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
四时田园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5、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6、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查跟诗有关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学前班开始就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一)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一)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探究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3诗歌的写法
     (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
     (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四)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六)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七、板书: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耘田  辛勤劳动
                     (赞美)
                夜绩麻
                学种瓜  天真可爱
                     (喜爱)
稚子弄冰
教学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我能借助注释,自学与同学交流,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我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以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体会《稚子弄冰》中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和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3.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苑里,童趣诗以其特有的芳香独放异彩。说到童趣诗,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位诗人,那就是杨万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稚子弄冰》,去寻觅诗人杨万里笔
下的“童趣”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作业,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熟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4)搜集杨万里的其他童趣诗。
师:相信同学们课前预习的都很充分了,现在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这首诗
陂怎么读
(评价:读通顺,流利)谁再读?
2.听到同学们读的这么通顺流利,老师都不禁想加入你们了(师前四字,生后三字)
3.师:同学们,我们把古诗读通了,读出节奏了,还应该把诗读懂。现在谁能来说一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生说诗意
(三)、品读古诗,想象画面,领悟诗境
1、师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品读理解。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每读一句想象到哪些美好的画面?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2)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赋予它美好的情感并流畅地描述出来。
2、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有感情地朗读。
  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
四、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