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非传统安全_解析_朱锋
#学术述评#
X  朱锋,1964年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1)。
¹ See Barry Buzan,People ,States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 urit y Studies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2nd ed.).Boulder,CO.:Lynne Rienner,1991,pp.3)  5.
º 从1952年阿诺德#沃尔弗斯公开提出对国际关系研
究中安全概念的质疑开始,迄今为止50多年来,围绕安全概念的理论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参见Arnold Wolfe rs,
Na tional Sec uri ty as an Ambi guous
Symbol.Political Sc ie nc e Quarterly ,vol.67,no.2(Fall 1952),pp.482)511;Richard L.Kugler and Ellen L.Frost (eds.),The Global Century :Globali zation and National Sec urit y (vol.I).Washington,D.C.:Institute for Nati onal
Strategic Studies of National
Defens e
Unive rsity,2001,pp.11)25。
» Terry Terriff,Stuart Croft,Luc y James and Patrick M.
Morgen,Se curity Studie s Today .New York:Polity Press ,
1999,
pp.
115)117;
J on
Barnett,
The
Meaning o f Envi ronmental Se curity :Ecological Politic s and Polic y in the Ne w Se curity Era .London:Zed Books,2001,pp.41)58.
¼ Michael Nichols on,Inte rnational Relations :A Conc ise
Int roduction .London:Mac millan,1998,p.137;Ken Booth,
Securi ty
and
Emanci pation.
Revie w
o f
Inte rnational Studies ,vol.17,no.4(Spring 1991),pp.313)326.
½ Ken Booth,Security in Anarchy:Utopian Realis m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te rnational Affai rs ,vol.63,no.3,1991,pp.527)545;Keith Krause and
M ichael
Williams,
From
Strategy
to
Security:
Foundations of Critical Security Studies.In K.Krause and M.Williams (eds.),Critic al Securit y Studie s :Conc epts and
Cases .
Minneapolis:
Uni versity of
M i nnesota Press,1997,pp.21)52.
/非传统安全0解析
朱  锋X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非传统安全0的兴趣不断增强,学者们普遍认为安全已不仅仅是以军事安全为主体的国家安全,即便是国家安全问题,也涉及国家制度、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网络和信息,以及社会中人的安全等方方面面。然而,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单的影响安全状态和实现安全目标的问题领域(issue area)的扩大,也不是单纯的安全研究对象(subject targets)的扩展;它包含了国际关系的时代变迁究竟对安全问题带来了什么变化、安全状态和安全目标的延续与发展、安全研究的学术争论和学术进步,以及国际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对安全问题做出反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文旨在从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直接差异入手,分析非传统安全认识产生的背景,探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之间的联系,并对认识非传统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非传统安全的定位
安全研究是国际关系学科的重要领域。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安全0与/权力0是一对非常靠近的概念。国际关系学者对权力做了大量研究,但却很少像研究权力那样研究安全概念。其基本原因在于,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安全,人们往往有常识性的共识;但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安全却成了目标和手段经常可以互换的概念,主观作用对它的影响很大。结果是,/安全0在定义上很不成熟。如巴瑞#布赞教授就认为,安
全仍然是一个/发展得非常不全面的概念0,
也是一个/具有高度争议性的概念0。
¹学者们普遍认为,安全概念本身存在的模糊性始终就没有彻底清理过,甚至有人认为,安全天生就难以被给出统一、明
确和无争议的定义。
º因此,国际学术界对非传统安全的认识迄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争论十分激烈。非传统安全还不是一个非常清晰、有公认的定义边界的概念。一种观点认为,/非传统的威胁0导致了新的安全挑战,因此,
非传统安全就是对/非传统威胁0的关注和研究。
»也有观点认为,非传统安全是安全研究/再定义0的结果。传统安全观念都是强调国家安全,冷战结束
后,新的、非传统安全观念应该强调/让人民免受暴
力的威胁0。
¼还有观点认为,非传统安全就应该突破现实主义范式在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将传统对军事层面的安全
关注转向新的、非传统的社会、文化和认同层面的安全研究,它应该是安全研究理论范式的革
命。
½其结果,即使在权威的文献编集中,/非传统安#
139#
全0作为一个独立关键词的地位也并不明确。在最新出版的国际关系术语词典中,甚至查不到/非传统安
全0这个词条。
¹此外,还存在几个比较相近的概念,这些概念和
