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可见”的朋友圈:审慎的自我表露与表演
作者:黄倩倩
来源:《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14期
作者:黄倩倩
来源:《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14期
摘 要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朋友圈成为了用户自我表露的重要平台。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陌生人的不断涌入,削弱了的强关系属性,用户的自我表露行为陷入困境。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自我表露的理论视角,从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入手,通过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究用户设置该功能背后的自我表露动机。研究发现,用户的自我表露主要受到对等原则、内在需求满足和个人形象塑造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社交媒体;;朋友圈;自我表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4-0020-04
社交媒体的应用带来了人们自我表露行为的改变,尤其是朋友圈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网民的自我表露行为。《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朋友圈用户使用率高达85.1%[1],刷朋友圈已成为网民的社交强需求。自2017年2月以来,逐步在隐私设置中增设“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的功能,其中包括“最近三天”“最近一个月”“最近半年”和“全部”,四个选项,超过相应时间段的朋友圈,将对朋友不可见。不同于其他设置,“三天可见”因为时间过短而被网友诟病,这种“既展示又不展示”的半开放式模式,背后用户的自我表露动机也因此显得耐人寻味。那么,用户为什么会设置“三天可见”,这种设限行为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这是本研究将要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1 研究方法
自我表露作為社会心理学和人际传播领域的一大命题,是用户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以自我表露为理论视角,旨在探究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用户的动机和心理机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析。
鉴于用户数量庞大,且私密性较强,笔者无法对样本进行大量的研究,只能在笔者本人的好友中,选取10个样本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以此得出相对具有代表性的结论。
由于本文所访谈对象均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基于的网络平台的非面对面式访谈。访谈从2019年11月23日至26日进行,以线下面谈(3位)、聊天(7位)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时长在30分钟~90分钟之间。同时,采用深度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不同时长可见的用户进行对比,出设置“三天可见”用户的动机。受访者及其基本信息详见表1。
鉴于样本数量较少,本研究还将结合文本分析法,在新浪微博相关话题#为什么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仅三天可见#下抓取微博用户评论,共计100条,进行动机分析,以期得出更为综合、全面、立体的研究结果。
2 研究结果
2.1 朋友圈“三天可见”自我表露行为动机
2.1.1 对等原则破坏 引发用户逆反心理
自我表露必须严格遵守“对等原则”,任何一方破坏了对等原则,单方面地终止了自我表露,沟通就会因此走向终结。
事实上,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并未终止实时当中的沟通,因为它在发出的当下是对所有好友可见的。问题在于,三天之前的消息被拦截在“横线”之外,阻止了用户对其他用户的“过去”,即三天前的信息的窥探。
@微博用户1:我这个人会把很多所见所想发朋友圈,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但是有些人屏蔽你而你不屏蔽对方,或者你没有三天可见而对方三天可见,就觉得不公平呀,所以我也用同样的对你才公平吧。
在自己还未设置“三天可见”的情况下,其他好友已经单方面地限制了自我表露的范围,这让他们感到“很不公平”,而这种感觉的产生,正是基于自我表露中“对等原则”的缺失。
用户在朋友圈的每一条动态,都是一次公开的自我表露。但在互联网上,并不是每一次互动交流都具有双向互动性,很多情况下,往往一方的表露并不能得到另一方的回应[2],这就违背了自我表露中所隐喻的对等原则,用户在自我表露的时候便会有所保留。
信息不对等导致了“我对你开放,而你对我保留”所带来的心理不平衡。这种不适感引发了用户的反抗,为追求“对等”,也对自己的表露行为“划线”,设置“三天可见”。
2.1.2 自我决定论下的使用与满足
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身上存在一系列基本的心理发展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是个体产生归属感、完整感和幸福感的基础[3]。
个体在朋友圈的自我表露是一种自我决定的行为,本质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心理需要。
