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骨嶙峋继往开来——射洪县子昂文化传承发展之一隅
自唐以降,已然1500年。在中国诗文化的天空,闪烁着一颗璀璨的星星——陈子昂(公元659—702,字伯玉)。在初唐至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这颗星星照亮了诗人们创作的道路,以致“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卢藏用《右拾遗子昂文集序》)。金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中对陈子昂竭尽夸赞之能事:“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由于陈子昂彻底肃清了齐梁诗歌绮靡纤弱的习气,因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故称其为“诗骨”。陈子昂存诗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诗骨兀立擎天,招世人比肩瞻仰;感遇兴寄风雅,引诗者继踵仿效。
诗圣杜甫(712—770),比陈子昂小53岁,陈子昂684年在长安时,与其祖父杜审言及卢藏用、宋之问、陆余庆、赵贞固、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等就是知交好友,时号“方外十友”。杜甫仰子昂之高标,曾专程到射洪寻访“诗骨”遗踪,留下了寄志寓情的诗篇,如《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涪右众山中,金华紫崔巍。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死,双鸿有余哀。焚香玉
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陈拾遗故宅》:“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悠扬荒山日,惨淡故园烟。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还有言及“射洪春酒寒仍绿”的《野望》诗。继而南游通泉县(属今之射洪县),一路留下的诗有《谒文公上方》《奉赠射洪李四丈明甫》《早发射洪南途中作》《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过郭代公故宅》《观薛稷少保书画壁》《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等十余首。
诗魔白居易(772—846)亦曾授拾遗,其《初授拾遗》一诗中,也有称赞陈子昂的句子:“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至于诗仙李白(701—762),受陈子昂诗歌主张及作品的影响至深,据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1130—1200)论述:“太白五十篇《古风》是学陈子昂《感遇》诗,其间多有全用他句处。
”“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也。《古风》两卷多效陈子昂,亦有全用其句处。太白去子昂不远,其尊慕之如此。”清初杰出诗人王士祯(1634—1711)《五言诗选范例》说:“唐五言古诗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变梁陈之俳优,陈伯玉之力最大,曲江(张九龄,678—740,生于韶州曲江,武则天时进士,任过右拾遗,有著作《曲江集》)公继之,太白又继之。《感遇》《古风》诸篇,可追嗣宗(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有《咏怀》八十二首)《咏怀》、景阳(张协,?—374,字景阳,西晋大文学家)《杂诗》。”
陈子昂这颗巨星陨落之后,多少文人骚客,凡经射洪县,多要造访金华山,拜谒陈子昂,留下了无数吟咏佳作。
今天追溯陈子昂诗文流传史,可以知道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他编次遗文10卷。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间杨澄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收辑作品比较多,并附录《新唐书》本传等有关材料。《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影印。《世界文库》本,曾据明、清各本作过若干校订。在这里,就需要重点说一下杨澄(?—1508),他对陈子昂诗文流传后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1636年定稿1884年新镌的《杨忠节公文集·
恕轩杨公行状》(杨最著)中载:“射洪自唐麟德(麟德,唐高宗年号)中,陈伯玉先生,以文章鸣世,而县志所集者无几。考(称已死的父亲,此指杨最之父杨澄)常窃恨以为阙典,及密访中秘(中秘,①中书省和秘书省的合称。②宫廷珍藏图书文物之所。此处应指“②”义),乃获全集,抄出、板(版)行于山西。而伯玉文章,遂遍天下。”1990年版《射洪县志·第27卷·一、传记》中,是这样记的:“杨澄尝(曾经)以陈子昂著作年久失传为憾,于宦游中着意搜集,并密访中秘藏书,抄得全集,板(版)行于世,是为至今能见子昂诗文集弘治版。”
