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长夏?
农历六月、季夏即为长夏王冰在补注《素问》时曰“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其认为长夏为农历六月《说文》解释为“长者,生长也。言土生于长夏也”《中华医学大辞典》载“夏六月也。夏为土母,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名”另外,《春秋繁露·五行对》有曰“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因此,后世存在季夏即长夏的说法。
中医中的五行配五季的说法,一年中有四季,但是如果与五行说相配,则四季不够,就加了一个长夏,长夏的时间是夏至节之后的一十八天的时间。按中医的说法,长夏主湿。按五行分配,春属于木,夏属于火,长夏属于土,秋季则属于金,冬天则属于水,这样多了一长夏,其五行分配就有了着落。而有利于辨证论治的使用。
长夏是指7月7日至8月6日这个时间段。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按照太阳高度计算。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四时,依次序而循环,季节气候则由温、热而转寒、凉,自然界万物赖以生、长、收、藏。
此乃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天之五行、人之五脏等相配而构建的庞大的五大系统使然。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过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王冰注说过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时之胜也。
长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特有的时间划分,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内经》中关于长夏的定义长久以来存在着各种说法。实际上,产生多种说法的原因是由于当时百家争鸣,各种学说并存。基于这种成书背景,《内经》终以各种思维碰撞之产物得以问世。千百年来,各家对长夏之义莫衷一是。明·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曰:“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五运之法甚为奇妙,试以解释,长夏在一年五季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摄生延年的最好时候。长夏时间的确定,将有利于中医长夏在大众中的普及和中医文化的发扬光大。
长夏二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为:“长,久远也”;“夏,中国之人也。”“中国之人”意为中原地区的人。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长夏包含了一个信息,即中原、中土。而中原正是中华民族“化生”、发祥的地方,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中国文化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思维的共性,说明了长夏与中原、中土的同样重要性。
长夏,首见于《内经》。在五行学说中,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中医学中配之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五季中配之以春、夏、长夏、秋、冬五季。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五行属土,居中央为中土,与长夏之气相通,主气为湿。《内经》中存在很多诸如此类关于长夏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是故春气在经脉,夏季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后世王冰、张志聪等人对《内经》进行了校注,但对长夏的定义始终莫衷一是。直到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与脾相通应的长夏才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长夏作为一个重要的季节,在时间上一直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导致了各种版本定义的流行、划分的混乱。
中医应用
一、关于长夏的各种分法
1、农历六月、季夏即为长夏
王冰在补注《素问》时曰:“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其认为长夏为农历六月。土生于火,因夏之气得以壮大,并且包含于夏中。《五运六气
详解与应用》的著者根据《前汉律历志》《尔雅》《礼记·月令》《乐记》《释名》《说文》解释为:“长者,生长也。言土生于长夏也。”《中华医学大辞典》载:“夏六月也。夏为土母,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名。”另外,《春秋繁露·五行对》有曰:“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因此,后世存在季夏即长夏的说法。
2、长夏为夏至———处暑
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用二十四节气标注法明确指出了长夏的时段:“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
3、一岁360天,五季,每季72日,长夏属于十月历系统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说明当时有一年为360日的历法系统。《素问·藏气法时论》:“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
通气也。’”其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干,古人用此来纪年、纪月、纪时。此种分法在郝保华的研究中曾报道过。古人用十月历法将一年平均分成五季,每季时间相等。按一年360天计,则每季有72日,其中也将长夏单独分为一个季节,一年五季配五行。
4、长夏有名无实
有学者认为:“承认长夏,但认为有名无实,其作用潜在的影响于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甚或承认长夏主脾,时亦为72日,但没有具体划分,而是无形地分解于一年四时之内。”
5、长夏分主四季中每季后18天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据此有人提出:长夏分主四季的最后18日。
一个土一个于二、长夏对临床的指导
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应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同时也对应生、
长、化、收、藏五化。四时若无长夏之“化”,则草木虽荣而终不成果实,秋既无收,冬亦无藏。脾主长夏,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则生机可得。人体后天的生存均赖脾胃得以实现,而长夏为脾所主,所以脾的正常功能得以实现,就需要在长夏之季养脾摄生。同时,长夏之时,气温将达到最高状态,此时进行冬病夏治,也能达到养护身心的目的。在大众中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长夏之三伏贴。据《阴阳书候》记载,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春夏养阳”,此时天地阳气盛极,借阳助阳以补阳有利于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由于年份的不同,三伏有30天与40天之分。目前,在临床中,三伏贴常用于与哮喘、慢支、鼻鼽等寒冷季节或阳气虚弱时易发之疾,且疗效显著。
长夏之季暑湿盛行,极易伤及人体阳气。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即说明此时由于天气多雨,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久处湿地、居处潮湿而引起湿邪袭人,常伴头重如裹、身体疲惫、四肢酸楚、肌肤不仁等症状。或由脾阳虚弱,湿困于脾,机体运化无权,致水停湿聚,出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的:“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清·叶桂在《温热论》中曰:“湿胜则阳微”,指出,脾之阳气不足与湿邪存在重要的联系。《灵枢·百病始生》曰:“清湿袭虚,病起于下。”
所以湿邪伤人多伤及人体下部,引起水肿、湿疹等症。
针对长夏之湿,中医认为此时应做到两防原则:一,防湿。应避免与潮湿之气接触,保持机体干洁。二,防暑防凉。暑在此时多夹杂湿邪袭人,以致人体中暑、冒暑,此时应避免高温、高热;寒温有度,切勿因贪凉而感邪。在临床上,常以藿香、佩兰、鸡内金、山楂、苍术、厚朴等化湿健脾;以荷叶、西瓜翠衣等清暑热。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体之所以会受湿、暑邪等邪气的侵袭,均因机体阳气不足所致。因此,长夏之际,借阳补阳应是一种很好的扶阳治未病之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