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 任重道远
防震减灾 任重道远
2009-05-06 14:14:14.0 来源: 《防灾博览》 作者: 何永年  汶川大地震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了60年光辉岁月,中国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对于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人们来说,我们更是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增强了我国城乡防震减灾的能力。当然,也许有人会问,你们不是说地震预报没有过关吗?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没能预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又如何理解防震减灾能力的增强呢? 我想,防震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防震减灾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地震预报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何况地震预报的探索实践本身也在不断进展);我们既要承认当前地震预报水平的低下和探索地震预报的困难,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防震减灾其他许多重要方面的进展。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合情合理地得出上述结论的。
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
关注。周恩来总理三次亲临地震现场,亲自调兵遣将组建了防震减灾队伍,提出了以地震预报的探索实践为核心的防震减灾理念,为新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们都清楚地记得,1956年,前苏联帮助我国兴建一些大型工业时提出了需要地震烈度值作为厂房和基础设施抗震设防设计的依据;可是,那时我们根本没有专家研究地震烈度,也拿不出地震烈度的数据。此后,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组织地震学者和历史学家合作,整理了中国地震历史资料,并于上世纪50年代编制了我国第一代地震烈度区划图,尽管由于各种原因,这张区划图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它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尔后,1977年编制出版了《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编制了第三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2001年编制发布的1400万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即第四代区划图)。 这些烈度区划图已经成为我国各类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物抗震设防的依据,为提高我国城乡的防震减灾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大大提高,这对减轻地震灾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遭受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但我们的民众凭借拥有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知识,起到了有效减灾的作用。这方面例子极
多,例如,唐山地震发震前两分钟,一列从大连开往北京的快车刚好路经唐山,强烈的地光引起了具备一些地震知识的火车司机的惊觉,他立即放慢了列车的速度,并慢慢地停了下来,结果避免了列车的颠覆,使乘客躲过了一场灾难。汶川震区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坚持领导师生员工每学期两次的疏散演练,使得汶川地震发生时2500多名师生在两分半钟时间内井然有序地离开教室,转移到安全的地点,从而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安全。汶川地震前两个多小时,震区绵竹市土门镇向阳村5组地震测报员雷兴和发现养鱼池中水花翻滚、鱼儿乱蹦,就高喊:要地震了,大家出来啊!结果,这个村子80多条人命就获救了。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知识是大大地提高了,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有漫长的道路,例如对一些宏观异常现象是否是地震前兆的科学判断还相当复杂,需要开展大量艰苦的工作。
据我所知,现在无论是国家的防震减灾部门,还是各省市区和市县的防震减灾部门都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几乎每个部门都设置了地震科普宣传教育中心,配备了骨干力量开展工作,包括报纸、杂志、网站、音像制品以及组织专家报告团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工矿或利用媒体进行宣讲,并利用地震纪念日或国际防灾日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一些有条件的省市区县还建立了地震安全科普馆,发挥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骨干作用。
各级领导和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知识是我们防震减灾事业的根本基础; 只有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意识到了地震灾害是客观存在,是涉及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大事,我们才能在日理万机的日常工作中,消除侥幸心理,认真地把防震减灾工作抓起来。
防震减灾队伍的壮大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有三个地震专业人员和一个自己管理的地震台(南京水晶台)。解放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直处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风雨飘摇之中,地震工作只是聊备一格而已。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本没有部门和机构关注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问题。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今天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已经面目一新。在预防为主、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综合减轻地震灾害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以及依靠政府领导、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公众参与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建立了国家层面上的管理机构(中国地震局);建立了省、市、自治区和地市州的地方防震减灾管理机构;一些地震活动相对活跃的县、区以及某些大型企业、工矿、学校也设置了相应机构或安排了专人负责防震减灾工作,形成了一个防震减灾的工作网络。
今天,中华大地上已经建成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的地震观测网络:国家级地震台139个、省级地震台276个,市县级地震台899个,还有30个遥测地震台;这些观测台站一天24小时运转,大部分资料可以实时地传输到北京的地震台网中心,对我国和全球地震活动的观测和速报,为各级政府快速应对地震灾害提供服务,也为各项大型建设工程提供服务。目前,我国首都圈地区可以监测1.5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5-10分钟;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可以监测2.0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10-15分钟;其他地区可以监测4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20-25分钟。 地震观测网络的建设,也为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开展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地震科学研究乃至整个地球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观测资料。
