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1.3.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适考素能特训_百 ...
【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1.3.14 现代中国的经济
建设适考素能特训
时间:3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6·郑州质检一]“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表现了财政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创造三个条件,即:(一)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要争取这三个条件,需要相当的时间,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或者还要多一点。”该文件发表的时间是( )
A.1952年底B.1950年
C.1953年D.1956年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知,
当时中国财政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但还不是根本好转。当时正在进行,但还没有进行三大改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项。
2.[2016·福建质检]下面是一幅漫画,其描绘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民族企业中
B.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公私合营企业中
C.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国营企业中
D.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外合资企业中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有关内容。结合题中图文信息可知,“劳资协商”指的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协商,而且工人地位很高,该情景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公私合营问题。答案为B。
3.[2016·广西质检一]于1956年底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提出“新经济政策”,即“可以消灭了资本主196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新中国( )
A.曾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做出探索
B.已成功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C.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产生怀疑
D.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根据同工商界人士谈话的时代背景可知,“消灭了资本主义”意即通过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又搞资本主义”指的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由此可知,A项正确。
4.[2016·兰州诊断考试]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提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相关内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但已经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工作重点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D项正确。
5. [2016·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五”计划,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图片、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A项表述错误;“绿环保观念”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故排除B项;C项表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不符,故排除;图片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工人们在荒芜的土地上进行重工业建设的场景,体现了工人投身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热情,故本题选D。
6.[2016·济南调研]到1957年,我国国有制企业每一职工占有的全部资金由2878元上升到4416元,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农业总产值由56.9%下降到43.3%,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由35.5%上升到45%。这表明( ) A.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国家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中国经济建设照搬了斯大林体制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所有制结构的问题,故A 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了优势和支配地位,表明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信息,故C项错误;斯大林体制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7.[2016·重庆适应性测试二]下面是1957~1960年中国全国职工总人数变化图,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这一时期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及其影响。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从1957年至1960年全国职工总人数不断上升,图中没有显示职工属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因此A项错误,排除;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答案为B。
8.[2016·沈阳质检一]1980年,由杜润生起草的中央75号文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应当支持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反映了( )
A.中央内部对农村改革存在争论
B.农民尚未开始包产到户的实践
C.“左”倾错误依然占统治地位
D.包产到户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题干材料说明中央内部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什么样的地区实行、实行多长时间存在争论,A项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B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C项错误。
9.[2016·黄冈调研]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某文件要求:改革农产品统购统派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统派;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一文件( )
A.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
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社会化
C.在农村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农村政策。当时人民公社体制已经被打破,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农产品可以逐渐走向市场、经营方式也要实现多样化,非农产业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社会化,B项正确;1985年初,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C项错误;材料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
10.[2016·天津高考]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
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题干涉及的时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而“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故A项错误;发展市场经济是90年代初提出的改革目标,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加强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信息表明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建立企业,这体现了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等,而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也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故选C项;材料所述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无关,排除D项。
11.下表“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第一次出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