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见微知著》
《君子见微知著》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这段话出自《周易·系辞传》。大意是说君子发现几微的事理就迅速行事。君子知晓隐微的前征,就知晓昭著的结局,知晓阴柔的功益,也知晓阳刚的效用,这就是千万人瞻望景仰的杰出人物。
驭这句话是孔子对“豫卦”六二爻“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的解释,孔子还解说道:“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意思是能够预知几微的事理,应该算是达到神妙的境界了吧?君子与上者交往不谄媚,与下者交往不渎慢,可以说预知几微的事理吧。几微的事理是事物变动的微小征兆,吉凶的结局先有所隐约的显现。关于“几”的含义,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疏解的比较透彻:“几,微也。是已动之微,动谓心动、事动。初动之时,其理未著,唯纤维而已。若其已著之后,则心事显露,不得为几。若未动之前,又既然顿无,兼亦不得称几也。几是离无入有,在有无之际,故云动之微也。”也就是说,“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微妙苗头、细微契机,往往蕴含着变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孔子强调以清醒的理性如实把握这种苗头和契机,并尽快做出适当的回应,对客观形势的
理性认知是第一步,同时还要通过认清形势,做出适时之变的决策以付诸实践。这里着重强调两个道理,一个是应充分认识到“几”的重要性,另一个是把握时机、付诸行动的积极实践性。“知几之人,既知其始,又知其末,是合于神道”,别人看不到的微末之处,君子能有先见之明,大家都看得到的,君子能看得更清楚,该柔的时候柔,该刚的时候刚,故能成为众人所仰慕的优秀领导者。
孔子为何没有西游晋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大公案。实际上,孔子是准备去晋国见赵简子的,但最终却临河而返。《史记》记载:孔子既不得用于韂,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窦鸣犊和舜华是当时知名的贤士大夫,与孔子有相近的理想和抱负,却遭到赵简子的残杀,所以孔子立即嗅出了时局的一些味道,果断停止渡河赴晋。但是弟子们不懂,老师不是兴冲冲地要前往晋国的吗?怎么突然就变卦了呢?子路上前就问老师:“敢问您这话怎么说?”孔子回答道:“窦鸣犊和舜华是晋国有贤德的大夫,赵简子还没得志的时候,和他们同闻共见,志同道合,等他得志了,便杀掉他们,然后掌握政权。所以我听说:一个国家之内,如果剖腹取出婴儿,焚烧未长成的草木,那么麒麟就不去那种地方;将沼泽的水取干,然后下去捉鱼,这样蛟龙不会去那种沼泽;翻倒鸟巢,毁掉鸟卵,那么凤凰便不在那里飞翔。我听说君子都很悲伤他
的同类的下场。“君子讳伤其类”,“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这就是孔子的智慧,见微知著的智慧。
中国有句成语叫“一叶知秋”,只要看到地上落下的一片秋叶,他就知道秋天来了。这种“一叶知秋”的本领就是“见微知著”的境界。为政治国更应该重视这个道理。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应以体察社会民情为基点。看到民情和社会形势中有一片“树叶”,知道接下来会有个大趋势的话,那相应的政策就能顺应民心,顺利实施。这需要培养对事物有敏感性和预见力,需要有一个较高的思维层次,并修持自身为官施政的自控力和驾驭力。这样才能把握住整个社会民情变化的节律、节奏和方向。在这种前提下,“见几而作”加上“顺势而为”,政策的实施就很容易取得成功。因为你是站在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高度上来做这个事情的。
《系辞传》中还有“极深研几”的说法:“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所以“知几”、“见几”格外重要,显示出高度的生存智慧和政治智慧。君子应由此争取较大的主动,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以一种开阔的视野洞察这种契机,进而把握到事物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方向并适时驾驭,成就一番大作为,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书治要公众平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