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报酬与规模报酬
报酬边际报酬与规模报酬、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区别。
1. 边际报酬变化是指生产过程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一个单位引起总产量的变化量;其他生产要素均不变。边际报酬分析为短期生产的视角。
2. 规模报酬是描述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均同比例变化所引起产量变化的特征。当产量变化比例分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的比例时,则分别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或递减。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的视角。
3. 规模经济,指的是厂商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规模不经济,指的是厂商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企业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变动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同规模报酬相同的是,该分析法属于长期生产的视角;不同的是,规模报酬仅仅研究各个生产要素之间比例不变的情况;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厂商往往调整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因此,规模经济与不经济具有更普遍意义。
短期生产曲线的特征与关系
TP曲线:单调性D点为极大值,D以前递增,以后递减。凹凸性B为拐点,以前递增,以后递减。C为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与L轴形成的夹角最大的点。
AP曲线:单调性,C’为极值点,前增后减。C’恰好与MP曲线相交。
MP曲线:单调性,B’为极值点,前增后减。C’恰好与MP曲线相交。
TM:由MPL=dTPL(L,K)/dL可以推知,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值。
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最大值点。
边际产量曲线先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再下降,相应的总产量曲线的斜率先是递增的,在拐点后递减,即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和总产量曲线的拐点相互对应。
TA:由APL=TPL(L,K)/L可以推知,连接TPL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值。因而,当APL曲线达最大值点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
MA:两条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MPL曲线高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相交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下。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PL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
既定成本产量最大,既定产量成本最小(分析方法同无差异曲线,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