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15)
  为准备回溯汉字往事的语文探究活动,你和同学们一起搜集整理了关于结绳记事历代书法两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1~2题的学习任务。
  1.在给同学讲述下面这段关于结绳记事的文字之前,你要先确定读音、书写、用词、标点使用的准确性。请认真阅读语段,完成(1)~(4)题。(8)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人类最初的历史以绳索串连,就是最早的史记。我们无法得知,在没有文字的漫长岁月中,人们如何以 (简要/简单)的绳结存留纷繁复杂的事件内容。据说,那些绳结只记录 (性命攸关/朝不保夕)的大事,例如地震、洪灾、日食、月食以及星辰的陨落等等。如果是这样,那么一个个绳结留下的,就是一次次关乎生死存亡、吉凶祸福的记忆。事实上,绳子很难保存数十万年,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存留在上古陶片上的绳文那是绳索的纹理拓印在湿软的陶罐表面,经过火烧而固化下来的印迹。那些常常被认为是装饰的绳文,也许就是人类最初的记事符号。凹凸的绳结痕迹,仿佛是数十万年前人类的心事,它饱含着后来者越来越读不懂的惊慌、恐惧、渴望,饱含着后来者越来越读不懂的祈求平安的巨大祝祷。读不懂,但是我们感觉得到它的美丽。
  (1)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A.拓印(tuò)祈求(qǐ)“辰字的第二笔是丿
  B.拓印(tà )祈求(qí)“辰字的第二笔是
  C.拓印(tà)祈求(qí)“辰字的第二笔是丿
  D.拓印(tuò)祈求(qǐ)“辰字的第二笔是
  (2)根据语意,语段中①②处应填入的词语是(2)
  A.①简要 ②性命攸关B.①简单 ②性命攸关
  C.①简要 ②朝不保夕D.①简单 ②朝不保夕
  (3)画线句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及其理由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
  A.破折号,用以表示语意的转换,句意由说明绳文难以保存转换到介绍绳文印迹的保存方法。
  B.冒号,用以提示下文,引出对我们只能看到存留在上古陶片上的绳文”这句话的句意解说。
  C.破折号,用以表示解释说明,因为后面的语句是对前面上古陶片上的绳文
  的具体解释。
  D.句号,用以表示语意的结束,因为前一个句子语意已经表达完整,后面语句是新的语意的开始。
  (4)“结意蕴丰富。它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在结盟团结缔结等词语中,表向心、凝聚之意,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刘关张“① ”,就是兄弟一心、同生共死的典范; “结也表示事情的收束,结局、完结、等词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提示人们做事要有始有终。(2)
  2.为了呈现历代书家的书法特点,你要逐一展示并解说收集到的四幅名家作品。在以下解说中,有误的一项是(2)
  《熹平石经》(东汉 蔡邕)《宣示表》(三国 钟繇)
  《兰亭集序》(东晋 王羲之)《古诗四帖》( 张旭)
  A.蔡邕创制汉隶,他的作品用笔方圆兼备,蚕头雁尾,工稳典雅,后人学隶书常以之为典范。
  B.钟繇被尊为楷书鼻祖,他处于隶楷错变之时,楷书中有隶书余风,体势微
  扁,古雅精妙。
  C.“书圣王羲之摆脱了汉魏笔风,他的书法笔势秀美遒劲,布局疏朗有致,气韵生动潇洒,纵横自如。
  D.“草圣张旭的狂草风格是在张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狂放,书写随意,潦草难认。
  3.小林想给初一的同学推荐几本名著,请帮他做好准备工作,完成(1)~(2)题。(5)
  (1)在翻自己读过的名著时,小林发现一张
  掉落的插图。根据画面内容,他应将此页
  放回《 》一书中去,理由是
  (2)
  (2)小林准备制作一张介绍《骆驼祥子》的荐书卡,草稿如下:
  我要向大家推荐一部京味儿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鲁迅先生的《骆驼祥子》。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主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人力车夫。我写了一副对联为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画像:祥子朴实,拼死拼活闯岁月;虎妞忠厚,有爱有恨了一生。
  这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你帮助他改正。(3)
  句有一处常识错误,应改为:
  句有一处语病,应改为:
  句对其中一个人物的特点把握有误,应改为:
 
二、古诗文阅读(18)
  ()古诗词阅读和默写
  阅读《饮酒》,完成4~6题。(11)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诗歌的前四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表明了他 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就体现在“② ”两字中。(2)
  5.诗中两处画线句是诗人田园生活的写照,请任选其一,说说你的阅读感受。(3)
  答: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抒归隐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苔花寄凡人之志……梅、杏、桃、荷、海棠等花朵的芳姿,始终摇曳在诗文中,历久弥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因“①,夹岸数百步而到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六月西湖,因接天莲叶无穷碧,②”而格外引人遐思。李白的“③,闻道龙标过五溪尽写悲愁之思;叶绍翁的春满园关不住,④”满溢惊喜之情。“⑤,染有花香的诗句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随口诵出。花语就是心声,不厌百回吟咏。(6)
  ()文言文阅读(7)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9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
  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书巢记》)
  【注】[枕藉]交错地躺在一起。[]dí,相见。[槁枝]枯树枝。槁(gǎo),干枯。
  []靠近。[]确实。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A.可以调素琴众口难调B.辄自笑曰浅尝辄止
  C.无案牍之劳形好逸恶劳D.或陈于前推陈出新
  8.【甲】文中,刘禹锡因“①”(用原文回答),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乙】文中,陆游因(用自己的话回答),而笑称自己的居室为。从中可以看出,两人都不在意居室的条件,只注重(3)
  9.陶渊明自得于田园,刘禹锡安处于陋室,陆游乐居于书巢……每当你内心躁动不安的时候,会想到谁?他的处世态度给予你怎样的启迪?(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
  10.下面几则语录出自《论语》,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以上四则语录,都提到了。孔子认为总是与 等美德紧密联系;如果仅逞匹夫之勇,则可能(2)
  11.孔子说:勇者不惧。名著中有很多勇者形象,请从《水浒传》《西游记》《红岩》三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答:
 
四、现代文阅读(22)
  ()阅读《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完成12~15题。(8)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说起思乡之情,最贴切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最令人魂牵梦绕的莫过于家乡的炊烟。
  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子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村东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虽是沙土,但岗子上的白杨树却长得枝繁叶茂。一到夏天,这里绿树浓阴,是我们这帮孩子的玩耍天堂。玩得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地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自己的那个家。起初总是眼花缭乱,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尤其吃饭必须有规律,而且还得是热乎饭。因此,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尽量准时生火做饭,村里最先升起的这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了。
  母亲常说:“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炊烟像不像花我倒不怎么在意,我所在意的,是母亲在制造炊烟的那个灶台上到底做了什么好吃的。
  炊烟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中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而且三餐有别。
  早晨的炊烟,一般是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再熥上几个馒头,配上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该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也很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要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