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一体化的技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初探
作者:郭志玲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09期
作者:郭志玲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09期
[摘 要] “工学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技工教育课程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英语的学习对技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但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职业目标。通过英语与计算机专业工作任务的结合,探索在工学一体教学理念下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课程改革之路。
[关 键 词] 工学一体;技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032-02
一、技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
技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为薄弱,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有一种畏难心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听讲的学生较多,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较差。相对于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来说,英语较为枯燥,成绩提高见效慢,这就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推进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英语课程改革和创新,2016年12月,我校在计算机专业进行了一项“你认为英语课堂需要改革吗?”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学生认为英语课需要改革。学生反映:课堂缺乏吸引力,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学到的理论知识不太实用,也比较容易忘记,等到毕业工作的时候,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有的已经忘记了。
关于对“你认为英语课堂需要哪些方面的改革?”的调查,学生反映,改革需要从内容开始,教学方法需要灵活多样。
类似的情况,其他技校计算机专业也同样存在。面对这样的现状,对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帮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把英语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都得不到提高。
二、技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英语是计算机专业的行业语言,扎实的计算机英语基础将会促进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学习,也会有利于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因此,如何针对技校计算机专业的英语课进行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正在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人员认为英语相当重要,很多计算机命令都是英语,不少软件的使用也涉及英语。2017年3月,我校英语老师对已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85%的学生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的学习对计算机工作有很大帮助,他们表示很多编程知识需要英语,计算机维修也需要英语,如果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就业竞争力会更强,以后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基于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促进英语课程改革的进展,优化英语课堂,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三、基于工学一体化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思路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指的是把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项目引入教学中,作为实训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1.教学条件
为了把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项目引入教学中,建立“工学一体化”教室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构建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
技校学什么专业好男生 学校应该把计算机专业的英语教室由传统的多媒体教室搬到既具备工作实践功能又具备教室功能的工学一体化教室。这样,学生可以一边听讲一边动手实操验证,边学边动手,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工”与“学”真正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学习才会更加积极,才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应拘泥于教材,而应按照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要求,深入企业调查和了解社会需求,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对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具体任务来掌握专业技能。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收获更多实用的知识,对学生以后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英语教师应该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同时,通过下企业调研来整合教学内
容。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以后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岗位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实操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3.教学形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各种教学方法,在工学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把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项目引入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围绕着各种案例模块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
技校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应该是多变的,应根据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来进行调整,以取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工学一体化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过程
1.工作任务分析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需要研究计算机行业的工作任务,课前了解典型的工作项目,包括如何选购及组装电脑;如何根据提示安装操作系统等;计算机管理员安装操作系统或超频
时,设置BIOS信息需要用到英语;很多计算机命令需要用到英语;编程人员工作也需要用到英语。
了解相关的工作任务,教师应该不断学习,通过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或利用去企业调研等方式来学习,以此整合工作任务,使工作任务贴近工作岗位要求,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提前了解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教师准备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实用的英语知识,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学习任务设计
为了让学生学到实用知识,教师要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将工作任务向学习任务进行转化。以“计算机管理员”为例,制订课程学习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根据需求选购电脑。(2)学生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简单英文资料。(3)学生能够看懂相关的英语专业术语。(4)学生能够根据英语说明,为计算机安装及升级软件等。
教师将学习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项目,并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工学一体,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种形式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收获更多实用的知识,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彻底改善了教学状况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配备了相应的实训设备,这样,学生可以一边听讲一边实操自己动手验证,边学边动手,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理解。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加深了,实践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释放出来了,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工学一体化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技术,形成技能,而且能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有效的办法。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收获更多实用的知识,实践能力也会不断增加,从而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及就业竞争力;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校的
教学质量都得以提高。
五、总结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它把教学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为专业服务,为工作服务。
这种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钻研,积极探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做到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同时,这种模式对学校也提出了考验,学校的办学成本会相应增加,但通过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实操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得以提升,这种模式是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卜艳萍,周伟.计算机专业英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郑丛.小议告知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2011(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