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七一民族中学2022年的新生分班试卷
茂县七一民族中学2022年的新生分班试卷
1.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单选题] *
A.娉婷  沉醉  慢游  喷勃
B.特赦  妄想  旁鹜  亵渎
C.秘诀  瞥见  赃物  制裁(正确答案)
D.恪守  涵养  汲取  糜下
2.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校团委组织了“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诵词。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擎着百年炬火,我们走在历史交汇的时刻。迎着朝阳,向着皓月,我们不能胆怯,不能彷徨!让我们众长,挥洒炙热,强国一代是你是我!”坚定的誓言,是青年学子对新时代的献礼。共青团从混沌小路来,向未知大道去。曾经的道路跌宕坎坷,但她永葆活力,在这重要的时刻,带领着青年人奔向美好的未来!“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
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我们 ① 要展现出青年的朝气与活力, ② 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努力拼搏,挥洒汗水,不负时代,不负学业,不负青春!
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交汇”应写为“交会” B.“众长”应写为“博采众长”(正确答案)
C.“混”应读为“hùn” D.“奔”应读为“bèn”
3.三星堆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展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灿烂成就。为此学校组织开展“走进古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展览活动。
下面是“三星堆溯源”海报宣传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
三星堆古遗址处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文明自发现伊始就一直牵动着世人的神经,它来自何方?是掺
杂了外星文明因素,还是与古玛雅、埃及文明有联系?无数的谜团令人匪夷所思。
三星堆遗址大部分时期原生地层已遭到破坏,但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存却均有发现,从来没有间断。更令人惊讶的是,三星堆的文物藏品极为丰富。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有沧桑凝重的城墙、久经岁月的城壕和阴森肃穆的祭祀坑,发掘出青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骨器等上千件精美文物,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闪烁着人类文化遗产的魅力光芒。真可谓“沉睡三千年,再度见天日”。走进三星堆这片胜地,我们可以去感受震【甲】(憾   撼)出土的文物,感知深邃【乙】(博   搏)大的文明,聆听古蜀王国宏大古朴的心声。
请你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处”在词语中是“处在,置身”的意思,应读chǔ。(正确答案)
B.【甲】处词语应写为“震憾”,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
C.【乙】处词语应写为“搏大”,形容知识和学识等具有广度。
D.“间”在词语中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应读“jiān”。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纸质书的墨香正悄然漫向中国的乡村角落,这一现象说明阅读的城乡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B.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国产医疗器械产业从白手起家,逐步发展到走向国际。
C.随着飞行指挥员一声令下,振聋发聩的发动机轰鸣声响彻整个机场。(正确答案)
D.原本葱郁的植物入秋后就凋零,让人不免触目伤怀,感慨时光飞逝。
5.近日,学校准备开展主题为“请党放心,抗疫有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的班级要求每人出一期手抄报。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李老师还要求你们对各类报刊中关于抗疫报道的文字进行词语使用正误的校对。下列各项加点的成语或词语,其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新闻早报》:有些人总是担心新冠疫情会成为常态,成为人类一大劫难,天天失眠,真是杞人忧天。
B.《都市报》:抗疫这段时间,虽然很多店铺没有开门,万人空巷,但为了战胜疫情,这都是值得的。
C.《青年报》:最近,我市对防控工作不利的7名干部予以免职,问责党员干部232人。(正确答案)
D.《X市日报》: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停课不停学,坚持做好线上教学,保证网课质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气象万千的意思
A.现在很多年轻人附庸风雅,喜欢吟诗作对,可见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曾经买不起冰鞋的范可新,面对训练中的各种困难,殚精竭虑,一朝夺冠,梦圆冬奥。
D.我们只要坚定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就不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正确答案)
7.社会大课堂,处处皆语文。请阅读两段参观记录,完成下面各题。
出北海,入故宫,小龙同学参观了“何以中国”展,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各题。
【甲】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融合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以“源”“流”“汇”三个单元,梳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彰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乙】
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等类别。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名为“何”的贵族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何尊腹底铸有金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史实,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图)【丙】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何以中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命题。展厅内,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此即万千年来,我百世祖先同心书写之答案。展厅外,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安康,此即百余年来,志士先驱砥砺铸就之答案。今天,中华正崛起,我辈当自强,用智慧和汗水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丁】
图 金文“中国”
对画线句中的成语或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运用排比,全面表达了这次展览的意义。
B.“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引人注目”一词,应换成“刮目相看”,以体现何尊在展览中的重要地位。(正确答案)
C.“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气象万千”一词,应换成“气韵不凡”,以表现何尊的特点。
D.“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以对偶的形式,既表现了文物的文化价值,又表达了百世祖先对“何以中国”的回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