/非传统安全0有很大程度的重合。例如,/非军事安全0(non military securi ty )和/全球安全0(global security)。在通常的安全语境中,/非传统安全0与/非军事安全0是最接近的,因为相对于/非传统安全0而言的/传统安全0主要就是指军事安全。/全球安全0与/非传统安全0有着很大的共通性,因为就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问题领域0)))研究对象来看,它们基本都具有/全球性0特征:这些安全问题所影响的不只是几个国家,而很可能是国际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只靠几个国家,而
需要国际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º例如,环境生态、移民潮,以及走私、恐怖主义和国际人口贩卖等跨国性有组织犯罪,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际共识,更需要多边基础上的制度化国际合作。然而,问题是/非军事安全0与/全球安全0只能是与/非传统安全0接近的概念,它们无法取代/非传统安全0。否则,/非传统安全0首先在术语学(terminology)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非传统安全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概念,但我们至少可以勾勒出它和传统安全之间的界限。分为四个方面:
(一)传统安全主要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0(inter -state)的安全互动或安全问题,而非传统安全则主要指向/跨国家0(trans -s tate P transnational)的安全互动,以及国家内部(intrastate )产生的安全威胁。特别是冷战后,/种族冲突0成为比/国家冲突0更为常见的不安全现象,也为冲突管理和安全研究提出了许多国内层次上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的/国内解
释0成为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如果说传统安全研究的是/国家行为体0(s tate actor )之间的安全互动,并把国家视为主要的安全威胁,那么,非传统安全着重研究的就是/非国家行为体0(non -state actor)所带来的安全挑战。这些/非国家行为体0包括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跨国和人口走私组织以及煽动暴力和反人类思想的组织,等等。
(三)如果说传统安全研究侧重安全议题中的军事安全(military securi ty),那么,非传统安全则研究的是/非军事安全0(non -mili tary securi ty)对国家和国际安全造成的影响。非军事威胁之所以成为/安全问题0,是因为它们同样对人类的和平、发展与价值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不解决这些非军事危害,人类就难
以享有真正的安全。
¼(四)传统安全更倾向于将/国家0视为安全主
体,强调安全问题的本质是/国家安全0(national security),而非传统安全则希望完成对安全观念的重
构,更多将/人0)))在概念解释中无差异、无区别的人类整体,视为安全主体和实现安全的目的。换言之,传统安全致力于保障主权、领土和利益差异基础上的国家安全,而非传统安全则将重点转向超越国家差异之上的社会和人的安全,以人类维持日常生活、价值和免于匮乏、天灾以及专制的迫害为最基本的内
容和目的。
½非传统安全的/问题领域0虽然很广,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类:一是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包括环境安全、资源利用、全球生态问题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二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个体国家或者个体社会失控失序而对国际秩序、地区安全乃至国际稳定所造成的威胁,包括经济安全、
社会安全、人权、难民等问题;第三类是跨国界的有组织犯罪,如贩卖人口、走私等;第四是非国家行为体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冲击,最典型的是国际恐怖主义;第五类是由于科技发展以及全球化所产生的安全脆弱性问题,例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基因工程安全。/非传统安全0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国际安全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虽然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是否是真正的安全研究对象还存在争议,国际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由于冷战
#
140#中国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
¹
º
»
¼½
有关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请参见Ken Booth,Security and Emancipation,pp.313)26;Steve Smith,Mature Anarchy,Strong States and Securi ty.Re vie w o f
International Studie s ,vol.12,no.2(Fall 1991),pp.325)39;William Tow and Russ ell Trood,Linkages between Traditional Securi ty and Human Security.In Willi am T.To w ,Rames h Thakur and In -Taek Hyun (eds.),Asia .s Emerging Re gional Order :Reconc iling Traditional and Human Sec urit y .Tokyo: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 s,2000。
J.Ann Tickner,Re -vis ioning Securi ty.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 th (eds.),Inte rnational Re lations Theory
Today .Oxford:Oxford Univers ity Press,1995;J on
Barne tt,
The
Me aning
o f
Environmental
Sec urity :
Ecologic al Politic s and Polic y in the Ne w Se curity Era .
