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风俗习惯作文
重阳节风俗习惯作文
第一篇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即使是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风俗。在我的家乡,过重阳节时就有许多风俗,比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这个节日可大有来历,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汝河有一只瘟魔,只要他一出现人们就会被病痛折磨。有一个叫恒景的人不愿看到百姓如此痛苦,便到了隐居在山中的仙人,仙人告诉他让百姓们爬上山来躲避瘟魔,又给了他一壶雄黄酒,让他洒在瘟魔身上就能消灭他。恒景一回去立马照做,果然消灭了瘟魔。
经过几千年来的代代相传,在重阳节这天登高、插茱萸、喝雄黄酒,已经成为节日惯例,在我的家乡也是如此。记得去年过重阳节那天,妈妈一大早就起来了,她用绳子把茱萸绑在了门上,然后来到厨房开始制作重阳糕,不一会儿就出来了,我兴奋地问道问道:“妈妈,做好了吗?”妈妈摇摇头说“还没好,要回来的时候才能吃。”我一脸疑惑地问妈妈:“妈妈妈妈,我们要去哪里呀?”“去登高。”妈妈回答。我高兴极了,换好鞋子跑了出去。妈妈叫上了其他人,我们一起出发了,我们来到了山脚下一步一步向山顶走去,一路上有说有笑。
等登上山顶时,我已经疲惫不堪了,但是通过这次亲身体验重阳节登山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同时因为“九九”谐音“久久”寓意长长久久,长命百岁,所以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在这一天爱老敬老也是重要的活动。
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绵延了数千年,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更应该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下去。
第二篇重阳节老人致辞简短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都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云淡风轻的美好时节里。在我们当地都会举行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重阳节活动。在众多习俗中,我最喜欢重阳节,因为重阳糕是我的最爱。
我们经常把重阳糕做成九层,像宝塔、像山岳、像楼台、上面还要做两只小羊,以契合“重阳(羊)”之意。奶奶大清早起来就开始忙前忙后。妈妈帮忙采来花朵,奶奶一起清洗干净,待清洗干净后,倒入面粉、鸡蛋等其他配料,开始做起花糕,弄成九层形状后放入锅中开始蒸。还没做好,我就已经急不可耐地喊着“妈妈、妈妈,我饿了。”“饿了,也要蒸好再吃”妈妈
说道。我就一直盯着笼屉,开始盼着。厨房升起雾来,一点点变多,最后成了雾气萦绕,美若仙境的景象,哦!快要好了。我心里更饿了,急切地盼望着。随着一股蒸汽喷出,香味扑鼻而来,妈妈已经手脚麻利地和奶奶把那白白胖胖的重阳糕端出来放在案板上了,我兴奋地跑来跑去,满厨房跑,满院子跑。好香呀!感觉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重阳糕向我招手,引诱我过去品尝呢!为了防止我被烫了,慢慢拉住我“太烫了,稍微凉了端桌子上再吃”。
热腾腾的重阳糕端上桌,奶奶在上面插了一支小红旗,又点上蜡烛,看到这儿,我疑惑地问“奶奶,你好我妈妈在干什么呢?”奶奶笑着说:“现在点灯,一会吃糕,连在一起是‘登高’啊!小红旗代表茱萸,避灾,带来好运吉祥。”我才明白还有这么多说法,传统文化习俗真的很有内涵。
终于开吃了,我一边不停嘴地吃,一边夸奶奶的手艺好,狼吞虎咽,差点噎着我了,慢慢拍着我说:“慢慢吃”。吃饱了看着窗外的细雨,想起远方的哥哥、弟弟,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重阳糕流传到现在,各地各家都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我最喜欢吃奶奶做的。虽然重阳糕做法不一样,但是重阳节的意义在我们祖国大地上的习俗是一样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