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田马镇村庄来历
寿光田马镇村庄来历
寿光古今系列(二十七)
寿光乡镇(15)田马镇及其所属村庄的来历
㈠田马镇地图
㈡田马镇概况
田马镇位于寿光市东南部,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辖56个行政村,10527户, 4.1万人口。2004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3元。
田马镇农业优势突出。近年来,田马镇按照“培植优势产业,做大特产业”的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围绕香瓜、芹菜做文章,形成西香瓜、东芹菜两大优势支柱产业。田马镇是“中国洋香瓜第一镇”,香瓜产业早就闻名全国。全镇现有香瓜大棚2万多个, 4万亩,年产量3亿公斤,带动周边县市区形成了10万亩的种植规模,有黄皮、白皮、网纹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产品销
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2004年,“王婆”牌香瓜被指定为国际风筝会专用食品,荣获“世界蓝天杯”驰名食品称号。芹菜产业也逐步做强做大,形成了以桂河为中心,辐射到周围十几个村的万亩芹菜方,主要有玻璃翠、文图拉、美国吨等优良品种,年产量达5000万斤,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芹菜生产基地。
田马镇工业发展迅速。现有各类企业182 家,职工2000多人,形成了以盐业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工艺美术为主的工业体系。田马镇交通位置优越,创业环境良好,仅2004年,就有三和水泥、路兴制管、华泰水泥、华东包装材料、安得利涂布纸、鲁盛板材、华鹏新型建材等项目前来落户。2005年,为加快工业发展,在丹河以西,东二环路与南二环路交接处,依托市东城项目区,规划建设了田马镇项目区。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㈡田马镇村庄及其来历
1、北屯
得名时间:唐朝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北屯原名屯里,立村于唐朝,相传,唐王征东时在此屯兵休整,将
老弱病残者留居此地耕田为民,故名屯里,至1958年因位于公社驻地田马村以北,遂更称北屯。
2、北夏
得名时间:清康熙三十年
得名原因:清康熙三十年,夏氏一族由夏家庄北迁此地立村,以姓氏及方位,故名北夏家庄。简称北夏。
3、毕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毕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毕氏由今河北省枣强县,首迁乐县城南“毕家庄”。至五世祖化迁至今址立村,以姓氏故名毕家庄。
4、卜家
得名时间:明嘉靖年间
得名原因:据卜氏族谱考释:明嘉靖年间,卜林,卜树兄弟二人由蒲台县城里迁此立村,以姓氏故名。
5、步家楼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步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首迁居山东省章邱,复迁寿光至此立村,以姓氏得名步家村,步氏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家道殷实,村内盖起数座楼房,遂更名为步家楼。
6、东菜园
得名时间:清朝
得名原因:相传,清朝以前,该村曾叫“韩家花园”。清雍正年间,张始仕由昌乐县圈子村迁此,繁衍生息,村庄扩大,因以种菜为生,以方位遂更名东菜园。
7、东风亭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王氏家乘考:王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村名由来,相传村西曾有一座大寺院,院内修一亭子,曾有一只凤凰停落在顶上,故村名凤亭庄,至民国十年,以村中南北沟为界析为两村,该村位沟东故名东凤亭
8、东桂
得名原因:该村原是潍县郭氏宅户的一处宅子。据任氏祖碑考:任氏原籍雷子埠,明末徙居辛罗营。清初复迁东稻田。至同治年间,毓林、毓章堂兄风举南迁卜居此庄子,因东临桂河,故名桂河庄子。至民国时期更称东桂。
9、东里
得名时间 元朝
备注:相传,元朝末年就有此村,村名由来,据传该村西侧曾有一寺,名曰“枣里寺”,故村名“枣里村”。据李氏碑文考释,李氏于明初由河北少迁居枣里村,后李氏一族为种地方便,在枣村以西立基,遂渐成村庄,明名“西里”,后以方位原枣里村即称东里。
10、东庞陈
得名原因:该村原名王家庄。何时何姓立村无稽,据陈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陈万奉诏由京是由枣强县,道迁册东蒲台县旧地镇居住,后复迁寿光城东南王家庄。繁衍生息,人丁兴旺,遂更村名为东庞陈。
11、东杨家
得名时间:明万历年间
得名原因:据杨氏族谱考释:明万历年间,始祖杨有德由寿光城北孙家庄迁此立村,以姓氏故名杨家。后为便于区别改称东杨家。
12、东赵庙
得名时间:明万历年间
得名原因:据赵氏祖谱考释:明万历年间,五世先祖赵中良,由寿光城北赵家井子徙居赵家庙子村东北部,后因水灾,复迁今址立村。因位赵家庙子东侧,故名东赵庙。
13、芳林院
得名原因:民国《寿光县志》载:芳林院,原名无相寺,金大定三年改为兴化院,后改今名。明洪武年间,芳、林二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同居兴化院,遂更名芳林院
14、高家埠
得名时间:明朝末年
得名原因:相传,明朝末年,高氏首居此地立村,时因居处为一土埠,以姓氏自然地理命名高家埠。
15、阁后王
得名时间:明崇祯四年
得名原因:据王氏墓碑考释:明崇祯四年,三世祖王养正,由京师河间府盐山县迁居丹河以西卜居此地立村,时名王家庄,因村前有一观音阁,亦名“阁后王”。
16、阁后张
得名原因:据张氏碑载:“吾张氏原籍洪洞县始祖元深于崇祯年间迁居寿光东南乡观音阁后定居”故名阁后张。
17、阁上
得名原因 据碑文及韩氏族谱考释:始祖韩安原籍山西泽州人,为避金乱,于南宋大定年间,迁居寿光齐章村。后因火灾,始祖由齐章村迁移观音阁以东定居,繁衍生息,逐成村庄,时名阁东,因东为上,亦名阁上。
18、葛家
得名时间:明初
一个土一个于得名原因:明初,葛氏首居此地立村。因村居一土埠前,以姓氏及自然实体故名葛家埠。后因水灾,村民向县衙要求救济,县令认为,葛家埠地势高,村民愤愤不平,将葛家埠的“埠”字云掉,更名葛家庄。简称葛家。
19、官家庄
得名时间:明万历年间
得名原因:据张氏族谱考:明万历年间立村。村名由来,稻田村李环州,明万历年间任“兵备道”官职,他家在此有地,佃户种地并设一佃户庄子,时名“官的庄子”,简称官家庄。
20、桂河二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董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董士贤奉诏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首迁济南府陧信,复东迁至青州郡寿光城南卜居桂河东岸立村,故名桂河。为便于行政,于1984年析为桂河一、二、三个村民委员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