M ichael E.Bro wn,Ethnic Conflict and Inte rnational
Se curity .Princeton,NJ:Pri 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p.8)11;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Smi th (eds.),Nationalism .Oxford:O xford Uni versity Press,1994.
有关全球安全概念的权威性解释,参见J ohn D.Steinbruner,Princ iple s o f Global Security ,Washington,D.  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0,pp.1)22。
Martin Gri ffi ths and Terry O .Callaghan,Inte rnational Re lations :The Key Conce pts .New York:Routledge,2002;Iain M c Lean and Alis tair McMillan,O xford Conc ise Dictionary o f Poli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 ty Press,2003.
后的安全研究在不断扩展和深化,超越了原来单纯集中于国家间政治与军事互动关系的传统范式,安全研究的跨学科特点越来越突出,已经可以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次领域0(sub-field)。¹
非传统安全的由来
学术界通常以冷战结束作为一个重要标志来分析非传统安全的产生和发展,强调东西方对抗的瓦解促成了安全研究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的转化。但事实上,安全观念和安全研究应该超越单纯对国家间关系的重视、对武器系统和军事科技手段的过分依赖,以及对政治因素的片面强调,这一呼声从196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
英国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赫德利#布尔在1960年代中期就曾撰文批评将/安全研究0简单地等同于/战略研究0的现象。他指出,战略和安全问题专家们都/过分注重和分析内部稳定并拥有最先进武器的国家之间的经典性冲突,却还没有习惯研究那些不稳定国家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现在更普遍、更有代表性0。º但在1960年代,几乎没有人认为环境或者国家的内部因素,如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即便是民族争端导致了军事行动,也因为意识形态冲突的大背景而变成了世界性/主义0之争的缩影。1960年代是安全研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时期0,¼威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美国学术界关于安全议题的争论主要在于方法论之争:以/博弈论0为代表的科学派和以历史与理论分析为代表的传统派,究竟是谁对美国国家安全研究更有发言权。½1970年代,美国的国家安全研究开始成型。在威慑理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威胁观念中的政治性要素以及对主权国家关系的管理0成为安全研究的关键领域,其他领域,例如经济如何影响安全,国家制度及价值观等的安全结果,则是边缘性课题。诸如环境和渔业资源的退化等问题只是/生态问题0,而决不是安全问题。¾/安全0概念直接就是/国家安全0,安全研究就是研究/来自外部的威胁0。
1970年代安全研究术语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国际安全0开始取代原来常用的/国家安全0概念。这一变化反映了学术界和政界这样的共识:当代安全问题在范围上是国际性的。换句话说,对安全构成的威胁不仅来自于国外,而且,各种国际威胁相互影响,安全研究常常需要考虑威胁产生的多种国际背景。进入1980年代后,传统以军事安全为主、完全/国家中心主义0的安全理论开始受到新的挑战。1980年的/布伦特报告0(Brandt Report)首次提出了应该用/非传统的方法0看待安全问题,并提议解决国际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各国能够更多地重视/非传统安全0。¿巴瑞#布赞教授开始将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同政治和军事问题并列,认为对安全的威胁并非只来自军事,受安全问题影响的不仅有国家,还有社会和个人。À理查德#乌尔曼是第一个提出要对安全概念进行扩大解释的学者,他认为,构成对安全威胁的范围应该包括自然灾变等环境与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 /非军事安全0应该是安全关注和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Á然而,由于冷战的因素,乌尔曼教授的文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共鸣。随后,有一些环境问题学者开始将环境问题与安全挂钩,/环境安全0的概念开始出现,但冲击1980年代安全研究的最具挑战性的话题,不是环境安全问题,而是国内因素的变化对大国权力追求能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与此同时,论述经济与安全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多,而国际政治经济学也成了一个独立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但关于权力的经济基础,以及经济如何作用于大国关系的研究则比较薄弱。约瑟夫#奈在1988年回顾总结美国二战后安全研究的发展时特别指出,/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安全在研究领域上的分化是政治学学科范围内最重要的问题之一0,结果是/对于安全的经济层面
#
141
#
学术述评
¹
º
»
¼
½
¾
¿
À
ÁRichard Ull man,Redefini ng Securi ty.Inte rnational Se curity,vol.8,no.1(Winter1983).