杨澄、杨最(1472—1540)父子,射洪县松林沟(现金华镇上方村、西山坪)人,均为明代名臣。也有不少诗作,其中拜谒读书台悼念陈子昂的诗,如杨澄《伯玉书台》:“手接飞猱剥翠苔,芙蓉堆里见荒台;读书感遇人何在?载酒寻春客自来。灵雨润滋瑶草合,暖风香馥野花开;悬岩刻有龙蛇字,夜半文光烛上台。”杨最《登读书台吊陈拾遗》:“峻岭停骖宿雾开,书台冷落长莓苔。雄才敢拂妖姬焰,薄贿难消狴犴灾。感遇千秋留旧简,精灵终古护荒台。蒿满目增悲憾,断碣残碑更可哀。”
到了当代,名人逸士题读书台颂陈子昂的诗作更是灿若繁星,不可尽数。此处略举几例,如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张澜即有《访射洪陈拾遗书台》:“来到金华第二峰,读书人渺野台空。高才怅望无寻处,但听江声暮霭中。”还有杨崇培的《题陈拾遗读书台》:“悠悠天地筑斯台,何事怆然泣下哉!海内文宗金像在,唐初诗骨蜀山开。牝朝真有则天帝,伯玉应生名世才。借问梁公成相业,忠肝义胆岂殊胎?”李雨生的《登读书台》:“正字功名薄,初唐雅颂沦。高歌一狂客,独步几诗人。江草吟边绿,山花劫后春。凭公分片席,来结武东邻。”
陈子昂,已经成了射洪县诗歌文化的一张名片,陈子昂的精神蕴蓄于射洪人的心中,储存了巨大的能量,终于凭借一个体得到喷发张扬,这个体就是射洪陈子昂诗社。射洪陈子昂诗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射洪县成立的第一个文学社团,自1988年3月建社,走过30年历程,继承子昂遗风,把子昂诗歌革新的大旗高高举起,将一张报纸办成一份刊物,挺起了子昂风骨。30年间,诗社有193人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4680件作品(诗歌3849首、楹联177副、其他654件),其中国家级189、省级2767、市级1724。有114家报刊选发《子昂诗报》作品1125件,其中诗1093首、其他作品32件。有35位社员出版著作82本,其中诗集48本,诗文集8本,散文11本,小说4本,其它12本。陈子昂诗社创始人、社长刘宗生,凭着对传承陈子昂遗风的十二分虔诚,团结诗社社员,一起放声歌吟,挥毫大书,为射洪县的陈子
昂文化传承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17年遂宁市评选“书香人家”的活动中,刘宗生进入遂宁市“书香人家”前十名且位列第一。
射洪县陈子昂文化的传承发展,一脉贯通,略无间断,皆因子昂嶙峋诗骨凌空矗立,无声地招引着射洪县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开拓诗歌的新境界,换来了射洪县诗歌的大繁荣。
行笔于此,谨以《吊子昂》献诸读者:“前人已逝前人有,后者更新后者来。莫掬幽州台上泣,还滋射邑苑中哀。诗坛藉得东风力,词圃凭生栋梁才。宁信于今无段令,芝兰岂会没蒿?”以表达自己对新时代增强传统文化自信的信心。
另附赋文一篇,献给“一代文宗”:
子昂伯玉赋①
俯仰天地之间,人材以为梁栋;进退庙堂之上,良臣唯是股肱。武后光宅元年,子昂进士及第;陛下多个才俊,诗坛树面大旗。耿耿丹心,日月可鉴;熠熠文宗,翰墨横驰。
涪曩昔梓水滢滢,映带龙宝;涪江滔滔,哺育伯玉。少而放纵,乐交任侠;青春发愤,博览百
家。风媲相如,骨立子云。有志则宏伟,出言定尘埃: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东出三峡,北上长安;逞大才略,入则天眼。授麟台阁,擢右拾遗;言兴国事,扫齐梁体。纵涉逆党而受株连,莫噤其口;便随大军以平叛乱,竟寒其心。于是幽州台放声长啸,古人来者恨无影;既而射洪狱蒙冤忽逝,后土皇天惊失声。
福气骨气,卿选骨气;官人庶人,子归庶人。生命仓促,保住尊严;奸佞迫害,不失底线。子昂伯玉,文曲星耀赤县天。
所幸诗存感遇,风格质朴明朗;文留诸篇,格调激越高昂。异军突起,功盖王杨骆卢;影响深远,诗秉兴寄风骨。李白古风,多效子昂②;少陵凭吊,更泣高岗。
嗟夫,自唐以降,天下翕然质文一变;从此以往,红尘卓尔形象昭彰。春酒寒绿已闻遐迩,诗风清新再著辉煌。子昂城头,雉堞临风,雅韵平平仄仄;伯玉路上,庶民赏景,华章句句行行。书包顶下,犹闻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③;臭石侧旁,应诫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④。古人有灵,或问功名利禄谁舍得?来者着意,当呼国计民生我承担!真才实学,焉用碎琴打广告;赤胆忠心,唯需誓言付实践。
子昂诞于唐代,影响;伯玉生活神州,属于四海五洲。
噫吁嚱,陈子,伟乎高哉!吾辈若与同列,面圣敢直谏乎?行政忧黎庶乎?作诗具风骨乎?为人持孝善乎?扪心自问,子昂于天下历史之贡献,哑嗓不可尽讴,罄竹难以尽书。以而虔诚顶礼,谨此赋之。
【注】①标题,因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生于南宋)字子昂,为区别计,所以子昂伯玉名字联用。②多效子昂,南宋朱熹说:“太白五十篇古风是学陈子昂感遇诗,其间多有全用他句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朱子诸子语类》本第799-800页)③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见《感遇(十九)》。④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见《感遇(十六)》。
作者简介:马继清,1948年生,四川射洪人,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退休),遂宁市人民政府曾授予“遂宁知名教师”称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学会会员,陈子昂诗社副社长,《射洪县志(1986—2005)》主撰。已出版文集《涪柳新韵》、诗词集《涪陂低唱》《溢江诗情》《马蹄声醉》《食苹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