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单元简介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
二、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理解文章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要段落。
4、积累课文优美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5、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6、了解一定的游览顺序与阅读方法。
7、培养搜集资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三、生字词语
(攀 登) (骆 驼) (屏 障) (突 兀) (泰 山) (昏 暗)
(等 候) (拥 挤) (明 艳) (仰 卧) (蜿 蜒) (油 桐)
(额 角) (臀 部) (依 据) (孔 隙) (稍 微) (擦 伤)
(浙 江) (形 状) (石 钟 乳) (波 澜 壮 阔)
(洁 白 无 瑕) (连 绵 不 断) (峰 峦 雄 伟)
(拔 地 而 起) (危 峰 兀 立) (水 平 如 镜)
(红 叶 似 火) (奇 峰 罗 列) (云 雾 迷 蒙)
四、多音字组词
磨mó(磨灭) mò(石磨)
曾céng(曾经) zēng(曾祖)
绿lù(绿林) lǜ(绿)
尽jìn(尽头) jǐn(尽管)
屏píng(屏障) bǐng(屏气)
倒dǎo(打到) dào(倒映)
卷jǎun(卷入) juàn(画卷)
好hǎo(好人) hào(好奇)
稍shāo(稍微) shào(稍息)
转zhuǎn(转折) zhuàn(转椅) zhuǎi(转文)
正zhēng(正月)zhèng(正确)
盛chéng(盛饭) shèng(盛开)
饮yǐn(饮酒) yìn(饮牲口)
重chóng(重新) zhòng(重量)
五、组词、扩词
亭(亭子)(书亭)(邮亭)(亭台)
停(停止)(停车)(停放)(停留)
庭(庭院)(庭审)(家庭)(法庭)
挺(挺立)(挺进)(挺拔)(笔挺)
潭(清潭)(泥潭)(古潭)(潭府)
谭(姓谭)(天方夜谭)
螺(螺丝)(螺旋)(螺号)(田螺)
骡(骡子)(马骡)(驴骡)
谙(谙达)(谙练)(谙熟)
暗(暗淡)(昏暗)阴暗)(暗号)
澜(波澜)(微澜)(巨澜)
谰(谰言)
瑕(瑕疵)(瑕玷)(洁白无瑕)
攀谈暇(无暇兼顾)(自顾不暇)(暇日)
攀(攀升)(攀登)(攀谈)(攀岩)
樊(樊篱)(樊笼)(姓樊)
泰(泰西)(泰然)(泰斗)(泰山)
奏(奏乐)(独奏)(合奏)(伴奏)
峦(山峦)(峰峦)(冈峦)(峦嶂)
恋(恋家)(恋旧)(留恋)(恋念)
驼(骆背)(驼峰)(驼)(驼子)
鸵(鸵鸟)
骆(骆驼)(姓骆)(骆驼绒)
络(网络)(络纱)(络线)(联络)
障(障碍)(屏障)(保障)(路障)
章(公章)(印章)(文章)(章法)
绵(绵羊)(绵软)(连绵)(绵长)
棉(棉花)(棉衣)(棉被)(棉布
桐(油桐)(梧桐)(泡桐)(桐油)
铜(铜钱)(铜牌)(青铜)(铜杯)
浓(浓茶)(浓云)(浓眉)(浓重)
脓(脓包)(脓肿)
稍(稍稍)(稍微)(稍许)(稍为)
悄(悄悄)(悄悄话)
擦(擦洗)(擦汗)(摩擦)(擦拭)
察(察看)(警察)(观察)(察觉)
蜒(蜿蜒)
蜓(蜻蜓)
据(据点)(据说)(根据)(依据)
剧(剧烈)(剧院)(戏剧)(戏剧)
罗(罗列)(网罗)(罗布)(罗网)
萝(萝卜)(松萝)(藤萝)(萝卜花)
兀(突兀)(兀立)(兀傲)(兀自)
元(元旦)(元月)(元宝)(元素)
浙(浙江)(浙菜)
淅(淅淅)(淅沥)
簇(簇生)(簇聚)(簇新)(簇拥)
族(民族)(家族)(种族)(汉族)
臀(臀部)(臀围)
殿(殿堂)(宫殿)(殿下)(殿军)
额(额头)(额外)(名额)(数额)
颂(颂扬)(颂歌)(颂词)(歌颂)
蜿(蜿蜒)
碗(碗柜)(饭碗)(茶碗)(洗碗)
乳(乳白)(乳牙)(乳牛)(乳胶)
孔(孔雀)(孔隙)(毛孔)(鼻孔)
源(河源)(发源)(源泉)(源头)
愿(愿意)(心愿)(自愿)(情愿)
六、近义词
观赏—欣赏
仿佛—好像
雄伟—雄壮
围绕—环绕
仿佛—似乎
宽广—宽阔
蜿蜒—曲折
依据—根据
大概—大约
缓缓—慢慢
凉爽—凉快
寂静—幽静
绚烂—灿烂
闪耀—闪烁
增添—增加
萦绕—环绕
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七、反义词
扩散—收缩
前进—后退
明丽—暗淡
蜿蜒—笔直
明艳—暗淡
聚集—分散
宽广—狭窄
昏暗—明亮
增添—增加
清澈—浑浊
撑开—收拢
八、语文园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 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红。(王士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山,诗人和敬亭山相对而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凄凉和孤独。诗句后两句的意思是能和我终日相对却看不够,只有娴静的朋友敬亭山。李白素有“ 诗仙 ”之称。诗人通过对 敬亭山景 的描写,抒发了 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 的思想感情。上学期我们学过他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始终两句借景抒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至今留在我们的脑海。诗中最能体会到诗人孤独心情的诗句是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句诗中的尽和闲两字,把我们引入一个“静寂的世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只有”突出了诗人与敬亭山的之情。
想象写话: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敬亭山说:鸟儿飞走了,云也飘走了,在这世上只有你愿和我做伴,你真是我的知己啊!
敬亭山神情地看着李白,似乎也轻轻地对他说:你不要悲伤,我会陪伴你度过这段孤独寂寞的日子。
《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后两句诗句的意思是远望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读了这两句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我能感受到洞庭湖此时宁 静、柔 和的美。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词,作者采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修辞手法,赞美了江南秀丽的风光。
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
春天花开,离开家乡已经有五十余载的老人回忆着江南两岸的美景,喃喃念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这段话描写了漓江的水,突出了静、清、绿的特点。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段话写了桂林的山,突出了奇、秀、险的特点。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化调子。”这段话运用了两组反义词宽和窄,缓和急,分别写出了溪流的样子和流量。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重点描写了外洞、孔隙、内洞。外洞的特点是宽敞,从“大会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等词句中可以看出;接着写了孔隙的小,从“没法容纳第三个人”等词句可以看出;最后写了内洞的黑、大、奇,为什么叫双龙洞呢?是因为洞顶有两条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