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凫田湔山湔山今何在
《华阳国志·蜀志》载:“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于湔”。“田”,“畋”也,就是在湔山田猎,可见鱼凫王统领的时期还处于渔猎时代,湔山就是其生产生活的地方。
湔山在哪?
与今天的沱江、湔江什么关系?
又与今天的龙门山、玉垒山什么关系?
一 沱江的“沱”
首先需要先将长江的支流岷江、沱江的关系厘清一下。
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历史上明代徐霞客之前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发源于四川岷山南麓。
沱江,是长江上游的另一条支流。
其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又名茶坪山。沱江有三大源头,西边一条湔江,中间一条石亭江,东边一条绵远河。它们汇合在金堂赵镇附近,正式成为沱江干流。
涪
中国正史中最古老而又系统的地志——《汉书·地理志》中,就记载了它们的情况。当时湔江称为湔水,出自绵虒县玉垒山;石亭江称为雒水,出自雒县章山;绵远河称为绵水,出自绵竹县紫岩山。
这三条河从深山走出的地方,都形成比较大的冲积扇,我们的祖先们就模仿岷江都江堰那样,让水流象一把摺扇似的分成许多股,化为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
湔江山出口处名叫堋口(今叫关口),在历史上水流曾被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最多时竟一分为九,建湔江堰;
石亭江出山口处名叫高景关,水流引作三股,建成朱家堰、李家堰、火烧堰,合称朱李火堰。
绵远河出山口处名叫汉旺场,建绵江堰。
本来,一条江河总有它自己的流域。所谓流域,是指这个区域里的水流,全都汇集到这条河里去,因而流域的周边,总是被连绵不断的分水岭所包围着。
沱江西北的九顶山,分水岭分明,东北有绵竹与安县分界线上的山冈一直延伸到德阳罗江,与龙泉山脊相连,再向南伸往乐至、安岳、大足、荣昌,把沱江与涪江水系隔开,分水岭也很清楚。
但西南方的成都平原上,由于地势平坦,分水岭不够分明,留下一个大缺口。两千多年前兴修都江堰引水干渠时,自西向东开了几条人工河道,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是蒲阳河的下段清白江和柏条河的下段毗河,它们也在金堂赵镇汇入沱江;于是就把岷江的水,源源不断地送到沱江里来,沱江原来是混血儿!这样使“流域”这个概念受到了大大的冲击。
四川许多树枝状的河流,上源经常是三股,好象三叉戟一般。本来沱江上源也是一把三叉戟,但西边又从岷江射来两股箭,使它变成五大股。它们从东到西是绵远何、石亭江、湔江、清白江、毗河,其中前三条是纯种,后两条是异族,最后汇合到一个大家庭里,江名也就定为沱江。
这时,它遇到了龙泉山,就一穿而过,形成一道名叫金堂峡的峡谷。有些地理书,怕读者弄
昏了头脑,在讲到沱江时往往只从金堂峡谈起,避开了水源杂交的上一段。
沱字很有意思。因为古代的“沱”,是指从大江出来的水最后又回到大江去,沱江正是这种情况,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里,就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话。从“沱”这个字可以看出,它从来就与岷江有着“血缘关系”。正因为如此,沱江流域就成了四川省内唯一的“非封闭型”流域,不论是计算流域面积,还是计算来水量,都有一定困难。现在沱江的上源各支流,大部被从岷江引水的人民渠切断了,变得更奇特了。
二 湔江的“湔”
《汉书·地理志》记载:“绵虒,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玉垒山在绵虒县,是湔水的发源地,湔水向东南流到江阳注入长江。那么只要到玉垒山,就到湔水的发源地了。
今天虽已经没有绵虒道的行政区划,湔江源头玉垒山主峰三口锅,到今汶川县绵虒镇直线距离只有26.3公里,符合“湔水出蜀郡绵虒玉垒山”之说。
那么玉垒山又在哪里?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成都写下一首著名的诗《登楼》,其中有云:锦江春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各位学者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见仁见智,而其中对于“玉垒”的理解,更是众说纷纭。
主要的说法有:灌县(今都江堰市)城西之玉垒山、汶川县威州东南之玉垒山、理县东南之玉垒山、茂县之九顶山、成都平原西北之茶坪山等。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玉垒山?真正的玉垒山又在何处?
汉代绵虒县,大概是在今汶川县一带。江阳即现在的泸州,东南至江阳入江的河流就是现在的沱江,因此湔水是注入沱江的。
北川县的湔江是涪江的支流,故不是此处的湔水。都江堰市的白沙河,是直接在都江堰市境内注入岷江的,故也不是此处的湔水。现在的蒲阳河-清白江和彭州的湔江从流向来说都是符合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