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100题,每题1分,时间90分钟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岩石裸露、石漠化
C.土壤贫瘠,形成红荒漠
D.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
【解析】图中河流为黄河,包括支流渭河和汾河,所以该地区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特征是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答案】A
2、从区域资源状况看,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石油工业 B.电子工业
C.煤炭工业 D.造船工业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基地。
【答案】C
3、不可能在该区域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泥石流 C.沙尘暴 D.地震
【解析】台风必须发生在低纬度沿海地区。
【答案】A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解析】通过经纬度和河流,判断该地区为云贵高原,4℃等温线向北突出地区有长江一条支流经过,属于河流谷地,地势低,温度高于同纬度的两侧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曲。
【答案】C
5、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解析】高原和高山地区的湿地,水源不是来自于河流泛滥,一般来源于山地的地下水。
【答案】D
6、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解析】湿地不能改造为农业用地,应保持原来状态,或变为湿地公园,为人类服务。
【答案】A
读右图,完成7~8题。
7、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
A.拉萨 B.攀枝花
C.武汉 D.深圳
8、城市B是我国重要商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物资充足
C.交通便利,物资流通方便
D.地平江阔,水域、陆域条件好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及省区轮廓特征,可判断A为我国的重庆市,B为宜昌,问题便迎刃而解。
【答案】7C 8D
读表完成下列9~10题。
年份 | 世界总产量 | 中国最大的城市 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 | ||||
1 | 2 | 3 | 4 | |||
某农产品 | 1993 | 264.5 | 印度72.0 | 中国58.8 | 斯里兰卡24.5 | 肯尼亚20.0 |
1996 | 263 | 印度72 | 中国59 | 斯里兰卡25 | 肯尼亚25 | |
9、该农产品为
A.棉花 B.甘蔗 C.茶叶 D.天然橡胶
10、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解析】印度是世界上茶叶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茶叶适宜在热量条件较好的丘陵地区种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丘陵山区,如福建、贵州。
【答案】9C 10B
读下图回答11~14题。
11、城市N以西的铁路线名称是
A.青藏铁路 B.兰青铁路 C.兰新铁路 D.宝成铁路
【解析】根据中国铁路的分布和该区域的范围可知青藏铁路。
【答案】A
12、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热量
【解析】河谷地带地势低、光照及温度条件好。
【答案】D
1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市场 B.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C.接近原料产地 D.交通运输方便
【解析】当地牧为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发展毛纺织工业,接近原料产地。
【答案】C
14、9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1小时到达P点拍摄湖面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是
A.17:00 B.18:00 C.17:20 D.18:20
【解析】由题意可知P点地方时为17时,即100°E的地方时为17时,故120°E的地方时为18时20分,即北京时间为18时20分。
【答案】B
读右图,回答15~16题。
15、右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16、图中最大城市今后应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石化、建材
B.电子、印刷、食品
C.石化、海洋化工、煤炭
D.有金属冶炼、电镀、纺织
【解析】可通过沿海港口记忆,河北秦皇岛、河北黄骅、山东日照,图中最大城市为北京,应发展轻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
【答案】15B 16B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最著
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17~19题。
17、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劳动力资源 D.煤炭资源
18、山西比鲁尔区优越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便捷的交通
19、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
①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的水资源比较缺乏,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山西省由能源大省
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有: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7A 18A 19B
神黄(神木—黄骅港)铁路是我国新建的一条重要铁路。据图完成20~21题。
20、神黄铁路与我国的哪几条铁路相交
A.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B.京沪线、京九线、大秦线
C.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
D.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
21、有关神黄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骅港位于天津市,濒临渤海
B.主要解决陕西、山西等地的煤炭外运
C.沿线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
D.穿过的主要障碍有黄河、大运河、太行山、山东丘陵
【解析】大秦线、京包线为东西走向,且位于神黄线以北,焦柳线的北端点焦作位于神黄线以南,它们都不与神黄县相交。神黄线不通过山东丘陵和山东省,黄骅港属河北省。
【答案】20A 21B
④ ⑤
读右图完成22~23题。2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B.临近海洋,地热资源丰富
C.山地多,森林资源丰
D.M、N海域油气资源丰富
23、关于图中黄河段的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A.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B.河床水深流急,呈现V字形
C.河道宽阔,流域面积广
D.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解析】读图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山东济南及黄河下游的部分图。
【答案】22D 23D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据此完成24~25题。
24、北京至拉萨首辆旅客列车7月1日21:30从北京出发,全程运行47小时28分钟,到达拉萨时见到的景象是
A.旭日东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满天
【解析】从北京出发时旅客列车时间为7月1日21:30,这时拉萨大约为7月1日19:30分,经过47小时28分钟后,拉萨为夕阳西下。
【答案】C
25、下图所列四幅图中,最能表现出青藏铁路沿线湖泊特点的是
【解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一般为4000米以上的内流湖。
【答案】B
读某地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6~27题。
26、对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A地区 B.棉花生产是B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C.C地形区北坡降水比南坡多 D.D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图为我西北地区,A项从图中可得,B地区依等温线可得地势平坦,可发展棉花种植。
【答案】D
27、近年来,图示地区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葡萄和啤酒花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与其经济和生态的合理性无关的因素是
A.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优势 B.增加地面植物的覆盖,减轻风沙危害
C.减少粮食生产中过多地对水源条件的依赖 D.当地居民有喜好吃葡萄喝啤酒的生活习惯
【解析】主要是利用西北地区充足的光照。
【答案】A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图2是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28~29题。
28、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
A.1200 2000 B.1200 2400 C.1400 2400 D.1400 200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