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要解读诗歌的意象,熟知诗歌意象。
一.树木类
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松柏 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此外——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
红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花 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虽不能与国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梅花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所以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莲花 因为“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很多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三.动物类
鸿雁 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写下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
夕。所以,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鸳鸯 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燕子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所以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xiéhóng鸟上下飞),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猿猴:哀伤、凄厉。
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四.水月雨类
水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持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月亮
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雨 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
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雨”意象的建构类型及其人生意蕴。
1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2苦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不过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
3雅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国文人有喜雨的雅好,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
4禅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诗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飘泊、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白云:白云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是隐者清高风度、品格的最好象征。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金风。
五.器物类
船
1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2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这种思想的渊源能够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 (冠): 官位、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青鸟:信使;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六、自然现象类
1、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
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3、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4、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七、时令节日类
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个天大多思念亲人。
2、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菊花古诗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相关。
4、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八、特定地点类
1、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2、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
3、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4、沧浪:水名。诗人往往借用“沧浪”来表达意欲归隐的想法或看破生活、不以为意的态度。
5、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6、东皋:泛指田野或高地。一说东山。后来诗文中多借指隐居地,以寄托隐居之意。
九、其他
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鸿雁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子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司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后来所以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连理枝 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战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没拉住,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后来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