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总体国家安全(下)
三、国家非传统安全现状
在非传统安全范畴中,包含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及民生安全,由于核能属于能源问题因此将其放在资源安全中。
(一)经济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因此,在全球化背景情况下,经济安全居于总体国家安全的核心地位。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国内外情况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带来风险
隐患。当前,发达国家实施超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不断积累,世界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稳定都面临着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各种高风险的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稳定的冲击增大。作为成功的房地产商人,特朗普对我国实施的贸易战、金融战已经开始,而且作为一介成功
的房地产商,他有这方面的能力和经验。
二是国际经济秩序变革带来深层次挑战。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主动权之争日趋激烈。有关国家积极谋求为全球经济设立新的规制标准。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事关各国在国际经济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
位和作用,其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
三是金融风险积聚埋下隐患。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领域是竞争最激烈因而风险程度也最高的领域。近年来我国社会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a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逐步显现,金融机构信用和流动性风险上升,部分影子银行业务扩张过快,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增大,金融风险日趋加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风险跨境传染的可能性增大。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剧烈异常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必须通过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四是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安全和社会保险面临风险。财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压力可能加大。部分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超出财力,城市政府债务负担过重(有些政府甚至是负债运行),财政和金融风险不断积累。社会保险存在隐患,养老保险基金制度还需完善,长期收支平衡存在压力。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城镇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进一步
整合。
五是产业安全面临内外部多重因素和多种风险威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吸引本国制造业回流,东南亚、南亚国家大力吸引低端产业和订单转移,我国产业面临提升竞争力和避免空心化的双重挑战。从关键产业看,装备制造、互联网信息等产业的核心技术、核心专利、关键设备、基础软件和零部件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引进先进技术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装备制造业、互联网等关键和新兴产业还受到外资并购等方面威胁。
六是粮食安全存在风险隐患。受耕地、水资源、自然灾害、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我国口粮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抵御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能力不强。加上粮食育种日益依赖外资品牌,粮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中国一直存在着通过市场来解决粮食安全的思路,有的甚至还上升为政策,从而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大豆之殇即是典型。
(二)文化安全
冷战结束后人们意识到一国的安危不仅仅依靠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还离不开文化这一“软实力”。
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维护文化安全工作难度加大。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转型过程中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社会矛盾开
始凸显,思想领域杂音噪音有所增加,各种错误观点时有泛滥,一些腐朽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同时西方势力加紧通过思想意识的渗透,使形形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涌现,纷繁复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带来负面
影响。
二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广泛普及,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任重道远。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的生产传播方式,造就了新文化业态和文化样式,丰富了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但也产生了一些“雾霾”。其中淫低俗信息便是一例。根据中国青少
年研究中心和搜狐社区的调查显示有48.28%的青少年接触
过,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情等内容的或电子贺卡。
三是世界范围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开放环境下维护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某些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对党史、国史、民族史等进行恶意解构甚至颠覆,在青少年中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传播消极颓废的消费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较量更为激烈。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大量进入国内,对我国维护文化安全带来很大压力。
四是文化发展建设中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对维护文化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一些地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
非传统安全包括哪些内容与历史文化
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一些文化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存在趋利媚俗现象,一些地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薄弱,对维护文化安全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三)社会安全
目前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安全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暴力恐怖活动多发,严重影响社会安全。近些年来受渗透加剧、境内宗教极端活动升温等影响,暴力恐怖活动在我国处于多发期、活跃期。暴恐分子作案方式多样,暴力程度增强,手段极其残忍,如2013年新疆喀什发生的“4?23”暴恐事件、2014年云南昆明发生的“3?01”暴恐事件等,后果极其严重。
二是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影响百姓的安全感。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的高发期,违法犯罪活动日趋暴力化、组织化、职业化,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突出,高新技术犯罪、网络犯罪增多,对传统公共安全工作提出挑战。传统的治安“顽症”依然多发,一些地方黄赌毒问题严重,不仅直接带来各种治安问题,而且毒化社会风气,影响非常恶劣。三是社会矛盾积聚,加大社会安全风险。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加速转型,积聚了诸如生产责任事故高发、劳资冲突不断、社会道德失范、信任危机加深之类的社会风险因素,出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风险因素交织叠加的特征。一般社会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