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辨证
⼼悸的中医辨证
⼼悸是指⾃觉⼼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主的⼀种病证,病位在⼼,其发⽣主要是阴阳失调,⽓⾎失和,⼼神失养所致。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瘀,⽔饮,故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本病如如脏腑虚损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较难,不易治愈。
⼼悸发作时常伴有⽓短、胸闷、甚⾄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位主要在⼼,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因⼼为君主,“神明出焉”。如脾不⽣⾎,⼼⾎不⾜,⼼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扰动⼼神,或肾阴不⾜,不能上制⼼⽕,肾阳亏虚,⼼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悸;肺⽓亏虚,不能助⼼以治节,⼼脉运⾏不畅则⼼悸不安;肝⽓郁滞,⽓滞⾎瘀,或⽓郁化⽕,均使⼼脉不畅,⼼神受扰,发⽣⼼悸。
常证:⾃觉⼼中悸动,惊惕不安,甚⾄不能⾃主,或⼀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数次发作,或数⽇⼀次发作。兼见胸闷,⽓短,神疲乏⼒,头晕喘促,甚⾄不能平卧,以⾄出现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阳不振,则出现⼼痛胸闷,⽓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肾虚,⽔饮凌⼼,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喘,脉疾数;如⽔饮凌⼼射肺,则出现突发⼼悸,喘
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阳欲脱,则出现⾯⾊苍⽩,⼤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苍⽩,⼝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类病性
临床分虚实两类。虚者为⽓⾎阴阳亏损,⼼神失养⽽致;实者多由痰⽕扰⼼、⽔饮凌⼼及瘀⾎阻脉,⽓⾎运⾏不畅⽽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不⾜,阴阳亏损,其标是⽓滞、⾎瘀、痰浊、⽔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
1.⼼阴⼼⾎不⾜,⼼失所养
⼼阴⼼⾎因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伤脾损肾,或各种原因的出⾎未复,或先天不⾜、禀赋衰弱等原因,久⽽久之,⼼阴⼼⾎乏源或亏虚,导致⼼之
⽓⾎两亏,不能奉养于⼼,致⼼失所养⽽发⽣⼼悸。正如《丹溪⼼法》所说“⼈之所主者⼼,⼼之所养者⾎,⼼⾎⼀虚,神⽓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
2.肝肾阴虚,虚⽕扰主
  因年⽼体衰、久病失养、房劳过度等原因导致肝阴不⾜或肾阴亏虚,⼀则肝阴不⾜,肝⽕内炽;⼀则肾阴亏虚,⽔亏⽕旺,均可因虚⽕扰动⽽成⼼悸。如《⽯室秘录》说:“怔仲之证,躁扰不宁,⼼神恍惚,惊悸不宁,此肝肾之虚⽽⼼⽓之弱也。”
