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实际意义
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的⽣活实际意义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活和政治⽣活中发挥的巨⼤作⽤以及古⼈对《论语》的推崇。
  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的⽣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家别以为,孔夫⼦的《论语》⾼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样。
  《论语》告诉⼤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活。
  说⽩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活中获取⼼灵快乐,适应⽇常秩序,到个⼈坐标。
  它就是这么⼀本语录。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教学和⽣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
录由他的学⽣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也很少有长篇⼤论的⽂字,⼏乎每⼀则语录都很简短。
  其实,⽆⾔也是⼀种教育。
  ⼦⽈:“天何⾔哉?四时⾏焉,百物⽣焉。天何⾔哉?”(《论语·阳货》)孔⼦对他的学⽣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四季轮转,万物滋⽣。苍天还需要说话吗?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种态度,是⼀种朴素的、温暖的⽣活态度。孔夫⼦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
  ⼤家知道,孔⼦弟⼦三千,其中有七⼗⼆贤⼈。他们每个⼈都是⼀粒种⼦,把那种⽣活的态度、⽣活的智慧⼴为传播。
  我们说孔夫⼦是圣⼈,圣⼈就是在他⽣活的这⽚⼟地上最有⾏动能⼒,最有⼈格魅⼒的⼈。
  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那样的⼈;⽽圣是接近⼟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
  孔圣⼈带给我们的是⼀种在⼤地上⽣长的信念,他这样的⼈⼀定是从我们的⽣活⾥⾯⾃然⽣长脱胎出来,⽽不是从空⽽降的。
  中国的创世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但这个开辟不是像西⽅神话讲的那种突变,⽐如说拿⼀把⼤斧⼦,啪,劈开,然后⾦光四射出现⼀个什么样的天地万物,这不是中国⼈的叙事情感。
  中国⼈习惯的叙事是像《三五历纪》⾥⾯描述的那样,是⼀个从容、和缓⽽值得憧憬的漫长的过程:
  天地混沌如鸡⼦,盘古⽣其中,万⼋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丈,地⽇厚⼀丈,盘古⽇长⼀丈。万⼋千岁,天数极⾼,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它说开始时“天地混沌如鸡⼦”,盘古在⾥⾯呆了⼀万⼋千年。
  后来天地分开了,但它不是作为⼀个固体“啪”地从中间断裂,⽽是两股⽓逐渐分开,阳清之⽓上升为天,阴浊之⽓下降为地。
  这并不是天地开辟的完成,这种成长才刚刚开始。
  中国⼈是讲究变化的。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九变”,像⼀个新⽣的婴⼉,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
  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的⼈格理想:既有⼀⽚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有脚踏实地的能⼒,能够在这个⼤地上去进⾏他⾏为的拓展。
  只有理想⽽没有⼟地的⼈,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地⽽没有天空的⼈,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盘古的变化还在继续,这个故事还要接着讲:
  天地开辟之后,天每天升⾼⼀丈,地每天加厚⼀丈,盘古也“⽇长⼀丈”,跟着天地⼀块⼉长。
  如此⼜过了⼀万⼋千年,最后是“天数极⾼,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的意义跟天和地是⼀样的,天地⼈并称为“三才”。
  所以,在孔⼦看来,⼈是值得敬重的,⼈⼜是应该⾃重的。
  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教育学⽣时很少疾⾔厉⾊,他通常是⽤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商
榷的⼝⽓。这是孔夫⼦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种态度。
  我们见到⼀些⽼师声⾊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不该如何如何。那是这个⽼师没有到境界,真正好的⽼师会像孔夫⼦这样,平和地跟学⽣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三才共荣共⽣的关系讲透。
  这样⼀种从容不迫的⽓度,这样⼀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的⼈格理想。
  与西⽅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论语》中孔夫⼦的形象,就是这样⼀种审美理想的化⾝。
  孔夫⼦的这个形象⾝上,凝聚着他内⼼传导出来的⼀种饱和的⼒量。这种⼒量就是后来孟⼦所说的“浩然之⽓”。
  只有当天地之⽓凝聚在⼀个⼈⼼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地之厚的精华融⼊⼈的内⼼,使天、地、⼈成为⼀个完美的整体,⼈的⼒量因⽽⽆⽐强⼤。
  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的启发。
  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量。什么叫天⼈合⼀?就是⼈在⾃然中的和谐。
  我们努⼒创建和谐社会,⽽真正的和谐是什么?