1)弥补被削弱的安全感。社会环境影响个体内在动机,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可引发个体更多的内在动机[4]。诞生之初的朋友圈,是由强关系维系的熟人交流和视觉线索缺失的网络社交平台,能给用户以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自我表露的欲望。但是当越来越多“陌生人”涌入。作为熟人社交沟通工具的逐渐演化成“泛社交”的沟通平台,朋友圈的“朋友”属性被稀释,强关系属性迅速弱化。
双向关系确认能够带来安全感,而陌生人的不断涌入使这种关系不能再被确认,这加剧了用户对自我表露的克制,熟人社交和视觉线索缺失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断被削弱。
“三天可见”功能的出现则恰好弥补了新人涌入带来的缺陷。
@微博用户2:别人面前暴露太多过往会让我们缺乏安全感,尤其新的朋友加进来,过去会无所遁形。互联网与自媒体时代已经将个人空间压缩成了手机壳,三天可见吧,给我们不够强大的内心一点安全感,给彼此留点神秘感。
“三天可见”既不影响表露,又能达到“阅后即焚”般的效果,同时满足了用户安全感和自我表露的需求。
2)满足隐私保护的诉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们需要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不喜欢冒险和陌生的环境。但如今,网络隐私、信息泄露无形间增加了人们的社交压力和防备之心[5]。尽管的生态环境相对私密和封闭,但朋友圈仍然存在着极大的隐私泄露的风险,一方面,用户针对对应分组发出去的信息,对于分组内的朋友来说是开放的,接收者并不能分辨这些信息是否经过分组,也就有可能在二次传播中泄露传播方的隐私;另一方面,陌生人的不断涌入使得的强关系属性被削弱,私密性远不如从前,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大大提高。
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不想让陌生人看到自己的所有信息”“朋友圈都是私人的东西,新来的人没必要看”。
@微博用户3:其实有时候设置三天只是为了保护隐私。毕竟加了很多什么不怎么熟或者不认识的人然后又懒得分组。
3)寻求即时性的自我表达。“三天可见”满足了部分体“珍惜当下向前看”的心理。
3月1号新规 @微博用户4:之前发过的每一条动态都代表当时自己的心情和经历,可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有的朋友圈不在合适了,但是我也不想删除,总觉得它们像日记,起码留下了当初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所以设置了三天可见,这样就不用再删除,也不用怕不合适了。
这种想法与朋友圈的英文名称“Moments”不谋而合,因为人们在很多个“当下”都需要自我表达,但这种表达往往只是瞬间,只愿在那片刻示人。
“三天可见”功能充分发挥了朋友圈的即时性,满足了用户将“当下”和“回忆”分开的诉求。
4)被遗忘需求的达成。还有人认为“三天可见满足了我遮遮掩掩的心理啊,因为我就不想被别人挖坟、翻历史。”被遗忘权是社交产品中的基本法,但删除或屏蔽仅仅只能满足用户最基本的被遗忘需求,“三天可见”则更像是被遗忘权的高级阐释。社交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隐私衰减,尤其对于熟人社交来说,当熟人在好友中的比例被稀释到一定程度时,
类似“三天可见”的被遗忘需求就会出现[6]。
如今,几乎成为一切社交的起点,关系链的扩张让用户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交对象,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能力随之衰减,用户的被遗忘需求愈加强烈。因此,“三天可见”满足了用户的被遗忘权,是对日益提升的开放性的一种消解。
2.2 拟剧理论视角下的自我形象塑造
2.2.1 不符预期的形象带来羞耻感
一些受访者表示,面对曾经发出过的动态,常常会“觉得自己很傻”,“不想让别人看见”。我们时常会对过去的自我行为产生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正是源于对于过去自己的不接纳。
朋友圈就是一个舞台,用户及其好友组成了一个剧班,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表演者,他们按照自己设定的剧本在朋友圈中表演,以期塑造相应的形象,但是表演时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那些让用户感到“羞耻”的内容,就是一种“表演崩溃”。这些内容是表演者的即时表演,只能反映当时的情绪,这段时间过去之后,这种即时表演就不再合时宜,它不符合表演者对
自己的预期形象,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表演者会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补救。
在“三天可见”功能出现之前,一般情况下,最佳的补救方式是删除或隐匿朋友圈动态。“以前都是发完就删,或者设置为私密的,但是有些麻烦啊,而且有时候可能就忘了。现在就好了,反正设置了三天可见,过去了别人就看不见了。有的时候虽然有些东西看起来很蠢,但是也是一种回忆吧,有的也不太舍得删。”
随着陌生人的不断涌入,个人的隐私类信息和不符合个人形象的动态需要从“前台”转移到“后台”。“三天可见”功能的出现为表演者提供了另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方式——隔离观众,尤其避免新观众进入“后台”。但这种补救方式的效果有限,对于已经看到表演的观众来说,这并不一定能扭转观众对表演者的初印象,但有可能通过隔离,防止观众对过往表演内容的“考古”和“挖坟”,渐渐淡忘这次“崩溃的表演”。对于新观众来说,这避免了表演者之前“崩溃的表演”的暴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