3.⼼⾎瘀阻,⽓滞络阻
  因⼼⽓不⾜,⼼阳不振,不能⿎动⾎液运⾏,致⼼⾎瘀阻,或寒邪⼊侵⼼脉,⾎寒⽽凝滞不通;或因痹证⽇久,致⼼脉痹阻;或年⽼⽓⾎⽇衰,痰湿痹阻脉络;或外邪内侵于⼼,⽓滞络阻等原因,使⼼失主⾎脉功能⽽悸动不安。如姜春华所说:“临床上,某些器质性⼼脏病,如冠⼼病、风湿性⼼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引起的⼼律失常,症见⼼悸、⼼痛、⾆紫、脉迟涩或结代,不论寒热虚实,必有⼼⾎⿎动不畅,⾎脉运⾏障碍或瘀⾎搏击脉络的病理,此时为主要⽭盾,治宜活⾎化瘀,舒⼼通脉”。
4.痰饮凌⼼,痰⽕扰⼼
  由于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或肺失宣降,津凝成痰,或脾肾阳虚,⽓化失司,⽔⽓内停等,均可致痰饮内停,⽇久凌⼼射肺,致⼼悸不安。或痰郁化热,或夹肝⽕,则痰热内盛,上扰⼼神,亦可致⼼悸之证。如《⾎证论》中说:“⼼中有痰者,痰⼈⼼中,阻其⼼⽓,是以⼼跳不安。”凡痰饮内⽣者,病多⽇久,虚实夹杂,不仅⼼病,还涉及到肺、脾、肝、肾等脏,故证情错综复杂,辨证甚难。
5.⼼阳不振,阳虚作悸
  由于⼼阳虚弱,缺乏锻炼,或久病失养,或年⽼阳虚,或阴损及阳,或阴湿伤阳,或误服寒凉伤阳,久⽽久之,则可导致⼼阳虚弱,振奋⽆⼒,或⼼失温养,则可见⼼悸、胸闷、汗出、肢凉等症。正如刘渡⾈所说:“凡是由于各种原因,⽽伤及⼼之阳⽓,诸如上发汗过多,或者过服苦寒之品,⽽内伐阳⽓,或因年⽼阳虚以及禀赋素弱等,皆可发⽣⼼阳虚的悸
证。”
6.⽓阴两虚,⼼虚胆怯
  若素体⼼阳不⾜,复感温热邪毒,⽇久最易耗⽓伤阴⽽成⽓阴两伤,⼼⽓虚⽆以贯⼼脉⽽周⾏全⾝,⼼阳虚⼼失所养致成⼼悸、⼼慌、胸闷等症。也有因⼼胆⽓虚⽽⼼失所主,胆⽓虚怯,⽽决断失常,则遇事易惊恐不安⽽致⼼悸。如突受惊吓,突遇巨响,突见异物,或登⾼涉险,⼼惊神摇,不能⾃主,并逐渐加剧,⽽时时⼼悸不已。如《济⽣⽅》所说:“惊悸者,⼼虚胆怯之所致也。”
诊断鉴别
(⼀)诊断
  1.⾃觉⼼慌不安,⼼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主,⼼搏或快速或缓慢,或⼼跳过重,或忽跳忽⽌,呈阵发性或持续不⽌。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烦,少寐多梦,颤抖,乏⼒,头晕等。中⽼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发作常有情绪激动、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等因素⽽诱发。
  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5.测试⾎压,X线胸部拍⽚及做⼼电图,超声⼼动检查。
(⼆)鉴别
  1.与真⼼痛鉴别真⼼痛以⼼前区或胸⾻后剧痛为主症,可同时出现⼼悸,脉结代,严重者⼼痛不⽌,⼼痛彻背,唇甲发绀或⼿⾜青⾄节,呼吸急促,⼤汗淋漓甚⾄晕厥,病情危笃,通过⼼电图及做⼼肌酶学检查可进⼀步区别。
  2.与奔豚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胸躁动不安。《难经·五⼗六难》⽈:“发⾄⼩腹,上⾄⼼下,若奔豚状,或上或下⽆时”;《⾦匮要略·奔豚⽓病脉证治》篇⽈:“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皆从惊恐得之”。本病与⼼悸的鉴别要点为:⼼悸为⼼中剧烈跳动,发⾃于⼼;奔豚乃上下冲逆,发⾃少腹;⼼悸脉多见于结、代、促等象,奔豚多见沉脉;另外,⼼电图可作进⼀步鉴别。
