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子课题研究《课堂教学高效教学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阶段性报告——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高效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思想品德”变化为“品德与社会”,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而且是内容和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的改变。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所以探索如何通过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评价、有效反思等课堂教学策略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有效提问、有效评价、有效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相比较1997年4 月颁发试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是什么歌
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言,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性质已经由单纯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提升为“综合课程”。至此,“思想品德”这个沿用已久的课程名称已演化为两个分支(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三到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新编的《品德与社会》其内容和形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了。这个变化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而且是内容和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的改变。虽然教材变更了,但教学手段不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不能增加。综观当前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没有跟着新教材的理念走,还是在沿用旧的思想品德的教学方式,生硬灌输的多,没有灵活使用教材;学生主动求索的少,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自己动手实践更加少。这样所产生的后果是新教材的丰富性、灵活性被削弱,学生的间接经验多,直接感悟少,形成一些唯心的道德认识,大大降低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目的性很明确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习得知识,获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所以探索如何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二、何谓有效性课堂教学?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通俗来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为:从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技能上,从不会到会,从少到多,从情感上,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应从改变课堂教学策略着手。
  三、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何谓“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而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活动方式。
  品德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在教学实践中人们总结归纳出了多种教学形式。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扮演、实践操作、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课标明确地提示教师是要关注每一种教学方式特有的适用范围和价值,有效地使用这些活动方式,并不是在一节课中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将这些活动方式运用到位。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以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更应讲究教学活动,即是“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1)体验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到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体验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在实施体验类教学活动是需要注意:第一,强调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主动体验。教师要
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关心他们体验到了什么。第二,明确体验活动的外部行为一定要引起学生内部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在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参与体验,以促使学生的心理真正发生变化。第三,将体验作为学生个性形成的基础和个人成长的基础。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失败的体验对学生也同样重要。所以,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学会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如在讲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家人的爱》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从出生到我们长大,父母对我们的呵护,我们才能健康成长片段,让学生体验到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
  (2)探究学习
  探究类活动方式的意义在于学生的探究过程。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探究方式表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带有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所有的活动都间接或直接具有探究的性质,直接探究,如观察、调查、搜集、整理等。我们在探究活动中要努力促进,多方发现,特别是要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有所创新的行为,并要向全体学生展示。因此,探究活动在某种程
度上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如在讲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来自社会的爱》一课中,我搜集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还有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并制成课件播放,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苦与乐。
  (3)解决问题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则是指学生面对新情境、新课题以及积极探究的态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构建品德和促进社会性发展的过程。问题解决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通信连万家》一课教学,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不仅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邮寄、电话等是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更要注意提出有助于学生以小见大,从表面到深入的问题:这些通信方式的产生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何影响?从而引导孩子懂得通信的变化令人们的生活也产生变化,从而推导开去,其他的变化如交通工具的变化、娱乐工具的变化等也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2、有效提问
  但通过有效提问来让学生深入思考,这个还不是有效提问的最高境界。那么有效提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本人以为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从而使学生产生自己的问题,自己学会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比他能解决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现在中国的小孩子普遍存在着想象力、创造力低下,“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点与学生不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有很大的关系。往往都是老师有问题问他,而他自己则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其实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收获并产生疑问,他们才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创造。如教师在讲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算算家庭帐”这一专题时,在学生学会计算家庭开支的基础上,教师意图借此渗透“科学理财”的观念。我把问题在电脑上制成了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你觉得能否用家庭节约家庭开支
的方式来理财吗?”“你的家庭开支合理吗?”“有没有开支是可以减免的?”“你的家庭开支比例合理吗?”“你的家庭开支可以让你的家庭有足够的家庭保障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再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思考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思考、讨论,最后他们形成了”开源节流、合理开支、家庭保障要重视“的科学的家庭理财观念。显然,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老师直接告诉他如何科学理财要好得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