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识字2 姓氏歌
识字2  姓氏歌课时练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连线。
wú            lǐ              zhāng
姓李张吴钱官    guān            qián            xìng
二、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万()()王()()
口()() 土()()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你姓?我姓。什么?。
四、重点段落品析。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填一填。
古月,口天,徐,许。
2.请你试着写一写。
子小,女生。
五、笑一笑,乐一乐。
笑话:曹先生喜欢与水先生散步,每次熟人遇到他们,熟人就说:“快跑呀,曹(潮)水来了。”
请你想一想,这则笑话里的“曹水”是指谁和谁?口的组词
参考答案
一、姓 xìng  李 lǐ张 zhāng  吴 wú  钱 qián  官 guān
二、方方向主主要日日子王姓王
三、什么李李木子李
四、胡吴双人言午孙姓
五、曹先生和水先生
编制小学语文试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测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及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评价,激励、导向等多种功能。它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部分,又包括编制试卷、测试、评分、分析等一些小环节,而编制试卷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他既耗费精力,又往往难以尽入人意。整个测试的目的,功能往往通过试卷体现出来。试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若试卷失误过多,则测试的目的很难达到。这就明确要求我们应妥善而科学地编制小学语文试卷。因此,编制小学语文试卷应特别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一、要明确测试的目的
  由于测试目的的不同,对测试的内容及形式要求均有不同。比如说,学生学完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之后,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巩固情况,我们编制试卷时应紧扣教学内容,题目不能太难,试题质量也不必像总结性那么高。而总结性考试,一般在学期末或学年末,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结束后进行,目的
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该时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做出全面总结性评定。如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都属此类。由于它具有总结性的特点,所以试卷的覆盖面要广,要求性高。
  可以这么说,明确考试目的,是编制小学语文试卷应做的第一项工作。做好了这项工作,我们才可以向前迈出第二步、第三步······
  二、坚持做到“不超课标”“不超前”
  所谓“不超纲”,是指我们在编制小学语文试卷时要注意不超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标》所规定的范围,努力做到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对学生在小学阶段应掌握的语文知识,应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它对学生在各个年级段应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也具有具体要求。而课本则是新大纲的这些要求的具体承担者,它将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化为形象的语言材料,以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水平。正因如此,我们的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强调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用来评定教学效果,考查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语文试卷当然也应坚持做到这一点。这样做,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有助于教师确切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所谓“不超前”,是指我们在编制试卷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语文学习的阶段性,要以考查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作为编制试卷的出发点,考查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运用等情况。而即将学到的新知识不应该作
为编制试卷的材料的来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超前”已被越来越多试卷编制者及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认识,他们所使用小学语文试卷,“超纲”现象并不多见。但是,试卷考查内容“超前”的现象依然较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只要这样,我们才能编制出合格要求的试卷,试卷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试题表达要明确,指导语应清楚,例题要典型
  试题表达要明确,主要是指试题的语言应简明易懂,切忌啰嗦、含糊。如作文题,对小学生来讲,不能把范围限制得太窄,至使学生冥思苦想,没有东西可写。也不能太宽,使得学生不知要写什么、从何写起。比如《学校的一天》这样的题目就不适合小学生写。因为是指写整个学校一天的所有情况,还是要写“我”在学校的一天的所有情况,还是要写“我”在学校的一天?不清楚。
  指导语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的,如果用词过于深奥或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学生就会因不懂题意或产生歧义而影响考试的效果。因此,我们特别强调指导语应清楚。
  有时,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试题的做法,我们还可以在试卷上举出例题作为示范。此时,要特别注意列举的题目一定要典型,既有代表性,又能说明问题。比如下面这道题中的例题正起到了这种作用。
  照样子,填上适当的答案
  例: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夏天
  1.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
  2.黑暗对晚上正如光明对()
  3.宽阔对马路正如狭窄对()
  不难看出,例题中包含两组词,每组词中前一个词是后一个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特征。学生根据这个提示,就会很容易地做好这道题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