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
学习目标
当你学完本章内容后,你应该可以:
1.分析当代主要课程理论的观点及其课程实践主张,了解课程的概念、结构、目标;
2.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问题,理解课改的总体目标、理念与策略,了解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及其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熟悉我国中学生物课程目标及其特点;
4.理解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素养,以及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5.分析科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了解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背景、原则和内容;
6.知道生物教学大纲与生物课程标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生物学课程目标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关系,了解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7.分析比较国内外中小学生物学教科书,了解不同版本生物学教科书的差别和特点;
8.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伟大事业的信心和责任感。
本章内容结构图
本章序幕
在观察中走近科学——一节《学习观察》的生物课 就“观察”这一内容而言,教材中没有安排专门的章节和课时,而仅以模块或技能训练的方式给出了描述性的定义。但是,观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之一,它渗透在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生物学尤为重要。学生是否懂得进行科学的观察,是否具有认真的观察习惯、良好的观察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学习观察》这节课,作为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学的第一个学习内容。这节课由四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板块构成,具体的设计思路和活动安排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观察?”教学活动从一个问题开始:“你认为什么是观察?”多数同学的回答是:“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这是学生对观察最简单、质朴的认识。我并不急于纠正或补充学生的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一项活动:在一个纸箱中放入一只动物标本(事先并不告诉学生是什么东西),将其封闭只留一个可以伸进手的小洞。请一名同学上讲台去伸手触摸纸箱中的物体,下面的同学向他提问,比如“有没有毛?”“有没有尾巴?”等,讲台上的同学只能回答有或没有、是或不是,全体同学通过问答共同猜测纸箱中的神秘物体。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提问,提炼出活动的体验:视觉其实并非我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实际是我们在平常的观察中无意识进行的一系列步骤,它应该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等原则;当问答使猜测范围逐渐缩小接近目标时,需要更细节性的问题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观察越细致越能接近真实;合作交流可以使我们的问题更加全面,从而能够综合各种信息,更快地获知真相。
从“百草园”到《昆虫记》。从第一个板块到第二个板块的过渡是通过鲁迅先生一篇著名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实现的。我用幻灯片打出文中最经典的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都比桑椹好得远。”我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段描写中共涉及了多少种生物?作者用到了哪些感官?”这两个问题可作为对第一环节的回顾和应用。同时,我指出,这段文字是观察作文的典范,但它却不是一种真正的科学观察。随后,我向学生简要介绍著名昆虫学家法
布尔及其著作《昆虫记》,并从《昆虫记》中选出比较典型的一段,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观察不同的特点,最后总结:科学的观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长时期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眼见不一定为实。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眼见为实”,而法布尔时代的科学观察更是综合运用了人的各种感官。那么是不是认真观察了就一定能得到准确的信息呢?在第三个板块,有两个活动:一个活动是,我出示几张造成视觉误差的几何经典图形,让学生判断线段长度是否相同、圆的大小是否相同等,通常学生会因视觉误差出现错误的判断。另一个活动是,我准备了四盆水,其中一盆热水、一盆冷水,另两盆是温度相同的温水。请学生将一手浸入热水,一手浸入冷水,几分钟后把两手都浸入温水之中,问学生会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懂得温度感觉存在误差。
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体验到,感觉器官有时会产生错觉,感官获得的信息不一定准确。此外,我再补充了一些例子,说明还有一些信息是我们的感官所不能捕获的,比如超声波、红外线、电磁波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感知周围的事物呢?”这时,学生不难想到:“利用工具!”我小结道:工具是我们感官的延伸,可以使我们的观察更加精确,更加科学、客观。之后,我出示了各种常用的观测工具,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工具的用途,为今后探究活动中选择实验用具打下基础。
适时的总结和提升。教学的最后一个板块是对观察的总结和提升。经过上述三个环节之后,我重新提出前面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观察?”这时学生对观察的认识和体会丰富了许多。根据学生的相互讨论、相互补充,我总结道:观察是通过人们的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和描述的一种活动,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
为了突出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指出,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源于细致的观察,如贝尔纳观察到兔子尿液的异常,发现了胰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最后,我以几位著名科学家的名言来结束本单元的教学:巴甫洛夫的“观察,观察,再观察”;达尔文的“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
人之上”;劳仑兹的“对科学家最大的恭维莫过于对他说:‘哎呀!我怎么没看见?’”在著名科学家事迹的激励之下,学生已产生对观察的热情和愿望,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从情感及技能上作好了准备。
最后,我用一句对学生的美好期望作为本节教学的结束语:“愿同学们在观察中感受乐趣,在观察中走近科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刘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07年04月13日 生物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生物学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使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生物课程标准在一线的教学中得到落实。生物课程的教育价值何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生物教材,上好每一节生物课,让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之中?刘健老师的这节课是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分析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看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她在教学实践中所做出的回答。
2.1 课程概论
案例研究
当代课程研究的特与趋势
郸当代课程研究事实上涵盖了不可分割的三个层面问题的研究,这就是:(1)课程政策研究;(2)学校课程设计的研究;(3)每个教师的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我们必须区分这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并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以往的课程研究中,不仅未能清楚地揭示这三个层面的区分与联系,而且各层面中的不同范畴的问题也混淆不清。
当代课程研究要求统一地、综合地把握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因而具有综合性、多科性、国际比较的性质。
1.原理研究。这是指课程论的哲学、文化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运用知识论、认识论、学习论成果的研究。从历史上看,有怎样的教育哲学和怎样的教育目标,就会有怎样的课程类型。20世纪初的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对立可以说其背景有着“要素主义”与“进步主义”这一教育哲学的对立。这种对立的现代表现则是“学问中心课程”与“人性主义课程”的对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