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4个直辖市宜居性的比较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4个直辖市宜居性的比拟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4个直辖市宜居性的比拟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伴随着经济的长足开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而环境和资源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城市宜居性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经济比拟兴旺、政治地位比拟特殊的四个直辖市,相比而言,究竟哪一个城市更为宜居,更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本文试图从城市宜居的概念出发,构建宜居城市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以我国四个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对该体系进行验证和分析。
关键词:宜居性;因子分析
近年来,“全球十大宜居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有关城市宜居性的词组频频见诸报端或者网络媒体。这反映了当今世界人们对于城市宜居性问题关注的程度。可以说,宜居性已经成为是世界各地城市开展过程中共同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开展,未来几时年内城市化处于高速开展期,大量人口快速向兴旺城市聚集,引起的环境污染、能源紧缺、交通堵塞、住房困难等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的宜居性也日益受到质疑。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宜居性和建设宜居城市,强调从生活、生产与环境质量并重的角度开展城市,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方向;探讨科学的方法和评价体系,合理地进行城市宜居性的评价,那么是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第一步。目前,城市宜居性评价国内外尚无明确和公认的标准,符合中国
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之中。本文所做的我国四个直辖市宜居性的比拟研究,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宜居城市客观评价指标体系,来验证和比拟它们在宜居性方面的主要差异所在。
一、城市宜居性的内涵和相关研究
学者对城市宜居性的研究,从城市设计和规划理论开始的。一班认为,最早的研究者是20世纪60年代简认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宗旨和目标,应该是“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有特〞,这就勾画出了宜居城市的初始蓝图。通过比照分析中外宜居城市建设特征,目前国内宜居建设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良好的自然居住环境和公共根底设施、鲜明的个性化和特化、亲和力的人文气氛和人性空间尺度【2】。而这种城市宜居性的差异,对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有着显著的正向空间影响【3】。
谌丽【4】等人2021对大连的城市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文章建立了“居住平安性〞、“生活方便性〞、“出行便利性〞、“居住舒适性〞以及“环境健康性〞五类指标,通过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发现不同情况的人对大连的城市宜居性各方面的评价上有所不同。祝志川【5】在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所作的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中,将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经济环境、生活居住环境、科技信息环境、文化卫生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五个准那么层,分析后得出在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居环境总体情况较好的结论。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刘星光【6】等人对中国主要城市宜居性开展的地域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样他也将指标分为平安水平、舒适水平、幸福水平、便捷水平和开展水平5个一级指标,
得出的结论是深圳、北京、上海三地的综合指数均较高、主要城市宜居性综合指标质量地域之间的差异显著等。陈勇明【7】等人做的针对全国36城市宜居度的分析文章,也几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即上海、济南、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宜居度分别位列我国36城市宜居度的第一名到第5名。
综上所述,学者们用不同方法对城市宜居性的研究结果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对于这个研究的重要性、对体系指标包括对宜居性的认识大体是一样的,都包含了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这也是本文指标体系的建立的根底。
二、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参照国内外有关城市宜居城市评价现状和指标选取的原那么,也考虑到数据获取的难易性,本文选取了经济水平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生活因素三个一级指标,同时选取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财政住处社会保障和就业等20个单项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共同构成评价我国4个直辖市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表1:
三、因子分析法的应用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根本思想是出众多变量数据之间的内部关系,并用少数几个被称为公因子的不可观测变量,来表示根本数据结构。每个公因子都代表一种重要影响,反映出众多而复杂的数据之间不可观测的主观因素,不仅简化了数据结构,也到达了降维的效果。
2.SPSS结果展示及分析
通过查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到2021年四个直辖市各自的20个指标值,运用SPSS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有如下结果:
从表3中可看到,提取的前两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86.172%,而前三个因子总共就解释了总方差的100%。
表4:碎石图
从表4中的碎石图可以看到,前3个因子的特征值变化非常大,第四个因子以后特征值都为0.
因此综合以上各种分析,综合因子分析的初衷――尽量减少原有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丧失,这里,提取三个公因子。
从表5可知,公因子1主要反映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绝对数、第三产业总产值等。公因
子22主要反映了财政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高校在校学生数、火灾事故发生数。公因子3主要反映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普通小学生师比。
由此可将公因子1命名为经济因素,公因子2命名为社会福利和平安因素,公因子命名为资源因素。
四、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讨论我国四个直辖市的宜居性问题,我们往往会考虑到经济因素、社会福利和平安因素以及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可能决定了工作时机及报酬、消费便捷性。社会福利和平安因素,那么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心理以及人身平安,这一点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讲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资源方面越容易得到,得到资源需要付出的本钱越低,也更加吸引人。然而,这与现实并不完全一致,对某些人来讲,甚至完全不符合。因为他们可能更多地考虑
政治自由、身心舒畅等等主观而不易量化的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把这类因素考虑进来或者是指标体系本身选取指标的缺乏而导致的,也是有待改良和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卢济威,郑正.城市设计及其开展[J].建筑学报.1997-4:4-8
【2】王双,张雪梅.中外宜居城市建设特征的比拟和启示[J].前沿.2021年
【3】赵华平,张所地.城市宜居性特征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健太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21年第32卷第4期:706-717
【4】谌丽,张文忠,李业锦.大连居民的城市宜居性评价[J].2021年10月,第63卷第10期:1022-1032
【5】祝志川,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因子分析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年第13卷第23期:93-95
直辖市有哪几个城市【6】刘星光,董晓峰,刘颜欣.中国主要城市宜居性开展的地域差异研究[J].干旱区地理.2021年11月第37卷第6期:1281-1290
【7】陈勇明,杨晗,向蓉美,谢海英.对全国36城市宜居度的分析[J].统计观察.2007年第2期:64-6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