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的职能
薪酬的职能,是指薪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客观上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作为员工个人及家庭收入的主要支付方式,具有以下几个职能:
(1) 分配职能。
薪酬的分配职能,是指员工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主要通过薪酬,尤其是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薪酬这一媒介来实现。薪酬是劳动者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来源。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要以劳动为尺度,劳动报仇的取得,要通过薪酬,并且主要以货币性薪酬来实现。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这部分薪酬采用货币形式,也就具有了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性质。一方面,它提供了价值尺度,可以对各种劳动进行衡量和比较,同时相应地提供了劳动者消费尺度;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交换手段,通过货币这一交换媒介,以货币的形式提取劳动报酬,又到市场上用劳动报酬的表现形式——货币购买个人消费品,从而实现一种劳动和其他劳动的交换。可见,劳动报酬只有主要采用货币的形式,才能适应人们的收入又高有低、人们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的要求。
(2) 激励职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是主要的谋生手段,物质利益仍然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此外,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收入高低不仅决定了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好坏,也是个人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全面满足生理需求、心里需求、社会需求的经济基础。而员工的收入主要来自薪酬。薪酬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和需求的满足程度。薪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价结果,薪酬是以劳动质量与数量来计付的,员工为了推进个人薪酬的不断增长,必然会加强学习,努力改进技术和工作方法,从而也必然促进他们积极劳动,并且努力提高自身劳动力素质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劳动,尽可能地提供数量多、质量高的劳动。这就决定了薪酬具有激励职能。员工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也就变成追求薪酬最大化,使薪酬起到激励员工劳动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同时,薪酬支付也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起到激励作用。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一般选择经济效益好,薪酬水平高,可以实现长期自我发展的企业去工作。这样,必然会对企业产生压力,鞭策和推动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以使企业持续发展。否则,企业就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在竞争中就要处于劣势地位。
(3) 补偿职能。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脑力与体力的消耗必须得到补偿,劳动力才能得以恢复,劳动才能继续。员工提供劳动得到薪酬,通过薪酬取得消费资料,保证了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薪酬的这一补偿职能,前提是劳动。只有进行劳动才能按消耗的劳动量进行补偿,多劳多补偿,少劳少补偿,不劳不补偿。
(4) 配置职能。
薪酬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十分明显。在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市场内部各类劳动者的供求关系和劳动能力的相对关系,对劳动者确定各不相同的薪酬。稀缺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劳动者薪酬相对较高,大量的能力和素质较低的劳动者薪酬则相对较低,这样使各类劳动者与适合他们能力水平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配置,这种配置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
报酬(5) 调节职能。
薪酬的调节职能是通过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之间员工的薪酬比例关系实现的。同素质劳动者在不同部门、地区、企业、职业和岗位之间存在着薪酬差
别,为实现自身收入的提高,员工会从薪酬较低的部门、地区、企业、职业和岗位,流动到薪酬相对较高的部门、地区、企业、职业和岗位,这样就促进劳动力过剩的低薪酬部门、地区、企业、职业和岗位,由于劳动力的转出,而实现与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更优化的配置结构,使其生产效率提高,进而提高薪酬水平;另一方面,同样使劳动力相对短缺的高薪酬部门、地区、企业、职业和岗位,由于劳动力的转入,实现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