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天象原理与风水学第四讲文字版
国学堂—文化太美—天象原理与风水学第四讲文字版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在过去的几周里面呢,我们请到了张一指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这个六十四卦。可以说,这个六十四卦《易经》呢,它是烟波浩渺,这个汗牛充栋的一门学问。当然啦,它也可以说是一两句话也可以讲得明白的学问。它的大和它的小是同时存在的。诶……张老师呢,在过去呢,用了一点点的时间,和大家非常浅非常浅地和大家分享,介绍性地了解了一下六十四卦的--从乾卦到豫卦。可以这么说,我觉得就算是张老师这样,今天在这讲完了之后,以后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反复的讲六十四卦,反复讲《易经》。不过,我仍然觉得,这个张老师能够花一点时间和我们分享,作为入门呢,其实是非常非常感激的!所以今天呢,我们还是有请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张一指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六十四卦。啊,感谢张老师到我们的演播厅现场。谢谢老师!
张一指:你好!梁老师!
梁冬:诶,那个张老师,我们上次的时候呢,是从"乾"到"豫"这个卦哈,您能给我们稍微地复习一下,然后我们今天继续往下分享。
张一指:嗯,好的。诶,这个,你刚才讲了《易经》的大和小的问题。其实《易经》呢,就是一个大到无外,小到无内的学问,应该说是无所不包。诶,这个正是它的命理所在和它的使命所在吧,神奇所在吧。
诶,其实呢,我们这样在收音机前面给大家讲这个卦呢,诶,其实你要真的去真正认真地去听的话,其实是很累的。因为它~我们讲的是些符号,符号之间的关系,位置变化。诶,真正的,如果你不是在手上拿一张纸现画的话,可能听起来确实是云里雾里。难为大家,各位听众朋友呢受点累。但我有一个观点,也是很多人认同的一个观点,国学呢,是熏出来的,所谓熏陶熏陶嘛!你多听,多熏陶,可能慢慢慢慢地,你就有感觉了。所以呢,即便是再难,还是耐下心来去听下去。我们会不停地,重复地呢,做一个介绍和解析。
梁冬:那个别天资聪颖的朋友呢,也不要不耐烦,觉得这个事情讲过为什么再讲,是吧?慢慢讲,慢慢讲,诶。
张一指:所以,我们先把上期讲的总共十六个卦呢,它的顺序呢,大致上理一下。三、五分钟时间就够了。这个六十四卦排序呢,是孔子做的十篇文章里面的一篇--《序卦传》,主要讲的是六十四卦的排序问题。这个排序呢是,诶,大有这个拟定乾坤之意呀,非常好的这个把六十四卦呢,罗列了一次。我们说呢,今
天看呢,六十四卦的排序呢,是不可撼动的一种规律。
梁冬:诶?这个是孔子做的一个顺序的话,会不会代表孔子个人的某种世界观啊?
张一指:对。这个,所以呢,还是要重复再说一下。六十四卦这个排序呢,是出自孔子之手。在孔子之前呢,六十四卦有着各种排序,至少呢,我们知道的有四种排序。
梁冬:那会不会,诶,孔子这种排序只是诸多的之一呢?
张一指:应该是,至少是,不是唯一,在之前呢,应该有着四种排序。
梁冬:那,那这样的话呢,是不是再往下问的话,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易经》和八卦,更多程度上它已经被赋予了孔子个人的思想彩和逻辑?
张一指:嗯,这只是《序卦传》孔子的对它的排定。我们今天讲的序卦排~六十四卦排序呢,是孔子的《序卦传》排序。你比如说,再往前排序的话,可以大体追溯一下。《易经》呢,我们上次讲到是经历三个时代,这个三个时代呢是,分别是:上古、中古和近古。那么历经三个圣人,分别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他们共同完成了《易经》这本书。而在孔子之先呢,《易经》呢,也经过很多的衍化和变革。就排序问题来讲,你比如说,六十四卦在夏朝的时候,那么它的排序呢,不是今天这个六十四卦的排序。
梁冬:那它逻辑上有什么差别呢?
张一指:诶,应该是有很大的截然的区别。比方说呢,六十四卦排序呢,在夏朝的时候,排序是在把艮
卦放在第一位,"艮为山"的卦放在第一位。今天的学者,很多人认为呢,六十四卦在夏朝之所以把艮卦放在第一位呢,是因为那个时候呢,地球上到处发大水。
梁冬:就是所谓的连山哪?