地震科技的进步是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我国防震减灾领域不仅有国家级的专业研究所,拥有大批高素质、高水准的科研人员以及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同时省市地方也有各自的科研力量和机构。中国地震局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82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高级研究人员近2500人。目前,地震科技创新的观念得到普遍的重视,已成为防震减灾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此外,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和企业也拥有不少地震科学人才,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贡献。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多项科学工程,为推动地震科技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工程,主要是运用当今世界先进的GPS观测技术,辅以其他专业的大地测量技术,由27个连续观测的基准网、55个定期复测的基本网和1000个不定期观测的区域网组成,构成了对我国大陆的地壳运动的监测网络,为研究现今地壳运动规律和探索地震预测提供科学资料。
强化了地震灾害的管理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地震灾害的管理得到了显著加强,特别是初步实现了防震减灾的依法管理以及在城乡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方面成果显著。
19983月《中华人名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发》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开始进入法制化的崭新阶段。尔后,国务院又相继颁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管理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中国地震局发布了《震后地震趋势判定公告规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等7个部门规章,发布了15项地震国家标准,29项地震行业标准。全国还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近30部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31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48部省级政府规章,从而形成了我国防震减灾领域里比较完
整的法律法规体系,防震减灾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这样的局面,对照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况,确实令人感到无比的振奋和欣慰。
为了促进防震减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为提高我国城乡抗震能力发挥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大量的震例告诉我们,建筑在断层上的建筑物和各类工程结构在遭遇地震时几乎无一幸免,因此,查明城市下面的活动断层分布及其活动特性,可以为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建筑物和各类工程结构的地震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广大的农村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西部地区和山区的农村民居,遭遇一个中等地震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和伤亡。中国地震局会同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为农村提供抗震的农村民居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指南和技术培训,引导和帮助农民采用简便有效的抗震技术措施修建民居,从而达到提高抗震能力的目的。在汶川地震中,这项工程已经显示了它的作用:例如,甘肃文县一些新建的地震安全民居村庄,虽然经受了IX度地震的影响,但房屋无一损坏;而相距不远的村子,由于还没有进行住房的改造,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外,200810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发生6.8级地震,我国新建的地震安全农居完好无损,而相邻不远的邻国吉尔吉斯边
境的村子却房倒屋塌,导致70余人死亡。
地震应急体系的建立和紧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地震是突发性的事件,往往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来临,造成巨大的灾害。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灾难,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地震应急,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种应急准备提上了日程。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由政府地震应急预案、各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相关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和社区地震应急预案组成的预案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截至2006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90%的市、68%的县和2300多个乡(镇)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铁道部等11个部委、500多个省级政府厅(局)、各级地震部门编制修订了应急预案;更重要的是,地震应急预案不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宣讲上,而且落实了应急的组织,开展了应急的演练,还包括物质的准备。据统计,目前已有将近70个城市建设了300多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正逐步纳入各地城市建设规划。根据保守的估计,每年各地开展百余次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演练。每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各级地震部门都及时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协助政府开展应急、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地震灾
害损失。
1976年唐山地震时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凭借双手抢险救灾的情景我们很多人还都记忆犹新,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大批钢筋水泥建筑的出现,在遭遇地震破坏之后,赤手空拳的救援者面对着现代化的废墟是无能为力的。在党和国家的关注和支持下,2001年我国正式组建了第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同志亲自给救援队授了队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主要由三部分人员构成:抢险救援人员,医务人员和建筑结构专家。主要程序包括:利用各种手段搜索伤(亡)人员、排除障碍进入废墟救人、对救出人员作紧急医护处理、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需进一步抢救者送急救站或医院)。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之后,经过短期训练,便接受重大使命,先后赴阿尔及利亚、印尼(两次)、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开展救援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同时对国内的一些灾害进行救援,如新疆巴楚地震和昭苏地震、汶川地震以及青海雪崩等。国家紧急救援队建立之后,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紧急救援队伍;近年来还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紧急救援的行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出现,不仅大大增加了受灾者生还的机会和希望,体现了人道主义的关怀,而且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受灾者战胜恐惧,迎接灾后的重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包括在改革开放之前,专业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是不可
想象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