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读
一、单选题 (题数:40,共 40.0 分)
1关于曾子的品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注重修身
B、注重孝道
C、好勇斗猛
D、明仁道
我的答案:C
2以下哪项是讲自己积极不息、自强不已的修养过程()?(1.0分)1.0 分
A、慎独
B、诚意
C、正心
D、忠恕
我的答案:B
3传统上认为《大学》的成书年代在()。(1.0分)1.0 分
A、战国初期
B、战国末期
C、春秋初期
D、春秋末期
我的答案:A
4体现了明德的君主有()。(1.0分)1.0 分
A、尧
B、舜
C、汤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5“天命之谓性”在“人天”的框架中,去解决伦理依据和伦理主体的()(1.0分)1.0 分
A、特殊性
B、普遍性
C、决定性
D、永恒性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我的答案:B
6郑玄认为《大学》的旨趣在于()。(1.0分)1.0 分
A、修身立德
B、为政之德
C、礼
D、法
我的答案:B
7“先王以经纶”中的经纶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
A、整理蚕丝
B、常
C、经典
D、权变
我的答案:D
8“格物致知”的抉择标准是()。(1.0分)1.0 分
A、政治
B、社会
C、语境
D、语言
我的答案:D
9关于《学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教育论文
B、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C、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D、是《大学》中的一篇论文
我的答案:D
10以下学者中,谁偏向从“学”的角度阐发“知”,把“知”和“学”紧密联系起来。(1.0分)1.0 分
A、郑玄
B、朱熹
C、程颢
D、孔颖达
我的答案:D
11二程对格物致知的“格”之理解不包括()。(1.0分)1.0 分
A、认为“格”即“至”
B、把“至”递训为“穷”
C、认为穷是非穷尽性的研究
D、认为这种研究是全身心的知和误
我的答案:C
12王阳明是如何驳斥朱熹“新民”的观点的?()(1.0分)1.0 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