  3.与卑惵鉴别《证治要诀·怔忡》描述卑惵症状为“痞塞不欲⾷,⼼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室,或倚门后。见⼈则惊避,似⽮志状”。卑惵虽有⼼慌,其病因为“⼼⾎不⾜”,⼀般⽆促、结、代、疾、迟等脉象出现,⼼电图检查⼀般⽆异常,是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疾病。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虚者指脏腑⽓⾎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邪之类。临床上⼀般⼼悸见有神疲、乏⼒、脉虚者,为⼼⽓虚;见有头晕、⾊淡、脉细者,为⼼⾎虚;⽓虚基础上出现畏寒肢冷、⾯⽩者为阳虚;⾎虚基础上出现少寐多梦、五⼼烦热、脉细数者为阴虚;⾆紫斑、隐青,脉涩或结代者,多夹瘀;脘腹痞满,⾆苔厚腻,脉滑者,多夹痰。临床常虚实夹杂,要仔细辨别。
  2.辨惊悸、怔忡惊悸多因外因所致,因惊⽽悸,怔忡多内因⽽成,外⽆所惊;惊悸发作有时,持续时间较短,病情较轻,为⼼之⽤病,较易;怔忡⾃觉⼼中惕提,动悸不安,稍劳即发,发作⽆时,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多为⼼之体病,较难;⼆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惊悸⽇久,可以导致怔忡,怔忡可以因惊⽽加重。
  3.详辨脉象变化脉搏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征象,故尚虚辨脉象,如脉率快速型⼼悸,可有⼀息六
⾄之数脉,⼀息七⾄之疾脉,⼀息⼋⾄之极脉,⼀息九⾄之脱脉,⼀息⼗⾄以上之浮合脉。脉率过缓型⼼悸,可见⼀息四⾄之缓脉,⼀息三⾄之迟脉,⼀息⼆⾄之损脉,⼀息⼀⾄之败脉,两息⼀⾄之夺精脉。脉率不整型⼼悸,脉象可见有数时⼀⽌,⽌⽆定数之促脉;缓时⼀⽌,⽌⽆定数之结脉;脉来代,⼏⾄⼀⽌之代脉,或见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般认为,若脉呈数、促⽽沉细、微细,伴有⾯浮肢肿,动则⽓短,形寒肢冷,⾆淡者,为虚寒之象。脉见迟、结、代者,⼀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凝滞,代脉常由元⽓虚衰,脉⽓衰微所致。凡久病体虚⽽脉象见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脉象见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4.结合辨病辨证对⼼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辨证准确性,如功能性⼼律失常所引起的⼼悸,常表现为⼼率快速型⼼悸,多属⼼虚胆怯,⼼神动摇;冠⼼病⼼悸,多为阳虚⾎瘀,或由痰瘀交阻⽽致;病毒性⼼肌炎引起的⼼悸,初起多为风温⼲犯肺卫,继之热毒逆犯于⼼,随后呈⽓阴两虚,瘀阻络脉证;风⼼病引起的⼼悸,多由风湿热邪杂⾄,合⽽为痹,痹阻⼼脉所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由⼼阳不振,⼼搏⽆⼒所致。慢性肺源性⼼脏病所引起的⼼悸,则虚实兼夹为患,多⼼肾阳虚为本,⽔饮内停为标。
(⼆)原则
  ⼼悸由脏腑⽓⾎阴阳亏虚、⼼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调理阴阳,以求⽓⾎调畅,阴平阳秘,
