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需要拿到的三样东西是什么
离职需要拿到的三样东西是什么
  离职需要拿到的三样东西
  1、离职证明。离职员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工作移交,并向用工人单位人事部提供书面的有相关人员签字的移交清单,人事部凭移交清单及当月结算工资并办理正式离职手续。主动辞职的,让公司出具离职证明,入职新公司需要用到。
  2、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被迫离职的,让公司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3.转出人事关系。
  (1)转出人事档案、党组织关系、工会组织关系。
  (2)转出社保。
  离职证明的作用
  (1)入职新单位时上交,当你入职一家新公司时,为了避免法律风险,一般都会要求员工提交离职证明,一是证明履历的真实性,二是证明已与前东家解除劳动关系。
  (2)用于转移社保公积金,当你从前一家公司离职后,单位会把你的社保公积金停了,并从原单位名单中移除出去,然后新公司添加名单的时候,需要进行再次确认。
  (3)用于领取失业保险,如果你是被动辞职,又暂时没有到新的工作,那么可以到人社部进行登记。除了可以缴纳灵活就业保险外,还可以领取最长24个月的失业金。
  (4)用于劳动仲裁,如果你是由于公司原因导致的被动辞职,公司没有上社保、公积金或者降职降薪等,你都可以拿着劳动合同和离职证明进行劳动仲裁,只要证据充分,劳动部门会支持员工的诉求。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1、因辞职后被公司拖欠工资的,可以向劳动局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2、法律依据: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
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辞职后被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员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是有辞职的权利的,但是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违法行为的,辞职时一定要提前30天通知公司,如果无故自离,在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劳动者在拖欠工资的维权中需要注意什么
  1、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
  2、确认劳动关系后,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与老板协商,要求单位补发工资。
  3、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
什么是公积金劳动仲裁。
  4、如果拖欠工资数额比较大的话,可以直接请律师打官司,通过诉讼的方法来要回被拖欠的工资。
  情况下,员工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