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明节与复活节的异同
摘要:清明节和复活节在时间、起源以及在灵魂不朽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清明节和复活节都是发生在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处处生机盎然的春天,两者都涉及一个具有悲剧彩的人,两者都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对灵魂不朽的追求,也是合家团圆的一天。
作为中西方两大节日之一,清明节和复活节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复活节是宗教性的节日,而清明节很大程度上是民俗性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实用性而复活节则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宗教性和超越性。
关键词: 清明节复活节中西文化
Abstract: qingming festival and easter in time, the origin and immortal soul were a lot of similarities. qingming festival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aster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western culture of religious and beyond.
the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f the tomb sweeping festival easter
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清明节和复活节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西方节日,两者在时间上也相差无几,有时会重合,都属于春天的节日,所以很容易把这两个节日放在一起来讨论,以小见大,从中来分析出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
一作为中西方两大节日,清明节和复活节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1.清明节和复活节都是发生在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处处生机盎然
的春天。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我国古代有清明踏青,并开展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复活节是西方基督教重要的节日之一,是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日子。
复活节是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天。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所以也是春天的节日。亲朋好友会互相赠送小兔子,小鸡等象征春天复苏和新生命诞生的礼物。在古代耶稣复活之日,正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居民的“春太阳节”,这个节日也正是人们出去春游的好时节。
2.从节日的起源上看,两者都涉及一个具有悲剧彩的人
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却怎么也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
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又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
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复活节,众所周知是纪念耶稣基督的日子。我们从圣经上可以看到有关耶稣基督复活的很多经文。在新约的四福音书中均有详细的记载,内容也都大体一致。保罗也在哥林多前书用整个15章来讲论复活的事情。讲到耶稣基督的复活,首先是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然后第三天才复活,是“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所以在复活节之前是受难节。信徒们都聚集一起祷告,纪念耶稣基督背负人类的罪而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作了挽回祭,使神人和好。到第三天的时候才开始过复活节,欢庆耶稣基督的复活。节日的时候吃彩蛋,既有重生的意思,象征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走出石墓。基督的复活是充满喜乐的日子,“基督的复活是上帝开放的丰满,信仰的喜乐和复活的欢呼。”[2]还有节日吃的面包,也表示说耶稣基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人物都有人类的忧患意识,愿意为别人牺牲。不同的是,介子推是为一国之君而死,耶稣是为全人类;介子推被烧而死,耶稣基督死而复生;介子推之死也没有像耶稣一样早有预言在先,可以看出复活节是宗教彩浓厚的节日。
3.从清明节和复活节的种种活动来看,两者都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对灵魂不朽的追求。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慎终追远,缅怀祖先的节日,是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感恩和思念,对生命的延续和更新的期待。“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3]意思是说祭祀是用来追养双亲而继续尽孝。古人认为祭礼是教化的根本。按照习俗主要活动是扫墓,也就是俗称的上坟,
是敦亲睦族及行孝的一种“祭之以礼”的祭祖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有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就是讲的扫墓的情景。清明节期很多地方都吃鸡蛋,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清明节也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传说是晋文公次年发现介子推被大火烧时抱着的大柳树死而复活而流传下来的。还有植树等都是表征新生意义的活动。
复活节也是人们对复活生命的追求,表达对耶稣基督的纪念,激励人们去跟随基督,在现实生活中荣耀他。在复活节的礼物中,小兔子,小鸡等都是复活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最典型的是彩蛋,人们常把蛋视为生养众多和复活的象征.因为它孕育着新的生命。后来基督教又赋予蛋以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石墓的象征,复活的生命就是从其中挣脱而出。复活节人们也常把蛋染成红,代表耶稣受难时流的宝
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喜乐。
4.清明节和复活节也是合家团圆的日期。特别是我国,清明时节人们都会抽时间回家和亲人团聚,分享回忆,交流感情,谈说上祖的功德。中华民族是家庭观念特别强烈的民族,儒家认为家庭关系是人伦
的起源。封建社会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中有“两纲”都是家庭关系,君臣关系也可由父子关系来类比。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也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借着清明节,家人有了相聚的时间。自2008年以来,清明节成为我国的公共假期,这对家庭的和谐、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都有积极地推进作用。复活节也是西方各国的公共假期,是家庭大团聚的节日。不论是教会的大家庭还是个人的小家庭,都有很多有意义的活动。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
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