Barry Buzan,Peo ple,States and Fear.Chapel Hill,N.
C.:Uni versity of North Caroli na,1983,pp.54)128.
/布伦特报告0的全称是/北方和南方:生存计
划0。见Trevor C.Sal mon(ed.),Issues in Inte 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pp.
61)62。
Richard Smoke,National Sec uri ty Affairs.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Pols by(eds.),Handbook o f
Political Sc ience,vol.8,Inte rnational Polit ic s.
Reading,Mass.:Addi sion-Wesley,1975,p.251.
P.G.Bock and Morton Berkowitz,The Emerging Field of
National Sec uri ty.World Politics,vol.20,no.4(June
1968),pp.122)136.
Steven Walt,The Renaissance of Security Studies.
Inte rnational Securit y Quarte rl y,vol.35,no.2(Fall
1991),pp.211)239.
M ichael    E.Bro wn(ed.),Ethnic Con 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 curity.Pri nceton:NJ:Pri nceton
University Pres s,1993,pp.8)11.
Hedley Bull,Strategic Studies and Its Critics.Wo rld
Politics,vol.20,no.4(Jul y1968),p.605.
Craig A.Snyder,Contem porary Se curity and Strategy.
Ne w York:Routledge,1999,pp.3)  4.J os eph S.
Nye,Jr.,and Sean M.Lynn-J ones,Internati onal
Security Studies:A Report of a Conference on the State of
the Field.Inte rnational Sec urity,vol.12,no.4(Spri ng
1988),pp.5)27;T.Terriff,S.Crof t,L.James,
and P.M.M organ(eds.),Se curity Studies Today,pp.
185)189.
分析一直非常缺乏0。
¹重视研究大国权力变化的国内因素,还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新思维0给东西方关系带来巨大变化的结果。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传统上构思严密的各种威慑理论的缺陷,正是未能充分预计到国内因素)))/国家安全0的内部问题对改变大
国战略对峙所发挥的作用。
º总之,冷战结束以前,压倒性的安全观念就是防止国家间的军事冲突和战争,安全研究等同于战略研究,而国家的安全政策就是如何动用各种手段来防止外在的军事威胁。
冷战结束对国际安全研究和安全关注产生了巨大冲击。下述三个因素的出现加速了国际社会安全观念、安全研究以及安全政策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后冷战时代的安全将会何去何从,是人们在摆脱了冷战之后又不得不面对的思考。诚如布热津斯基所言,需要对/世界是回归二战之前动荡的历史、还是在大国合作的基础上开始新的和平里程0给出预测与解释。
»后冷战时代在西方引发了国际安全走向的大讨论。面对主导世界和国际安全研究近45年之久的大国直接军事对抗和新的世界大战毁灭性风险大大降低这一事实,学者、公众和智库们开始如释重负地去寻在核对抗高峰期难以想象的安全议题和手段。支撑传统战略与安全研究的核武器等军事技术因素以及/不共戴天0的意识形态对立不再是难以驾驭、压倒一切的噩梦。这让国际学术界第一次真正有机会去研究军事威胁之外更为广泛的、具有战略性同时又是非政治性的威胁。
¼从这个意义上说,非传统安全的兴起,是时代变化的产物,是安全从观念到实践被引入新的时代内容的结果。
½在冷战高峰时期不被承认的安全原则)))全球问题中的人性主义视角、世界主义的观点以及/非国家中心主义0的研究方法,开始进入安全领域,以对抗以往冷战时代残酷的、冰冷的军事安全观念。与此同时,以往安全研究中被忽略的问题,如第三世界国家对安全的影响,包括国内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对安全的挑战,个人权利缺乏保障等引起的种族、宗教冲突,以及大规模的难民、流行病等问题,都成为安全探讨的新热点。
¾其次,两极体系的崩溃,让联合国、自由主义的中等国家、有强烈和平主义倾向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论坛上的能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自由主义、和平主义、环保主义和道德主义的安全议题开始广泛出现,成为国际舞台主张和提倡非传统安全观念最强大的政治和社会推动力。英国学者肯#布思提出安全应该是/社会解放0和/人类解放0的思想,认为后冷战时代的安全不仅应该摆脱军事技术对人的控制,更
