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学案
一、作家作品积累:
1、《大学》原为 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 ,从此《大学》成为儒家 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一般认为,“经”一章盖 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2、《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经一章提出了 、 、 三条纲领,又提出了 、 、 、 、 、 、 、 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3、《大学》是 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之首。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文言基础知识:解释加点的字。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
2、知止而后有定。( )
3、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4、见君子而后厌然。( )
5、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
6、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
7、上老老而民兴孝。( )( )
8、上长长而民兴弟。( )( )
三、课内阅读
所谓诚其意者(1),毋(2)自欺也。如恶恶臭(3),如好好(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
1、注音或解释词语:
(1)诚其意:。
(2)毋:
(3)恶( )恶( )臭( ):
(4)好( )好( ):
(5)谦( ):
(6)慎其独:
2、根据文意,阐释“诚意”:
参考答案:
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
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的是内在善
的动机和外在善的表现的一致。
四、课文研读: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修身,需经过哪些步骤?
参考答案: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修身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
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五、拓展思考
为何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有何重要意义?如今我们又该如何“修身”?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2000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
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朗读正音(先自由朗读,在文本中标注读音;完成学案上的语音练习;后集体诵读)
2、学习文言知识(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集体讨论解答)
3、口译(自主口译,分组口译)
四、完成文句翻译书面练习
第三课时
一、内容归纳(请归纳各段的内容要点,形成一个阅读提纲)
1.经文部分,提出三纲八目。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修身、齐家、 诚意、正心、治国、平天下
2.解释如何“诚其意”。
3.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4.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
5.解释“齐家”和“治国”。
6.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二、问题研讨(一)
1、儒家提倡,治学的最初目标是什么?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儒家的这种治学主张?
最初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形成美德并使之彰显出来,通过言传身教使人们也修成美德,使自身和社会都达到至善的境界。也就是修身和教化。
终极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好国家,平定天下。
这种治学主张正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干预世事的人生态度;治学目标一旦实现,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人生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
2、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诚意”的要点在于“慎独”。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3、“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4、试表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
“格物致知”是知识修养,“诚意正心”是思想修养,是修身的全部内容;修身又是后三者的前提和基础,后三者是修身的表现和结果。
5、依据第二段,谈谈你对“君子慎独”的理解,写几句话。
君子是诚实真诚的,表里如一的;君子人前表现出真善美,人后独处也不会放纵。(学生自由谈)
6、第三段说“修身”的关键是“正心”,请据本段谈谈你的理解,写几句话。
“正心”指端正思想,摆正心态,让心归于本位,做到平心静气;一切的愤怒、恐惧、溺爱、忧虑、嫉妒都会使心偏离本位,人就会浮躁;浮躁的作风会使人干任何事都心不在焉,又如何去学习好的思想道德?
三、课后作业:完成《学海》练习
第四课时
一、 问题探讨(二)
1、第四段论述修身是齐家的前提,强调了修身要做到不“辟”,即认知事物判断是非要做到不偏不倚,因为感情往往影响认知和判断,请举例谈谈你的见解?
比如“月是故乡明”,比如“智子疑邻”,比如史家主张直书,要做到“爱而知其丑,恶而知其美”
等。
2、《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结合现实谈谈对“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