  它决不仅仅是⼀个⼩区邻⾥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与⼈之间的和谐,还⼀定包括⼤地上万物和谐⽽快乐地共同成长;⼈对⾃然万物,有⼀种敬畏,有⼀种顺应,有⼀种默契。
  这是⼀种⼒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那样的⼼胸。
  我们看到,孔夫⼦的态度⾮常平和,⽽他的内⼼却⼗分庄严。因为其中有⼀种强⼤的⼒量,那是信念的⼒量。孔夫⼦是⼀个特别讲究信念的⼈。
  他的学⽣⼦贡问,⼀个国家要想,政治平稳,需要哪⼏条呢?这个故事在《论语》⾥叫做“⼦贡问政”。
  孔⼦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兵,⾜⾷,民信之矣。
  第⼀,国家机器要强⼤,必须得有⾜够的兵⼒做保障。
  第⼆,要有⾜够的粮⾷,⽼百姓能够丰⾐⾜⾷。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是什么歌
  第三,⽼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矫情,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条,您说先去什么?
  孔夫⼦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保障了。
  ⼦贡⼜问,如果还要去掉⼀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常认真地告诉他:“去⾷。”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古皆有死,民⽆信不⽴。”
  没有粮⾷⽆⾮就是⼀死,从古⽽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活,它仅仅是⼀个指标;⽽真正从内⼼感到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于信仰。
  这就是孔夫⼦的⼀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量⾜以把⼀个国家凝聚起来。
  现在有⼀种说法,说21世纪评估各个国家⼈民⽣活得好与不好,已经不是过去简简单单GNP(国民⽣
产总值)⼀个标准,还要看GNH,就是GrossNational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
  也就是说,评估⼀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更要看每⼀个⽼百姓内⼼的感受——他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活真正有认同吗?
  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经参加过⼀次国际调查,数据显⽰,当时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只有64%左右。
  1991年再次参加调查,这个幸福指数提升了,到了73%左右。这得益于物质⽣活条件的提升和很多改⾰措施的实施。
  但等到1996年再参加调查时,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了68%。
  这是⼀件很令⼈困惑的事情。它说明,即使⼀个社会物质⽂明极⼤繁荣,享受着这种⽂明成果的现代⼈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灵困惑。
  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多年以前,看看就在那样⼀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那些圣贤是什么样⼦。
  孔夫⼦最喜欢的⼀个学⽣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说:“贤哉,回也!⼀箪⾷,⼀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就是说,颜回家⾥很穷,缺⾐少⾷,住在⾮常破烂的⼩巷⼦⾥。这么艰苦的⽣活对别⼈来说简直难以忍受,⽽颜回却能够⾃得其乐。
  也许很多⼈会说,⽣活就是这样,穷⽇⼦富⽇⼦都得过,那有什么办法?
  颜回真正令⼈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活境遇,⽽是他的⽣活态度。在所有⼈都以这种⽣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丰富同样不能解决⼼灵的问题。
  我们的物质⽣活显然在提⾼,但是许多⼈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不平衡的事物。
  其实,⼀个⼈的视⼒本有两种功能:⼀个是向外去,⽆限宽⼴地拓展世界;另⼀个是向内来,⽆限深刻地去发现内⼼。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灵太少。
  孔夫⼦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到你内⼼的安宁。
  ⼈⼈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活,⽽幸福快乐只是⼀种感觉,与贫富⽆关,同内⼼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告诉他的学⽣应该如何去寻⽣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诗⼈都产⽣了巨⼤的影响。
  ⼦贡曾经问⽼师:“贫⽽⽆谄,富⽽⽆骄,何如?”假如⼀个⼈很贫贱,但他不向富⼈谄媚;⼀个⼈很富贵,但他不傲⽓凌⼈。这怎么样?
  ⽼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个更⾼的境界,叫做“贫⽽乐,富⽽好礼者也”。
  更⾼的境界是,⼀个⼈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且他的内⼼有⼀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骄奢,他依然是内⼼快乐富⾜,彬彬有礼的君⼦。
  这是多⾼的骄傲啊!⼀个⼈能够不被富⾜的⽣活蛊惑,⼜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的尊严和内⼼的快乐。
  这样⼀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使我们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内⼼富⾜的君⼦。东晋⼤诗⼈陶渊明就是其中之⼀。
  陶渊明曾经当过⼋⼗三天的彭泽令,那是⼀个很⼩的官。⽽⼀件⼩事,便让他弃官回家。
  有⼈告诉他,上级派⼈检查⼯作,您应当“束带见之”。就如同今天,你要穿正装,扎上领带,去见见领导。
  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向乡⾥⼩⼉折腰。就是说,他不愿意为了保住这点做官的“⼯资”⽽向⼈低三下四。于是把佩印留下,⾃⼰回家了。
  回家的时候,他把⾃⼰的⼼情写进了《归去来兮辞》。
  他说,“既⾃以⼼为形役,奚惆怅⽽独悲”。我的⾝体已经成了⼼灵的主⼈,⽆⾮是为了吃得好⼀点,住得好⼀点,就不得不向⼈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我的⼼灵受了多⼤委屈啊!