应该体现世界各国不可分离的共同体联系,体现一切社会现象应该/以人为本0的本质立场。
¿联合国作为多元化的国际社会的代表,成为吸纳、组合与倡导新安全概念的旗手。而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世界发展趋势的出现,又进一步加速了国际社会在摆脱单纯国家中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安全认识的发酵与膨胀,非传统安全在对抗国家主义的传统观念、提倡非军事化的安全主张和高扬/全球安全0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非传统安全0也成了国际社会广大中小型国家摆脱大国政治的支配,按照人权、全球治理等新理念来/改造世界0的重要步骤。
À在这个意义上,非传统安全代表了国际社会不愿重回大国对抗时代、希望彻底走出核大战困境以及摆脱大国支配、加强国
#
142#中国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
¹
º»¼½¾¿
À有关冷战后联合国和中小国家的安全主张,参见
Dietric h Fischer,Nonmilitary Aspects o f Sec urit y :A Systems Approach ,Ne w York:Uni 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Dis armament Research,1994;澳大利亚和英国安全观念在后冷战时代的变革,参见G raeme Chees eman,Respondi ng to /Ne w Ti mes 0:Securing Australia and Britain in a Pos-t Cold War Era.Contemporary Sec urity Polic y ,vol.22,no.1(April 2001),pp.107)136。
Ken Booth,Sec uri ty and Emanci pation,pp.313)26.1990年代第三世界安全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可参见
Moha mmed Ayoob,The Third W orld Sec urity Predicament :State M aking ,Re gional Con flict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 m ,Boulder,
CO:Lynne R ienner,1995;
Robert
J ac ks on,Quasi -States :Sove re ignty ,Inte 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Third Wo rld ,Cambridge:Cambridge Uni ve rsi ty P ress ,1996。
Barri e Pas kins,Security i n a New Age?In Michael Clarke (ed.),Ne w Pe rspective s on Sec urity .London:Brassey .s,1993,pp.17)35.
See Theodore C.Sorensen,Rethinking Nati onal Security.
Fore ign Affai rs ,vol.69,no.3(Summer 1990),pp.1)18;
Graham Allis on and Gregory    F.
Treverton
(eds.),Re thinking Ame ric a .s Sec urity :Be yond Cold War to Ne w World O rder .
Ne w York:WW Norton and
Company,1992;Robert Mandel,The Changing Face o f Nat ional Sec urity :A Conce ptual Analysis .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 s,1994,pp.11)28.
Zbignie w Brzezi nski,The Cold War and Its Aftermath.Foreign Affairs ,vol.71,no.4(Fall 1992),pp.31)49.
Stephen M.Walt,The Search for a Science of Strategy:A Review Ess ay.Inte rnational Se curity ,vol.12,no.1(Summer 1987),pp.140)165.
J oseph S.
Nye,
Jr.,
and Sean M.
Lynn -Jon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A Report of a Conference on the State of the Field,p.25.