配合应⽤养⼼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悸因于痰浊、⽔饮、瘀⾎等实邪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化瘀,配合应⽤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神得宁。临床上⼼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轻重之多少,灵活应⽤益⽓养⾎,滋阴温阳,化痰涤饮,⾏⽓化瘀,养⼼安神,重镇安神之法。
(三)分证论治
1.⼼虚胆怯
  主症:⼼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
  兼次症:胸闷⽓短,⾃汗,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少寐多梦⽽易惊醒。
  ⾆象:⾆质淡红,苔薄⽩
  脉象:动数,或细弦。
  分析:⼼为神舍,⼼⽓不⾜易致神浮不敛,⼼神动摇,少寐多梦;胆⽓怯弱则善惊易恐,恶闻声响。⼼胆俱虚则更易为惊恐所伤,稍惊即悸。⼼位胸中,⼼⽓不⾜,胸中宗⽓运转⽆⼒,故胸闷⽓短。⽓虚卫外不固则⾃汗,劳累耗⽓,⼼⽓益虚,故劳则加重。脉象动数或细弦为⽓⾎逆乱之象。
  治法:镇惊定志,养⼼安神
  ⽅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朱砂。
加减:①时寐时醒者,加川连、⾁桂、②梦中惊醒者,加⽣龙⾻、⽣牡蛎。③动则⼼慌⽓短者,加太⼦参、麦冬、五味⼦。④恐惧不能独卧者,加炒枣仁、熟地、柏⼦仁、枸杞⼦、五味⼦。⑤苔厚腻,脉滑者,加⽵茹、枳壳、半夏、胆星。
  2.⼼脾两虚
  主症:⼼悸⽓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则甚。
  兼次症:神疲乏⼒,眩晕健忘,⾯⾊⽆华,⼝唇⾊淡,纳少腹胀,⼤便溏薄。
  ⾆象:⾆质淡,苔薄⽩。
  脉象:细弱
  分析:⼼脾两虚主要指⼼⾎虚,脾⽓弱之⽓⾎两虚证。思虑劳⼼,暗耗⼼⾎,或脾⽓不⾜,⽣化乏源,皆可致⼼失⾎养,⼼神不宁,⽽见⼼悸、失眠多梦。思虑过度可劳伤⼼脾,故思虑劳⼼则甚。⾎虚
则不能濡养脑髓,故眩晕健忘;不能上荣肌肤,故⾯⾊⽆华,⼝唇⾊淡。纳少腹胀,⼤便溏薄,神疲乏⼒,均为脾⽓虚之表现。⽓⾎虚弱,脉道失充,则脉细弱。
  治法:补⾎养⼼,益⽓安神。
  ⽅药:归脾汤。
  加减:①⼼烦,⼝⼲者,加⽟⽵、麦冬。②腹胀,纳呆者,加⽣麦芽、⽣⾕芽。③⼼动悸,脉结代者,⽤炙⽢草汤。
  3.肝肾阴亏
  主症:⼼悸失眠,眩晕⽿鸣。
  兼次症:形体消瘦,五⼼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视物昏花,两⽬⼲涩,咽⼲⼝燥,筋脉拘急,肢体⿇⽊,急躁易怒。
  ⾆象:⾆质红少津,苔少或⽆。
  脉象:脉象细数。
  分析:肾⽔亏虚,⽔不济⽕,⼼⽕偏亢,⼼神不宁,故⼼悸失眠。肾主⾻⽣髓,肾阴不⾜,⾻骼失养,故腰膝酸软;脑海失充,则眩晕⽿鸣。肝开窍于⽬,主筋,肝阴不⾜,不能濡⽬,故视物昏花,两⽬⼲涩;筋失所养,故筋脉拘急,肢体⿇⽊。阴虚⽕旺,虚⽕内蒸,则五⼼烦热,潮热盗汗;肝⽕内炽,故急躁易怒。阴液亏虚,不能上润,故咽⼲⼝燥。⾆质红,少苔,脉细数皆为阴虚之征。
  治法:滋补肝肾,养⼼安神
  ⽅药:⼀贯煎合酸枣仁汤加⼭萸⾁。
  加减:①⼝渴⼼烦,重⽤麦冬、沙参加⽯斛、⽟⽵。②阴虚⽕旺,热象偏重者加黄连、⼭栀、淡⽵叶等以清⼼⽕、宁⼼神。③潮热盗汗加⿇黄根、地⾻⽪、浮⼩麦、⽩薇。④便秘加⽠蒌仁。⑤善惊易怒可加珍珠母、⽣龙⾻、⽣牡蛎等以加强重镇安神之功。⑥阴虚夹痰热者,加⽤黄连温胆汤。⑦阴虚夹瘀热者,加丹参、丹⽪、⽣地、⾚芍等。⑧阴虚⽽⽕不旺者,亦可⽤天王补⼼丹。⑨⼝苦咽燥,热象较著,宜⽤朱砂安神丸。
  4.⼼阳不振
  主症:⼼悸不安,动则尤甚,形寒肢冷。
兼次症:胸闷⽓短,⾯⾊晄⽩,⾃汗,畏寒喜温,或伴⼼痛
  ⾆象:⾆质淡,苔⽩
  脉象:虚弱或沉细⽆⼒
