
黄河三角洲地区属温暖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为受季风影响显著,由于濒临渤海,既具有大陆性气候,又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一年中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春季少雨干旱,夏季多雨易涝,秋季少雨多晴,冬季干旱少雪。根据资料统计,三角洲多年平均气温为11.7~12.5℃,7月平均气温25.8~26.8℃,1月平均气温3.4~4.2℃,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22℃,≥0℃的积温约为4562~4827℃,≥10℃的积温约为4113~4385℃。初霜期一般发生在10月中下旬,终霜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旬,年平均无霜期210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750h,日照百分率达62%,属北方长日照地区。年平均总辐射量为515~544kJ·cm-2,光、热资源与农作物需要配合较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