际合作的共同心声。对于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讨论,成为国际社会审视和追求更加合理、可靠和人性化的安全需要的突破点。¹而/人的安全0(hu man security)则成了非传统安全理念的典型代表。
联合国毫无疑问是非传统安全进程最大的发动机。作为政策建议和政治理想中的/非传统安全0是非传统安全的用法中最早出现、也是最早引起国际社会重视的概念。冷战结束以后,联合国在欧洲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自由主义国家和和平主义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下,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和宣传/非传统安全0,努力树立和推广安全新观念。/非传统安全0同/合作安全0、/综合安全0以及/共同安全0一起,构成了对以国家和军事为关注点的传统安全追求和观察方式的挑战和否定。这些非传统的安全新观念就是希望国际安全不应该总是纠缠于国家与国家间的威慑、冲突管理以及以相互制衡为核心的安全认识,而应该更多地注意非国家层面的、与人类日常生活有关的、困扰人类发展与繁荣的社会问题,将安全关注从以国家为本、转向以人为本。º1994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发展报告0中呼吁,国际社会应该完成从/核安全到人的安全、或者人的安全的基本概念0的转移,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应该不再是单纯的/缺乏威胁0,而应是让所有的人免于饥饿、疾病和压迫的威胁,使人类享有/平安0。»在北欧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版的英文国际关系及和平研究期刊上,/非传统安全0作为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和平主义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以自由主义为主流的学术界,是包括/人的安全0在内的/非传统安全0概念和政策建议最强烈的倡导者和支持者。
2002年1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宣布成立/人类安全委员会0(Commission for Human Security, CHS),以专门负责/威胁世界和平的两大邪恶力量:匮乏与恐惧0。联合国努力推动/人类安全0的做法,不仅使这一概念开始深入人心,也将联合国的全球管理作用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在联合国的积极作用下,自由主义者认为,/人的安全0这种新观念已经占据了/外交政策讨论的中心位置0。¼
第三,在上述两种思潮和势力的推动下,学术界对现实主义在安全研究中主导地位的反思进入了新阶段,对新现实主义国际安全理论范式的批评不断增强,安全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创新时期。½安全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突破以及非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壮大,为非传统安全观念和方法论的确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这一点充分得益于西方国际关系学术界相对开放、独立的学术探讨精神,也同西方社会多元化的认识方法、雄厚的研究力量以及高强度的学术竞争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1990年代以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女性主义(feminis m)、后现代主义(p os-t modernism)、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后结构主义(pos-t structualism)以及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兴起,都对新现实主义在安全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对安全研究领域引入和扩大非传统安全研究方法起了重要作用。¾安全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大致分为/新实证主义0(neo-positivism)和/后实证主义0(pos-t posi tivism),¿而前者也被笼统地称为/传统安全0,后
#
143
#
学术述评
¹
º
»
¼
½
¾
¿Terry Terriff,Stuart Croft,Lucy James and Patrick M.
Morgen,Sec urit y Studies To day,pp.121)54.
有关/非传统0的安全研究方法和理论代表作,
参见Peter Katzenstei n(ed.),The Culture o f National
Se curity:Norms and Identit y in Wo rld Politics.Ne w
York:Columbia Universi ty Pres s,1996;Keith Krause
and Michael Williams(eds.),Critical Se curity Studie s;
Emanuel Adler and M ichael Barnett(eds.),Sec urity
非传统安全包括哪些内容Community.Cambri 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Wyn J ones,Strate gy,Sec urit y,Critic al Theory.
Boulder,CO:Lynne Reinner,1999。
J.Ann Tickner,Re-visi oni ng Security;J on Barnett,The
Meaning of Environmental Se curity:Ecologic al Politic s
and Policy in the Ne w Securit y Era.
Gary King and Christopher J L Murray,Rethinking Human
Security.Political Science Quarte rly,p.585.
U N De velo pment Program:1994.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 s,1994.
/人的安全0虽然提的人很多,但真正对这一安全
新理念怀有极大热情的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
西兰和北欧国家。有关系统研究和介绍这一概念
的书籍,参见Caroline Thomas and Peter Wilkin
(eds.),Globalization,Human Security and the A frican
Expe rience.Boulder,CO:Lynne Riennre,1999;W.
To w,R.Thakur and I.Hyun(eds.),Asia.s Eme rging
Re gional Orde r:Reconciling Traditional and Human
Se curity;J ohn Kirton,Human Sec urity and the Ne w
Di plomacy.McGil-l Queen.s Universi ty Press,2002。
Barry Buzan,Peo ple,States,and Fear: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 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 ar Era,
pp.1)11;Ken Booth(ed.),Ne w Thinking about
St rate gy and International Sec urit y.London:Harper
Colli ns,1992,pp.1)28;Dietric h Fischer,Non-
military Aspec ts o f Se curity:A Systems Approac h,Uni ted
Nations Ins titute for Disarma ment Researc h,UNIDIR,
1993,pp.5)18.