陂怎么读张一指:"连山易"。那么发大水的话,艮为山可以挡住蓄水,可以让洪水呢,不泛滥成灾。所以这个夏易呢,我们今天是把它叫做"夏易"。我中华有"三易"嘛,分别是"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而连山易的排序里面呢,就把艮卦作为第一卦。我们说周易在孔子排六十四卦次序的时候呢,把"乾为天",排在第一位。
梁冬:那归藏呢?
张一指:归藏易呢,是把这个坤卦排在了第一位。
梁冬: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谓的《易经》只是周易而已。
张一指:周易。
梁冬:是属于《易经》的第....可以说是,粗略的说是第三个阶段的版本?
张一指:对,最后一个阶段的版本。
梁冬:那前面两个阶段的版本现在还有吗?
张一指:没有了,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统统地遗失了。今天我们见不着,我们只能以概念说我中华有"三易"(诶,
曰连山易、曰归藏易、曰周易)。我们只有一个"易"了,还有两个"易"已经不在了。
梁冬:所以,如果这样说的话,秦始皇这个焚书坑儒真的不知道烧掉了多少珍贵的东西。
张一指:那是。所以呢这是扼腕痛惜,只能是扼腕痛惜了。今天的学者很多人都认为呢,因为归藏易出现在这个殷商时期,那么归藏易的殷商时期呢,中国普遍出现了农耕文化。那么耕种就需要大地,坤为大地,所以把坤卦排在了六十四卦的第一位。
梁冬:那为什么到了周朝时期就是以乾卦排在第一位了呢?
张一指:那么孔子之所以把这个乾卦排在第一位呢,就是"天地定位",乾卦第一,坤卦第二。那么孔子的基本思想,核心思想认为是天地是阴阳之本,乾坤为阴阳之本,因为它代表天地。
梁冬:他把乾卦放在前面,也代表了,他认为阳,应该是"阳主阴从"。
张一指:诶,阳主阴从,天地定位。天地呢,也是阴阳之本,所以乾和坤代表的都是天地、阴阳之本。
梁冬:这两天我去上海参加扶阳论坛,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阳主阴从。
张一指:阳主阴从本来就是天道嘛,这是世界的规律。
梁冬:那这个阳主阴从和阴阳平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张一指:这么说吧,互为因果。只有阳主阴从了,才能够谈得上阴阳平衡。
梁冬:此话怎讲?
张一指:如果是反过来说,阴主阳从的话,阴阳就不平衡了,就不和谐了。
梁冬:所以你看《周易》里面,总是把那些阴比较强而阳比较弱的卦,比较视为是不太吉祥的卦。
张一指:就是凶险的。
梁冬:凶险的,对不对?
张一指:阳做主导的,阴做随从的,就是比较吉祥的。
梁冬:其实它只是一种价值观,对不对?
张一指:也还不仅仅是价值观,它是对一种客观规律的证实。老子有个著名的论断,就人事而论,就女性而言的话,它叫做要"知其雄……",雌雄的"雄","而安其雌"。
梁冬:知其雄而安其雌?
张一指:"知其雄,安其雌",指的是女德。如果女性要逞强的话,通常就会导致不和谐和不平衡。所以老子告诉大家,就是女人如何有德,就是要知其雄,知道雄是什么样子的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安于雌,这样,第一呢,阴阳平衡了,协调了。第二呢,这个女人就更加美丽动人了吧,呵。
梁冬:对,我发现呢,很多女人是因为她很好地站在了作为女性的角,而更加地令到男性神魂颠倒。
张一指:对,对!
梁冬:这点呢,其实我觉得,我们稍插一两句题外话。其实我觉得,当今社会呀,我们一直在强调平等
,其实平等和雄雌之间并不矛盾。
张一指:不矛盾,不矛盾!
梁冬:对吧?
张一指:泰卦的卦辞是四个字,叫做"无往不陂"。无往不陂,陂是一个耳朵旁一个"皮",皮革的"皮"。
梁冬:就是水波的波喽?
张一指:不,把水波的"波"的三点水换成耳朵旁。这个"陂"就是不平的意思,"往"就是往来的意思。那么《易经》里面泰卦的卦辞是,无往不陂,就是没有真正的平坦和公平。所谓的平衡就是完全那种不平衡,不公平导致了平衡。
梁冬:是一种动态平衡。
张一指:诶,世界要如果都是一样的话,那就太板结了,一定是起伏错落,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平衡。
梁冬:就是说,表面上看,这个地方你强一点,但是呢,我在另外一个地方,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现为强,在总体均衡而言,是博弈的。
张一指:对!