  他不愿意过这样的⽣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于是就回归到⾃⼰的⽥园。
  陶渊明的意义,不在于在诗中构置了⼀个虚拟的⽥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个⼈⼼⾥都开出了⼀⽚乐⼟。
  安贫乐道,在现代⼈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前,每个⼈都在努⼒发展着⾃⼰的事业,收⼊多少、职位⾼低,
似乎成了⼀个⼈成功与否的标志。
  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态,并且调整与他⼈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呢?
  ⼜是⼦贡问了⽼师⼀个⾮常⼤的问题,他说:“有⼀⾔⽽可以终⾝⾏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个字,使我可以终⾝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师以商量的⼝⽓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师⼜加了⼋个字的解释,叫做“⼰所不欲,勿施于⼈”。就是你⾃个⼉不想⼲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辈⼦做到这⼀点就够了。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个字两个字,就够⽤⼀辈⼦了。
  这才是真正的圣⼈,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有时候记住⼀个字就够了。
  孔⼦的学⽣曾⼦也曾经说过,“夫⼦之道,忠恕⽽已矣”。说我⽼师这⼀辈⼦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同时要想到别⼈。
  拓展⼀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所难,不要给别⼈造成伤害。⾔外之意是假如他⼈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我们还是⽼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我咀嚼中,⼀次⼀次再受伤害。
  佛家有⼀个有意思的⼩故事:
  ⼩和尚跟⽼和尚下⼭化缘,⾛到河边,见⼀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和尚惊得瞠⽬结⾆,⼜不敢问。这样⼜⾛了⼆⼗⾥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和尚说,师⽗啊,我们是出家⼈,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教给⼤家的⼀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其实是给⾃⼰留下来⼀⽚海阔天空。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限⼤,很多事情⾃然就⼩了。
  在⽣活中,每个⼈都有可能遭遇失业,婚变,朋友背叛,亲⼈离去等等这些事情,它对你是⼤事还是⼩事,没有客观标准。
  这就如同划个⼀⼨长的⼝⼦,算⼤伤还是⼩伤?如果是⼀个娇滴滴的⼩姑娘,她能邪乎⼀星期;如果是⼀个粗粗拉拉的⼤⼩伙⼦,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直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的内⼼究竟是做⼀个娇滴滴的“⼩姑娘”,还是⼀个粗粗拉拉的“⼤⼩伙⼦”,完全可以由⾃⼰决定。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的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所谓“予⼈玫瑰,⼿有余⾹”,给予⽐获取更能使我们⼼中充满幸福感。
  ⼤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个是“仁”字。
  孔⼦的学⽣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师什么叫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爱别⼈就叫仁。
  樊迟⼜问什么叫智?⽼师说:“知⼈。”了解别⼈就叫智慧。
  关爱别⼈,就是仁;了解别⼈,就是智。就这么简单。
  那么,怎样做⼀个有仁爱之⼼的⼈呢?
  孔⼦说:“⼰欲⽴⽽⽴⼈,⼰欲达⽽达⼈。能近取譬,可谓仁之⽅也已。”(《论语·雍也》)
  你⾃⼰想有所树⽴,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有所树⽴;你⾃⼰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实现理想。能够从⾝边⼩事做起,推⼰及⼈,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法。
  我记得⼤学英语课本上,有⼀则托尔斯泰写的⼩寓⾔,说有⼀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
  就这三个问题,举朝⼤⾂,没⼈能够回答得出来。
  他很苦闷。后来有⼀天,出去微服私访,⾛到⼀个很偏远的地⽅,投宿到⼀个陌⽣的⽼汉家。
  半夜⾥,他被⼀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个浑⾝是⾎的⼈闯进⽼汉家。
  那个⼈说,后⾯有⼈追我。⽼汉说,那你就在我这⼉避⼀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
  国王吓得不敢睡,⼀会⼉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汉,有没有看到⼀个⼈跑过来?⽼头说,不知道,我家⾥没有别⼈。
  后来追兵⾛了,那个被追捕的⼈说了⼀些感激的话也⾛了。⽼汉关上门继续睡觉。
  第⼆天国王问⽼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你就不怕惹上杀⾝之祸?⽽且你就那么放他⾛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
  ⽼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点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恍然⼤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下都解决了。
  这个故事,⼜可以做《论语》的注脚。
  实际上,孔⼦也罢,庄⼦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泰⼽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对⽣活的体验,总结出⼀些对我们每个⼈都有⽤的道理。
  这些道理不是那些砖头⼀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镜,翻着《辞海》⾮常吃⼒地去参悟⼀辈⼦。
  真正的圣贤不会端着架⼦、板着⾯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论中受益⽽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