  分析:久病体虚,损伤⼼阳,⼼失温养,则⼼悸不安;不能温煦肢体,故⾯⾊晄⽩,肢冷畏寒。胸中阳⽓虚衰,宗⽓运转⽆⼒,故胸闷⽓短。阳⽓不⾜,卫外不固,故⾃汗出。阳虚则寒盛,寒凝⼼脉,⼼脉痹阻,故⼼痛时作。阳⽓虚衰,⽆⼒推动⾎⾏,故脉象虚弱⽆⼒。
  治法:温补⼼阳。
  ⽅药:桂枝⽢草龙⾻牡蛎汤
  加减:①⼼阳欲脱者,加服⿊锡丹。②夹有瘀⾎者,加丹参、⾚芍、桃仁。
  5.⽔饮凌⼼
  主症:⼼悸眩晕,肢⾯浮肿,下肢为甚,甚者咳喘,不能平卧。
  兼次症:胸脘痞满,纳呆⾷少,渴不欲饮,恶⼼呕吐,形寒肢冷,⼩便不利。
  ⾆象:⾆质淡胖,苔⽩滑
  脉象:弦滑或沉细⽽滑
  分析:阳虚不能化⽔,⽔饮内停,上凌于⼼,故见⼼悸;饮溢肢体,故见浮肿。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眩晕;阻碍中焦,胃失和降,则脘痞,纳呆⾷少,恶⼼呕吐。阳⽓虚衰,不能温化⽔湿,膀胱⽓化失司,故⼩便不利。苔⽩滑,脉弦滑或沉细⽽滑,皆为⽔饮内停之象。
  治法:振奋⼼阳,化⽓利⽔。
  ⽅药:苓桂术⽢汤
加减:浮肿甚者加真武汤。
  6.⾎瘀⽓滞
  主症:⼼悸,⼼胸憋闷,⼼痛时作。
  兼次症:两胁胀痛,善太息,形寒肢冷,⾯唇紫暗,⽖甲青紫。
  ⾆象:⾆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
  脉象:涩,或结,或代。
  分析:阳⽓不⾜,⽆⼒⿎动⾎⾏,或寒凝经脉,或情志郁滞等,皆可致⼼⾎瘀阻,⼼脉不畅,⽽⼼悸不安。⽓机阻滞,不通则痛,故⼼痛时作。⾎瘀⽓滞,⼼阳被抑,故⼼胸憋闷。脉络瘀阻,故⾯唇⽖甲青紫,⾆质紫黯,有瘀点、瘀斑,脉涩、结、代。两胁胀痛、善太息为⽓郁不舒之征,形寒肢冷为阳虚寒凝之象。
  治法:活⾎化瘀,理⽓通络。
  ⽅药:桃仁红花煎。
  加减:①⽓滞⾎瘀者,加柴胡、枳壳、⽊⾹;②阴虚者加麦冬、⽟⽵、枸杞⼦、⼥贞⼦。
  7.痰浊阻滞
  主症:⼼悸⽓短,胸闷胀满。
  兼次症:⾷少腹胀,恶⼼呕吐,或伴烦躁失眠,⼝⼲⼝苦,纳呆,⼩便黄⾚,⼤便秘结。
  ⾆象:⾆苔⽩腻或黄腻。
  脉象:弦滑。
  分析:痰浊阻滞⼼⽓,故⼼悸⽓短。⽓机不畅,故见胸闷胀满。痰阻⽓滞,胃失和降,故⾷少腹胀,恶⼼呕吐。痰郁化⽕,则见⼝⼲⼝苦,⼩便黄⾚,⼤便秘结,苔黄腻等热象;痰⽕上扰,⼼神不宁,故烦躁失眠。痰多,苔腻,脉弦滑为内有痰浊之象。
  治法:理⽓化痰,宁⼼安神。
  ⽅药:导痰汤。
  加减:①纳呆腹胀,兼脾虚者,加党参、⽩术、⾕芽、麦芽、鸡内⾦。②⼼悸伴烦躁⼝苦,苔黄,脉滑数,可加茵陈、苦参、黄连、⽵茹。或⽤黄连温胆汤。
  8.邪毒犯⼼
  主症:⼼悸,胸闷,⽓短,左胸隐痛。
  兼次症: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渴。
  ⾆象:⾆质红,少津,苔薄黄。
  脉象:细数,或结代。
  分析:外感风热,侵犯肺卫,故咳嗽,发热恶寒。表证未及发散,邪毒犯⼼,损及阴⾎,耗伤⽓阴,⼼神失养,故见⼼悸,胸闷痛;阴液耗损,⼝⾆失润,故⼝⼲渴,⾆少津;⽓短,神疲乏⼒乃⽓虚表现。⾆质红,苔薄黄为感受风热之象,脉细数或结代为⽓阴受损之征。
  治法:清热解毒,益⽓养阴。
  ⽅药:银翘散或⽣脉散加减。
加减:①热毒甚者,加⼤青叶、板蓝根。②症见纳呆,苔黄腻者,加茵陈、苦参、藿⾹、佩兰。
③⼝⼲渴,加⽣地、⽞参。
参考⽂献:《现代中医⼼病学》苏诚炼沈绍功主编
《惊悸怔忡专辑》朱邦贤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古今中医⼼病⽅药集成》郑梅⽣主编
《⼼病辨治》长春中医学院主编
《冠⼼病的中西医》王莎萍主编
《实⽤中医⼼⾎管病学》屈松柏
《中医内科学》中医教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