者包括许多第三世界和西方自由主义国家的观点,被称为/非传统安全0。安全研究也因此形成了/传统论述0和/非传统论述0的差异。
¹非传统安全:问题与思考
加强对非传统安全的研究不仅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对今日中国所面临的安全挑战的认识和对策研究的需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都将面临紧迫的国家安全议程。不真正深入和科学地研究非传统安全问题,也不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传统安全问题。
º只有在确保/传统安全0的同时不断加强/非传统安全0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和发展中国安全研究的理论和对策水平,并让中国21世纪的国家安全建设能真正保障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
冷战结束后,安全领域产生了看待安全问题的三种不同观点,形成了/正统派0、/扩展派0和/全球派0的基本差异。正统派强调安全研究应该继续坚持新现实主义的理论范式,其特点是主张冷战以来安全研究的基调和主流不应有实质变化,强调军事威胁和国家层面的安全研究,强调安全仍应该以国家间的、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对军事威胁的使用、控制和管理的研究为主体。理查德#贝茨的观点相当具有代表性。他指出,/战争总是世界政治中的本质现象。只要人们不允许把有关战争起源和发展的各种推论从最高议事日程上除掉,这样的观点就没有任何错误0。
»需要指出的是,正统派并不完全排斥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只不过坚持非传统安全仅处于从属的、边缘的和被支配的位置。
扩展派则强调必须根据冷战后的新形势和新局面对安全研究进行大幅度调整,特别是要求对安全的概念进行扩大性的解释和理解,以便让安全研究不仅可以涵盖诸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可以在保持传统安全研究的同时,实质性地加强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安全建设和安全观念中的比重和分量。戴维#鲍德温强调,面对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问题,冷战时期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局限于国家安全军事涵义的安全概念和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安全观念若继续局限于军事层面,会大大限制对许多与军事安全无法分离的外在和内在问题的分析和了解0。
¼全球派则在扩展派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全球派要求将安全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彻底从传统安全转向非传统安全,主张国家间军事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应该将基于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和共同体之上的道德性的安全关怀,变成实质性的国家、组织和国际社
会的共同行动。因此,全球派要求的是对安全理论、或者说整个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进行一场/新革命0。/人的安全0这一概念的支持者和实践者,都是这一派的典型代表。
究竟要对传统安全持怎样的看法,不仅同我们自己认同怎样的安全理论和安全观念有关,更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认识直接相关。/安全的语言总是非常政治化的语言0,½对安全问题
的看法说到底是由我们的立场和国家本位所决定的,是由从中国的角度去解决什么样的安全问题所决定的。因此,对安全问题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由理论方法、价值取向和国家本位决定的。
现实主义坚信,冷战后的世界并没有/根本改变0,¾因为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特征没有变,安全研究说到底,还是要继续探讨国家间的军事和政治关系。虽然可以适当讨论影响这种关系的新问题,但基本还应以传统安全为主,在传统安全的架构中去分析非传统安全问题。不能认为非传统安全在地位和认识方法上已经超过了传统安全,或者安全研究的重点将
#
144#中国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
¹
º
»
¼½
¾Kenneth N.
Waltz,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 curity ,vol.18,no.2(Fall 1993),pp.231)65.
Keith Kraus e and Michael C.Willia ms,Broadening the Agenda of Security Studies:Politics and Methods.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 ws ,vol.40(1996),p.233.
David A.Baldwin,Security Studies and the End of the
Col d War.World Politics ,vol.48,no.1(Spri ng 1996),
p.132;David Muti mer,Beyond Strategy: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New Security Studies.In Graig A.Snyder (ed.),Conte mporary Sec urity and Strategy ,pp.77)101;Barry Buzan,Security,the State,the Ne w World Order,and Beyond.In Ronnie D.Lips chutz (ed.),On Sec urity .New York:Ca 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1994,pp.187)211.
Richard Betts,Should Strategic Studies Survive?Wo rld Politics ,vol.50,no.1(Summer 1997),p.7.
安全研究的整体性决定了要深入了解安全问题,必须均衡地看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关系。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学科重要性上的差异。见David A.Baldwin,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Revie w o 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3,no.3(Wi nter 1997),p.
13。
Steve Smith,The Increasing Ins ecurity of Security
Studies :Conceptualizi ng Security in the Las t Twenty
Years.Conte mporary Sec urity Polic y ,vol.20,no.3(December 1999),pp.80)9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