梁冬:就ok了。
张一指:可以这么理解,平衡实际上是相对一个层次的平衡,而不是绝对的,一个板结的东西,平面的东西。
梁冬:有道理,稍事休息一下,马上继续回来。
广告片花:您现在收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新鲜的文化节目,国学堂。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广告之后见。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向张一指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啊,刚才我们讲到这个动态平衡的话题。您说泰卦里面叫往而.....
张一指:无往不陂。
梁冬:无往不陂,这个陂呢是指这个……
张一指:不平衡,就是有坑坑洼洼的意思。真正要效法天道的话,还得阳主阴从。其实呢,从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古今中外,过去的,今天的,外国的和中国的,一概实行的是"阳主阴从"。
梁冬:这会不会是一种男人的阴谋?
张一指:男人要谋的化只能是阳谋了,不能是阴谋。
梁冬:哈哈!此话甚好,甚好!啊,哈哈,说回来。这个其实不管怎样,就是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看到,男人的确承担了一些在社会上的更多的责任和角。
张一指:对,对。
梁冬:但是呢,客观上来说呢,男人也是女人造就的。
张一指:诶,是的。这个女人的作为如果要彰显的话,就象老子说的"安于雌"就更加彰显了。女人要是"争"的话,就要造成很反感。女人要是"不争"的话,反而就预期什么都得到了。
梁冬:zhēng是哪个zhēng?
张一指:争夺的"争"。
梁冬:噢!
张一指:女人要不去争的话,就会什么都拥有,一旦去要拚天拚地话,恐怕会失去的更多。
梁冬:就象那个《卧虎藏龙》的李慕白,周润发
(发哥)说的,"放开手,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张一指:对。
梁冬:哈哈哈!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当时允许周润发用那么不标准的普通话来做一个电影?很奇怪!
张一指:大致可以这么理解吧。其实很多东西是很有意思的,就是得失之间吧。
梁冬:对!
张一指:好,我们言归正传,把这个上次讲的六十四卦的前十六卦的排序呢,大体上总结一下。从乾、坤开始代表天地。乾、坤为天地阴阳之本。然后就是孔子《序卦传》六十四卦排序的一个开始。接下来就是"屯"--屯积之象,那么天地之间的物质能量积攒一起,它代表了我们这个地球生命诞生的一个漫长的时期。然后生命诞生了就是"蒙",这是所有生命的诞生,也代表我们人类的诞生。蒙古的"蒙",代表"懵懂"、愚昧。
梁冬:蒙昧。这就有那个,有一个叫李里--长衫先生,李里先生就写了一本书叫《蒙书》。
张一指:《蒙书》。
梁冬:《蒙书讲义》,启蒙的意思。对!
张一指:这个,蒙卦呢,就是说,所有的生命在诞生的时候都是懵懂的,我们人类也是一样。那么就是也代表着人类的文明呢,有一个漫长的、蒙昧的期限,文明在不断地进化过程当中。所以"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接下来第五卦是需卦,需是需要的"需",就是饮食之道。因为生命呢,第一需求是吃饭--饮食。紧接着呢,就是……因为六十四卦的排序,主要是"取其义以为之次",以它的意义去定次序的。那
么它们中间秉承的原理是"错"和"综"的原理。那么"需"卦如果倒过来,就是相"综"一下,就是上次谈到的"错"和"综","错"是完全不一样,"综"就是翻过来。把"需"卦的符号倒过来呢,就是一个"讼"卦。
梁冬:讼卦。
张一指:诶,争讼的"讼",诉讼的"讼"。
梁冬:讼,诉讼的"讼"。
张一指:通常为了,为了饮食,人们会争夺起来,这很正常。就是人类的文明进程也主要是伴随着争夺而开始的--争讼。
梁冬:之前的那个"屯"和"蒙"呢,是属于"原始共产主义"。
张一指:诶!
梁冬:到了这个"讼"卦的时候呢,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阶级分化,出现了需求上的分别。
张一指:利益争夺,利益纷争。那么讼的结果,争夺的结果呢,就必然要发动于战争。战争这个卦呢,是很有意思,它的组成是地水师的卦。
梁冬:上面?
张一指:上面是坤为地,那么三个阴爻卦。
梁冬:对。
张一指:下面是坎为水。我们知道"坎"为陷,坎为什么为"陷"呢?因为坎,它的五行属水,水是往下走的,下沉之象,所以坎为陷。在整个六爻画卦当中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